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_赵冲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_赵冲

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 0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同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工程的成本管理作为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的一个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的费用起到一个控制的作用,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时间上都有重要影响。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让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环境更加良好,本文就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1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原理,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而对建设工程造价的全方位管理行为。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细致、深入、规范”为特征的全面管理模式,运用标准化、信息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要求“先细后精”,先对整个建设工程全过程进行细化分解,将管理对象具体化、明确化,然后对每一环节的管理做到精益求精,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使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2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工程造价项目过程较为复杂,其项目基本建设全过程可大体分为8个相关的步骤,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其相对应的是5个相关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内容为:项目前期的投资估算、项目的设计概算、项目相关的施工图的预算、项目的承包发包的合同价、项目后期工程的相关费用结算和竣工时期的相关决算等。在实际建设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其主要工作内容为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合理的确定、有效控制工程各阶段的工程造价,重点关注精细化的完成项目各阶段的参与主体的相关的造价内容的,同时也要兼顾建设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每阶段的相关的关联性。建设单位控制建设项目总造价的最高限额,工程设计概算管理工作应该做到比投资估算更加的精准,在投资估算可控范围内。在管理项目过程中,沟通和处理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招投标价格也很关键。

3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预测的准确性不高

在前期预测的时候,因为专业信息以及人才的不足,又无相关的虚拟模型,使得投资估算者对项目的理解不透彻,导致该阶段的工程造价不够准确.如此不但会造成前期成本增大,还会使得施工的过程中的返工或者更改工程项目等,无法有效规避工程变更及索赔的现象发生。

3.2 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分析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可知,工程造价管理是无法同步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更为甚者,存在经济发展中的部分消极因素还会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产生制约。具体而言,我国部分从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对相关专业技术的掌握并不充分,国家当前制定并实施的造价管理信息体制亦不完善,在造价管理过程中,信息流通慢、更新周期长以及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较为突出,加之传统老旧的管理模式已愈发不适应于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要求,在此情形下,施行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市场需求相协调的精细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迫切。

3.3 信息处理速度慢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上,由于清单信息容量大,难免会出现错误,导致信息处理速度慢,降低了数据的准确性。建筑企业项目施工周期长,环境复杂,且将项目划分成若干阶段,使得信息的搜集、处理、加工等出现错误信息,导致信息传递失真,透明度降低,信息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延缓了工程进度,降低了工作效率,使工程造价精细化难以实行。

4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

4.1 决策阶段

科学的决策方案是工程造价管理得以高效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开展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非常有必要,其能够帮助建设单位在多种施工方案中挑选最佳投资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挑选方案时应当从经济与技术两方面着手考虑,将我国相关法规制度落实到位,确保投资估算工作得以高质量完成。而在决策阶段运用BIM模型能够提高整体项目工程投资估算的准确性。在BIM模型中,其自身便具有运算功能,可以有助于造价管理人员全面、快速地收集与整理工程量信息,且通过云端系统来实时、准确地掌握工程价格信息,从而给投资估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4.2 招投标阶段

传统的招投标过程,由于时间紧迫,经常造成招标方工程量清单编制和投标方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出现很多错误,这给后面的工程结算带来了很多麻烦,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经常要对这些错误发生争执。除此之外,双方还经常就市场信息价格采取的不同而产生争议,这些都是传统招投标的弊端。BIM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编制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具体实施方法是由招标方对设计方提供的BIM模型加以利用操作,可以快速完成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的编制,通过BIM的自动算量功能,招标人可以快速计算工程量,编制精度更高的工程量清单,还可以利用BIM数据库复核该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工程造价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利用BIM信息库获取最新的价格信息,分析单价构成,以保证招标控制价的有效性;投标方可以对招标方提供的BIM模型算出的工程量清单进行复核,为报价留出充足时间,同样的,投标方可以利用BIM信息库获取最新的市场价格,细致深入的进行投标报价分析。

4.3 施工阶段

其一,对BIM模型的参数化特征加以利用,集合工期、成本、空间等维度信息构建五维模型,然后拆分BIM模型,与具体进度相结合对相应工程量进行汇总,使承包人与发包人准确、快速核实已完工的工程量。其二,利用模型三维可视化技术对造价信息进行实时追踪与动态维护,避免信息流失、工作量繁重等现象的发生。其三,运用BIM技术对计划完工工程进行模拟,自动汇总拟完工工程量,调取数据库中的计划单价,然后在模型中录入实际单价,利用模型自带软件分析费用绩效指标及偏差费用,得出对比结果,造价人员以此判断偏差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

4.4 竣工阶段

(1)采用BIM技术来审核结算资料。在BIM中央数据库可存储项目工程的合同、价格、工期以及变更签证等信息,方便各参与方能够进行信息共享与调用。在进行竣工结算时,审查人员能够对该数据库内容进行直接访问,并将存储与其中的工程资料调取出来,使得工程结算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得到大幅提升。(2)采用BIM技术来审核结算工程量。通过BIM中的三维模型能够对直接修改原设计图的变更部分,并且能够将由于变更而引起的其他结构构建工程量进行自动关联,让工程量的计算更为准确。(3)采用BIM技术来审核竣工结算费用。通过将BIM与互联网相连,从而能够快速获取到建安税税率、人工费用调整系数等最新的政府政策与法规。并且凭借BIM模型自身特定能够将与政策法规相符的费用标准自动提出出来,以确保审核竣工结算费用的准确性。

5 结束语

BIM技术的出现,实际是建筑行业一个重要的变革,其协同化和参数化的优势,使建筑实体和模型相互关联,为工程信息的查询与核对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效率.BIM技术有效避免了以往造价管理中的与市场脱节、信息流失明显、缺少精细化造价管理思想以及维护不及时等诸多缺陷,在未来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中非常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向成.BIM模型在电力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实施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4:110+101.

[2] 穆文奇,徐炜,南芳兰,董进,俞一洋.BIM技术在模板脚手架工程施工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7,06:12-14.

[3] 刘宏志,屠庆波,樊海荣,顾爽.BIM技术下电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及应用建议[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03:10-15.

[4] 张谦,吴亮.基于WBS方法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造价动态管控方案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05:74-77.

[5] 黄燕.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存在问题及BIM技术在其中的运用论述[J].建材与装饰,2016,32:139-140.

论文作者:赵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_赵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