射线探伤安全管理标准化探究论文_李小兵,张伟,赵刚,李小军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标准化探究论文_李小兵,张伟,赵刚,李小军

(陕西西宇无损检测有限公司,陕西,杨凌示范区,712100)

【摘 要】本文通过对目前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现状的介绍和分析,提出射线探伤作业安全管理标准化思路,旨在探求一条既能最大程度发挥射线探伤于工程建设中的功用,又能最大限度降低企业于射线检测作业中的风险的探伤安全管理标准化之路。

【关键词】射线探伤;安全管理;标准化

前言

随着石油化工、制造行业、航空航天以及核能等行业快速向更高层级发展,行业对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的质量管理亦愈加重视,无损检测技术为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常见的无损检测技术有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TOFD检测,由于检测原始记录存留问题,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是射线检测技术。射线检测技术按射线产生机理可分为X射线检测和γ射线检测两种。现场X射线探伤作业中使用的探伤机输出电压值一般在100—350kV之间,属于Ⅱ类的射线装置;现场γ射线探伤机则一般装载Se75、Ir192、Co60等同位素,活度范围为5Ci-150Ci,属于Ⅱ类放射源。射线探伤技术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辐射的防护以及安全管理。

1、企业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射线探伤安全管理制度,亦相继出台了《安全生产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辐射安全的相关标准、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射线探伤作业。对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和放射性的防护监测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大部分的企业都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积极确保射线探伤符合辐射安全标准。但也存在部分企业对于射线探伤工作的安全保护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由于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防护措施缺失等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企业及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对企业形象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不过总体而言目前企业射线探伤安全管理现状处在一个积极向上发展的阶段。

2、射线探伤作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射线探伤工作防护和安全意识的欠缺

大型的企业对工业射线探伤工作的安全和培养职工安全防护意识很重视,经过培训强化从业人员对射线防护方面的知识也比较了解,对实际的工作情况和设备安全操作也有充分的认识了解,能够应对一些小的突发事件,因此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一些中小型的企业中,由于企业安全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问题,射线探伤的从业人员对安全防护和辐射防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对于射线探伤工作的危险认识不够高,甚至部分检测人员只能是盲从企业生产指挥棒,因此很容易发生放射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对射线探伤设备的安全操作和操作环境不够重视

不同的射线探伤设备用于不同的产品和零件,而且在进行射线探伤工作时,环境、地形、天气等都会使得探伤工作难度加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射线探伤工作时没有对检测环境进行实际考察就盲目操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3工作量增加防护工作的难度和危险度

在射线探伤准备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准备时间较长,使射线探伤的工作人员精力无法达到最佳状态,易给后续的工作安全造成巨大的影响。由于探伤过程中易对人员造成伤害,而在探伤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工作同时进行,工作时的现场环境及人员相对复杂,更加加大了探伤工作的辐射危险性。

2.4射线辐射的防护意识很淡薄

射线辐射虽然有很大的危害,但是由于辐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辐射的危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立即可以表现出来的,因此,长期从事射线探伤工作的工作人员在没有感受到危害的状态下,安全意识逐渐减弱,认为辐射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很多老员工对辐射漠然处之。检测人员对辐射的危险意识不高,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这也是导致辐射事故的重要因素。

3、射线探伤安全管理标准化措施及意义

3.1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完善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应急体系管理

进行射线探伤的企业应该要建立完善的射线辐射安全管理体系和辐射事故应急体系。辐射安全日常管理的体系的建立必须要包含《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全部内容,特别是对射线探伤工作的操作流程、检测设备维修保养、监测方案等工作要置于首要位置。在正常的工作进行中规章流程严格执行就可以完成基本的安全目标,但是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即使事故应急体系足够完善,有充分的应急预案,工作人员也有可能会在忙乱之中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危害。射线探伤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是日常安全管理体系中很重要的环节,很多射线探伤事故的发生、放射危害的产生都是由于设备故障而引发的。事故监测方案不仅仅是对设备的监测,还有包括场所以及个人剂量的监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个人辐射剂量的监测,但对设备的监测是基础,对工作场所的监测是保证。射线探伤事故应急体系是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补充,其中主要包括应急准备、应急组织和应急响应等三个部分。

3.2安全意识的宣传以及教育培训要加强

对射线探伤工作人员的培训是保证工作安全和减少放射事故的重要途径,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的岗前培训和日常培训。在上岗之前企业的相关部门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射线探伤工作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以后才可以上岗,在上岗之后工作人员要对射线放射的法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射线探伤的专业知识进行针对性学习,从而提高专业水平;定期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对于工作现场的安全隐患及时的总结发现,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从事射线探伤的工作人员建设完善的培训档案,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岗位分配。

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不仅仅要在射线探伤工作中进行,在企业的非放射工作和周边公众中也要进行,提高公民大众对放射基本知识的了解,也提高对辐射的认识,提高公民对放射的防护意识。

3.3探伤操作规程要严格遵守

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射线探伤工作的操作规程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进行射线探伤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下面的几个方面:在进行射线探伤工作时,针对工作的现场环境以及设备、持续时间、周边环境、被检物品以及人员的合理分配进行充分的分析,工作步骤制定详细,对辐射的计算和防护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工作步骤,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以及工作人员的辐射安全;控制区和监督区要制定明确,边界的控制手段要严格,不同区域的工作人员要严格监控。另外要注意个人的防护用品佩戴完好,对现场的设备和材料安全屏蔽;在进行工作之前清理现场,对各个设备的工作状况清晰掌握,确定射线的位置以及放射源的位置。在工作结束后,要检查放射源是否已安全收回,防止发生不必要的危害。

结语

射线探伤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但其放射性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因此对射线探伤工作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要制定严格的体系,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段来提高射线探伤工作的安全意识,保证射线探伤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乐增,谢宝忠,江楠等.工业射线探伤的安全防护[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08 (1):77-80.

[2]刘志鹏,蔡英茂.γ射线探伤无损检测的现场辐射环境管理[J].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6,18(4):23-24.

[3]董正臻,王云龙.移动γ射线探伤的事故原因分析和安全管理对策[J].中国辐射卫生,2011,20(2):232-233.

论文作者:李小兵,张伟,赵刚,李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7月总第2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8

标签:;  ;  ;  ;  ;  ;  ;  ;  

射线探伤安全管理标准化探究论文_李小兵,张伟,赵刚,李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