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心理洞察力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另一个研究方向_情绪理论论文

儿童早期心理洞察力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另一个研究方向_情绪理论论文

儿童早期心理洞察力的发展——关于儿童社会认知的又一个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论文,洞察力论文,认知论文,研究方向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儿童心理洞察力发展的研究开始于本世纪80年代初期,是继皮亚杰、科尔伯格等关于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研究之后的又一个有关儿童社会认知的重要研究方向。西方心理学家将个体心理洞察力统称为个体的“心态理论”(theory of mind),为了避免概念上的混淆,本文将此称之为“心态理论”模式。那么,究竟什么是个体的“心态理论”模式?研究儿童“心态理论”模式(心理洞察力)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该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哪些成果?本文将逐一讨论这些问题。

1 关于“心态理论”模式的界定

1.1 什么是个体的“心态理论”模式

个体的“心态理论”模式是指人用于认识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一种系统性知识结构。借助于这种结构,人们不仅可以监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而且还能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判断、解释和预测。心理学家在上述这种意义上所使用的心态理论(Theory of mind)与科学意义上的各种心理学理论(Psychological theory)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1978年,普鲁马克和伍德拉夫(Premack and Woodruff)首次提出“心态理论”模式的概念。当时这两位心理学家正在进行一系列有关黑猩猩的实验,其中包括了解黑猩猩是否能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预测人的行为?他们的研究激起了发展心理学家们的极大的兴趣,1983年,温默和珀纳(Wimmer and Perner )开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并首创了“虚误——信念”(False belief)的研究范式,该范式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儿童心理洞察力的经典实验,这以后各种相关的研究便蓬勃开展起来。

1.2 个体“心态理论”模式的特征

为什么心理学家将个体洞察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知识称之为一种“心态理论”?首先,心理学家用“心态”(Mind)这一词来指代人类个体所具有的所有社会心理要素,其中包括思想、信念、愿望、动机、意图、情感、人格等,“心态”(Mind)这个词准确地概括了上述这些具体的内容。其次,心理学家之所以借用“理论”这一词来描述人的这种特殊心理结构,是因为他们发现人类个体用来洞察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有关知识群具有“理论”的特点。维纳等(Wegner and Vallacher,1977)认为,“简单地说, 理论就是由人们概括出来的对某种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的知识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的各个环节间呈逻辑性联系”。心理学家看到,当人们对某一现象(人的行为)进行观察时,正是将该现象放在由诸如信念,期望、动机以及某些外在因素如社会规则等概念组成的系统中,经过分析和综合,对这一现象作出某种逻辑性的推断。这一过程恰表现出了维纳等所强调的“理论”的功能。

心理学家认为,成熟的“心态理论”模式应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的特征。其一,该模式内在各因素之间具有逻辑上的联系性。在“心态理论”中的各个概念之间应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当个体试图解释他人的行为时,肯定要引入信念、动机、人格等与此相关联的概念。其二,该模式内部的各个概念之间具有明确的分类,如思想、愿望、动机、人格等都属于内部心理现象的范围,而与之相联的一些概念如行为、角色、规则、情境等均属于物理环境的范围。其三,该模式对人的行为提供一种因果性的解释机制,成熟的“心态理论”总能对主体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提出一种因果性的分析,说出为什么一个人会具有某种特殊的行为。虽然从理论上分析,个体的“心态理论”模式具有上述这些特点,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人们只是无意识地运用其心理洞察力的这些功能。

一个成熟的“心态理论”模式的工作过程,是对各种相互联系的信息进行的加工过程,是逻辑推理的过程。与个体的其他心理能力一样,完善的“心态理论”模式的获得也需要个体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发展来实现。

2 研究儿童“心态理论”模式发展的意义

从80年代起,心理学家们之所以热衷于研究儿童“心态理论”模式的发展,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该模式的发展在儿童总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心态理论”模式不仅是个体有效的社会认知工具,也与其元认知的发展密切相关。

2.1 “心态理论”模式的发展在儿童社会适应中的作用

虽然人类的社会行为多种多样,但可以被区分为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合作与竞争。个体“心态理论”模式中的各种要素,如愿望、意图、信念、动机等在儿童的合作与竞争行为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竞争中,尤其是在各种直接的对抗性游戏或比赛中,儿童必须了解对方的意图、策略等,并选择出最佳战术以取胜。合作是我们积极倡导的一种亲社会行为,学会合作是儿童学会适应群体生活、发展利他行为的重要途径。达到合作的重要条件是要求儿童不仅能了解其他人的愿望、想法,能与其他人共享某种情感、信念、态度,还需要了解自己的言行将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影响。在儿童的现实生活中,合作与竞争这两种形式无处不在,因此儿童必须学会通过了解他人的意图和动机,来判别其态度和行为的性质,再作出恰当反应。研究表明,一些儿童的攻击行为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儿童不能准确判断对方言行的动机和意图,将对方善意的玩笑、非故意行为视为对自己利益的威胁、因而进行攻击。因此如果能帮助儿童更快更好地发展起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洞察力,就能使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2.2 “心态理论”模式的获得与儿童元认知的发展密切相关

