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利用不同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的能力论文_王现杰

如何培养高中生利用不同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的能力论文_王现杰

(宜州区高级中学,广西 河池 546300)

摘要:培养学生利用不同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史料进行分类及判定史料价值的能力;其次要求学生建立挖掘史料应遵循的原则;再次要培养学生搜集不同类型史料并进行对比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

关键词:史料类型;史料价值;对比论证


教育部制定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解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1]可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可信的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的能力,努力重现历史真实,对于增强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一.弄清史料的分类与价值

培养学生运用不同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的能力,首先要对史料、史料的分类及价值的概念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从而让学生学会区分史料的类型、鉴别其真伪及应用价值等。所谓史料,“就是认识、解释和重构客观历史过程的那些资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2]由此出发,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并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际,可以将史料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根据史料产生的源头,可分成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在历史事件发生期间所产生的,由当事人或者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遗物、遗迹等原始资料。;第二手史料产生的时间和历史事件发生时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是后人对原始史料的分析和阐释,能够间接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

(2)根据史料的载体不同,史料的种类可划分为图像史料、口述史料、文字史料和实物史料等。

分清了史料的类型,就要区分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通常,在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只是粗略地指出第一手史料比第二手史料价值更高。这种区分一来没有对史料进行细分,没有注意并非所有的第一手史料必然比第二手史料更具价值。如绘画,绘画本身也可以细分为不同的类别,不同题材的画作因受作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而导致其史料价值的不同,并不一定比第二手的史料更具价值。此外,区分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还有一个更值得注意的维度:有意的史料和无意的史料。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提出:“……然后,对比一下这两大范畴的原型,将史学家所掌握的形形色色的史料加以划分,就可以看到第一组的证据是有意的,而第二组则不是……唯有通过这种形式(依据无意史料的证明),才能重新完整地揭示历史的横断面”。[3]可见,无意的史料往往在无意间流露出历史的真意,从而较有意史料更具价值。因而无论是历史研究者还是学习者都应该以缜密的心思,积极发现无意史料,探寻历史的真相。

二.利用不同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

明确了史料的分类以及不同史料的价值,我们在论证某个具体的历史问题的时候,就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史料,并在运用史料的同时,注意比较它们的价值,从而为问题的论证提供扎实的、合乎逻辑的史料支撑。下面我们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为例,对“如何利用不同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于中国历史上牛耕的出现时间这个问题,史学界可谓众说纷纭。徐中舒先生提出“先秦之前已有牛耕,但亦不得在战国以前”。[4]此观点把牛耕出现的时间节点定位在春秋战国之际,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可。高中历史教材也是持这种观点。有认为牛耕始于夏朝,主要依据《吕氏春秋》所记:“王仌作服牛”。“王仌”据王国维考证,为殷之先王亥。有人认为牛耕始于汉代,《周礼·地官·里宰》“合耦于耡”,唐贾公彦疏:“周时未有牛耦耕,至汉时捜粟都尉赵过始教民牛耕”。

论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这个观点,可以破立并行。一方面利用史料推翻牛耕早于或晚于春秋战国之际的论点。另一方面,挖掘史料从正面证明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之际。挖掘史料应该遵循的原则:一、在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当中,倾向于无意史料。二、文献史料在时间上要尽量接近论题所涉及的时期。三、努力挖掘实物史料,以补文献史料易受著述者主观因素影响之弊。

对于牛耕始于夏朝的说法,《吕氏春秋·勿躬篇》所记:“王仌作服牛”,[5]意为“王亥驯服牛马发展生产”。这并不能得出夏朝时,人们就把牛应用于农业生产。

《诗·周颂·载芟》有“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6]的诗句,这是西周初期农业生产劳动场面的描写。“耦”字据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耜廣五寸。二耜爲耦。……古者耜一金兩人倂發之……長沮、桀溺耦而耕。此兩人倂發之證。引伸爲凡人耦之偁。俗借偶”。[7]由段氏研究可知,“耦”为二人耕地之义。“千耦其耘”亦即一千对人同时耕地除草。如果在夏朝,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牛耕,那么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西周初年的大规模农业生产中,只有“耦耕”而无牛耕,似乎就不大合情理了。另据《周礼·地官·司徒第二》载:“牛人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刍之。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飨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军事,共其槁牛;丧事,共其奠牛。凡会同、军旅、行役,共其兵车之牛,与其牵彷,以载公任器。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与其盆簝,以待事。”[8]这段文字详载牛的用途,唯独没有记载牛耕。可见,西周时期,牛的主要用途还是用于祭祀、运输等,而非耕地。这一点在春秋时期的史籍《国语》得到印证。《国语·晋语》:“夫范中行氏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今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9]“宗庙之牺”,点出了春秋以前,牛的主要用途。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也。

牛耕始于春秋战国之际。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史料当中得到印证。孔子有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论语·先进》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10]其中冉伯牛,就是冉耕。《论语·颜渊》有一段司马耕与子夏的精彩对话:“司马牛(耕)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11]古人的名与字是有意义上的关联的,或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或由此及彼。此二人名耕,字伯牛、子牛,可知当时“牛耕”已为人们所习见。同样,《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也有记载:“一曰:少室周为襄主骖乘,至晋阳,有力士牛子耕,与角力而不胜。周言于主曰:“主之所以使臣骖乘者,以臣多力也。今有多力于臣者,愿进之。”[12]力士姓牛名子耕,更为明显地表明了牛耕的存在。

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件牛尊,牛鼻有牛环,这说明春秋后期晋国的牛已装有鼻环。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我国至迟在春秋晚期,牛已被用来从事耕作了。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利用不同类型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必须掌握史料的类型及不同史料的价值对比。在对问题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来相互证明,从而得出扎实的结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2]贾东海,郭卿友:史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133

[3][法]马克·布洛赫著 张和声 程郁译:《历史学家的技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48

[4]徐中舒:《古器物中的古代文化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50

[5]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下)》[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 1985.286

[6][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601

[7][汉]许慎 著 [清]段玉裁 注:《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733

[8][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723-724

[9]尚学锋等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 2007.134

[10]程树德编:《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714

[11]程树德编:《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0.830

[12][清]王先慎撰:《韩非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 1998.295.



论文作者:王现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高中生利用不同史料对问题进行互证的能力论文_王现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