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途径与方法论文_邹拥军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途径与方法论文_邹拥军

湖北省咸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45600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程标准的界定说明语文是表情达意、沟通思想的重要交际工具,是学习和研究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也就是说语文是生活的反映,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具有人文性。可见,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体,除了要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外,还应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一、在课内阅读教学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地统一起来

打开语文课本,映入学生眼帘的就是一个个汉字,一句句话,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一道道训练题。课内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在学生识字写字、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掌握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学生真切感悟文章的主题,从中受到一定的思想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提高感悟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教材中的许多文言文、诗词、现代散文、小说、说明文等,不仅文字隽永,而且思想内容精湛,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成为学生行动的指南。

如《白杨礼赞》中傲然挺立、所有丫枝一律向上的白杨树,不正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团结向上的精神吗?《荔枝蜜》中为自己、为别人辛勤地采花酿蜜的小蜜蜂,不正象征了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的农民?《背影》中的父亲在父子分别时艰难地爬过铁道给儿子买回橘子,这不正是天下父母拳拳爱子之心的体现吗?《大自然警号长鸣》中一句句警醒世人的话语,鞭挞了环境的破坏者,启迪了人们保护环境的心灵;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在优美的写景状物中,透露出作者对祖国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阅读教学这样的文章,无疑使学生既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得到灵魂的洗礼,情感的升华,从而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

学生的兴趣不同,课外阅读的内容也会不同。有的喜欢古典武侠小说,有的喜欢具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文学作品,有的喜欢军事题材的文章,有的喜欢揭示大自然奥秘的科普著作,总之,学生各有所爱。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外阅读中既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一般来说,教师要把文质兼美的文章推荐给学生阅读,什么样的文章可以读,什么样的文章不可以读,需要语文教师把好这个关。

三、在作文教学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

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作文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学生在作文中除了学会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外,还要学会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生活感悟和人生体验,这正是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学生离不开家庭,家庭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会给学生心灵烙下深刻的印记,时时激起学生感情的浪花;学生离不开校园,校园生活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沮丧,有师生之爱,也有同学之情,有真诚的表扬,也有严父慈母般的批评,一桩桩,一件件,无时无刻不打动着学生的心;学生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学校,但双休日、寒暑假总要与社会有所接触,社会上的事既有真善美的东西,也有假恶丑的现象,它们也会进入学生的视野,触动学生的心灵。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自己的语文知识去表现生活,用心去体验生活的真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念。

例如近年来学校进行的感恩作文竞赛活动就是有力的论据。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学生写感恩作文,要求学生发现自己在生活中所得到的恩惠,如政府的“两免一补”,父母亲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呵护,老师的辛勤教诲,同学们的关心与帮助,甚至大自然中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优美的生态环境,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恩惠。老师要学生切身感受到这是一种难得的恩惠,要学生懂得珍惜,然后引导学生知恩图报,回馈社会,让他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产生施恩之举,这岂不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吗?

四、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尤其在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这门工具,同时陶冶情操,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主要有:写社会调查报告、写游记、办黑板报、墙报、召开演讲会等。

就拿写社会调查报告来说吧,可以布置这样一些题目:《家用电器的变化》、《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现状及未来的前景》、《中学生生活、学习、情感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社区治安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关于社区环境状况的调查》等等。同学们通过实地考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整理出来,形成各具特色的文章,并在班上互相交流,相得益彰。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现实、献身未来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坚守的原则。只要我们在思想上牢固树立这一教育理念,就能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语文的工具价值和育人的人文价值。

论文作者:邹拥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7年1月总第1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  ;  ;  ;  ;  ;  ;  ;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途径与方法论文_邹拥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