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自我认知能力(静态)和自我认知过程(动态)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主体的原认知能力表现在各种不同的认知活动中,如元记忆、元理解、元注意等,而“心态理论”模式与元表征(metarepresentation)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

同样,元表征也具有二层含义。第一,是主体对自己和他人对现实表征的表征;第二,是主体对表征过程的主动监控。例如,具有元表征能力的主体能根据各种线索分析、判断出自己或他人对某现实表征的正误性。而儿童对“虚误—信念”的判断恰是通过对他人的表征进行表征完成的。“虚误—信念”实验中的故事范式为:A将某物放在地点X处,当A不在的时候,B将该物移动到Y处。那么,当A回来后,是到X 处找这个东西,还是到Y处去找?实验发现,3岁以下的儿童在看了这个情节的图片或录像后,都说A将到Y处去寻找物体。这表明3 岁以下的儿童不能正确地对“虚误—信念”做出判断,亦即不能正确地表征他人对现实的表征,其原因是错将自己的视觉信息当成别人行为的依据。个体对“虚误—信念”的正确判断是“心态理论”模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具备了这个基础后,儿童才能了解客观现实虽然只有一个,但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对此却会有不同的表征,进而认识到现实与态度、主观与客观的区别。个体“心态理论”模式的发展是以元表征能力为基础的,同时也促进元表征的发展。

3 关于儿童“心态理论”模式发展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8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们从不同方面对儿童心理洞察力能力的早期发展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研究结果,为描述儿童心理洞察力发展的一般图景提供了基础。

3.1 儿童对情绪的理解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是以其心理洞察力的发展为基础的。儿童早期对情绪的理解是与具体事件相关联的,而且情绪与事件之间呈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得到生日礼物与快乐的情绪相联;而丢掉了心爱的玩具与悲伤的情绪相联等(Donaldson and Westerman, 1990)。但当儿童对人的其他心理状态有了一些了解以后,他们对情绪的理解便具有了相对性,能了解到同样一个情景或事件对不同的人来说可以引起不同的情绪,这取决于他们的愿望、期待等内部心理状态。例如,当某小朋友得到的生日礼物并不是他所希望的,这个礼物就不能引起他的快乐情绪。尤尔等(Yuill,1984; Wellman,1990)也发现,当让儿童说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一个人快乐时,许多3—4岁儿童都能考虑到主体的愿望,如回答说,当一个人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则快乐。心理学家们认为,儿童对情绪的理解最初来自于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感觉,再迁移到他人身上,最后能结合考虑其他的心理因素来判断某人情绪的性质。

3.2 儿童对各种伪误言论的理解

心理学家研究儿童对伪误言论的理解,是为了搞清儿童从几岁开始能区分有意说谎、无意说错了事实或开玩笑。而对这三种行为的区分依赖于儿童心理洞察力的发展。

拉夫曼等(Ruffman,Olson,Ash and Keenan,1992)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的实验,发现那些能正确判断“虚误—信念”的4 岁儿童也能正确区分有意说谎与无意说错事实,而且发现这些儿童的判断是根据主体是否具有说谎的动机;5 岁儿童还能进一步根据主体的内部动机区分出开玩笑与上两者的区别。关于儿童自己的说谎行为的研究也表明,一旦儿童掌握了“虚误—信念”判断后,其自身的说谎技巧也有了提高,这表明他们能更成功地误导他人对某事件的理解(Russell, Mauthner,1991; Sodina,1991),能用相对复杂的技能去控制别人的行为。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只有到4岁以后时才具备上述能力。

3.3 “心态理论”模式与儿童孤独症(autism)的关系

80年代中后期以来直到现在,心理学家对儿童孤独症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并从“心态理论”模式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取得了非常有价值的结果。儿童孤独症的三个最重要的症状是:正常社会性行为的缺失、交流能力的缺失以及想象能力的缺失。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儿童不能形成“虚误—信念”的判断;在要求他们描述自己时,不会使用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任何词汇;不能区分开心理现象与物理实体;不能了解人类大脑的社会心理机能。然而他们在完成一些纯数字和几何图形任务时,其表现与同年龄组的正常儿童间并无很大差异。

研究者们(如Leslie,1987,1989; Frith,1990)认为, 虽然孤独症儿童可能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症状,但其内部原因却是一致的,即不能形成或延迟形成元表征能力,整个“心态理论”模式处于空白状态。但出现这种症状的直接生理原因是什么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心理学家们关于“心态理论”模式与儿童孤独症关系的研究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展示了该模式在人的发展及正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研究者除了进行了上述这些研究外,还探讨了儿童心理洞察力与其对社会事件、社会规则、人格特点等有关社会现象认识能力之间的关系,也探讨了儿童心理洞察力与其言语交流能力之间的关系等。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结果是,大部分研究都发现,3—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模式发展的重要年龄,儿童各种心理洞察能力在这个年龄上都获得了显著发展。

标签:;  ;  ;  ;  

儿童早期心理洞察力的发展:儿童社会认知的另一个研究方向_情绪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