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论文_王莉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论文_王莉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转龙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云南昆明 651515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由于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导致少数民族的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基于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对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合理保护的途径进行了分析,以此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资源;开发;保护

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保护的双向影响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具有相辅相成关系的一对矛盾体,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事业对民族文化保护具有正反两方面双重影响。

1.1 消极影响

第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使得许多地区文化出现同化现象。首先,外来文化的强势来袭使得原本脆弱得到民族文化受到严重冲击,人们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一味地追求新鲜与时髦,从生活方式到行为举止再到衣着服饰,民族文化的存在仅仅成为一种形式与符号,并不能更好地进行传承,再加之许多优秀民族文化人才的流失,让民族文化在民族地区没有能够完整、正确的呈现。除此之外,民族地区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模仿与借鉴其他地区成功模式,导致为了迎合更多人的需要,将各种地方特色抹杀实行一致化对待。其次,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得许多地区内群众只注重民族文化给他们带来的收益,而忽视了民族文化的真正内涵,本民族的淳朴民风和优秀习俗也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消失,人们更多地把这种文化活动当成是一种商业交易,对于文化的保护并不在意。

第二,旅游事业的发展让民族地区文化失真。这种失真主要体现在各地区将民族文化当成商品,为了迎合消费者而进行变化与传承,这样就会使得许多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变得扭曲、失真,甚至是丑化亵渎。例如我们购买的当地艺术品是经过商业加工和商业改造之后形成的,并不能真正代表当地特色;再如,许多当地民族表演为吸引观众故意形成低俗的表演模式,这些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中被异化,很大程度丧失了原本的价值和意义,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淡漠使得在旅游过程中更多的是抱有一种猎奇心理,所以,许多民族地区就因此迎合游客心理,将本土文化变得“特殊”,这样的改变不仅是对社会文化的亵渎,更是滋生了许多犯罪行为,这也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本义背道而驰。

1.2 积极影响

第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有利于各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能够让更多民族在旅游事业发展中感受不同地域下的历史发展与文化背景。通过旅游业在当前的发展,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逐渐被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们所熟知,其优秀的物质、非物质文化瑰宝得到全世界的认同,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更多的文化感染,增强了我们与不同地域人民的交流,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激情碰撞,更打破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心理隔阂,让我们每个人在当下都能对文化有着更广泛的眼界与认识。

第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有助于民族文化向外弘扬,能够让民族文化精神向外延伸。许多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涵盖着当地淳朴的民风与习俗,这些无形的文化能够在旅游事业中得到发展,我们通过亲身感受,加深了我们对于各地文化灵魂的感知,这样的效果是除了旅游业发展之外很难在有的途径。所以,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能够切实帮助民族文化的内涵向更大的空间展示,让更多人能够感受到这样的优秀文化。

第三,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能够有效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带动社会各界对于地方文化的认知与保护。首先,旅游业的发展使得地方政府增强了对于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的重视程度,因为想要更好的发展地方旅游事业,就要对当地民族文化有着充分的挖掘和保护,对传统文化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让民族文化得到相关政策上、制度上的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政府牵头组织社会机构对于民间物质文化进行维护、举办文化节等等,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旅游企业也纷纷投入到保护民族文化的工作中。其次,当地旅游事业的兴旺发展也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积极性,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发展旅游行业的事业中,这使得民族文化保护更具有群众基础,他们想要获取更高的收入完善自己的生活就需要通过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所以形成一种自觉行为。最后,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由于许多旅游景点需要用自然环境特点来吸引游客,所以,旅游业带来的效益会更让人们对自然生态美景加以重视,无形中对生态环境形成一种保护。

二、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途径

2.1 树立对二者的正确认识

对于旅游事业发展,我们要认识到,这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活动,更承载着许多社会责任,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绝不能丢失文化,更不能以破坏文化发展、生态健康作为前提;对于文化保护,我们既要对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认识,能够对自身文化有着深刻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要自觉采取各种措施实施保护,同时,我们要注意这种保护不是封闭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进行的,我们要对各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意识,积极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并加以利用,从而促进本民族文化的持续不发展。我们只有对这二者的内涵与关系有了进一步科学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协同二者创新发展。

2.2 探索民族文化精髓,了解自身文化发展。

如果我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内涵与灵魂没有深刻认识,那么就无从谈起对它的热爱和保护,所以,我们在发展民族旅游事业时,首先应当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全面深刻的了解,对文化资源进行大普查,包括生活文化、风俗礼仪、民间文化、科技文化等等,这是一项长期、系统的项目,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人才与资源进行投入,必须受到应有的重视。只有对本民族文化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其发展旅游事业,从而更好地让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

2.3 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尽管当前在旅游事业发展过程中给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带来消极影响,但我们应当辩证发展的来看待这样的文化冲击与影响,不能因噎废食,完全保守的对少数地区文化进行保护,这也阻碍了其地方经济的发展,不能让群众更好地生活。所以,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开发的过程中尊重当地民族文化特色,让群众形成一种正确的文化观念,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特色建立属于自身的发展保护规划或管理模式。

2.4 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

我们应当培养各民族地区人民自觉地保护本地域内的文化,毕竟无论是旅游事业发展还是民族文化传承都是需要当地居民来具体操作实现的,我们必须要让更多的本地区人民树立起,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才能这二者真正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协调。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当地居民具有文化责任意识和传承使命感,让他们能够在经济利益面前更具有自觉性,让民族旅游事业的发展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进行。

总结

民族文化是一个地区精神与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各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共同的珍贵财富。促进二者协调有序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社会各界的帮扶与修正。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工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民族文化也能在这样的发展中进一步传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陈宇.浅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J].科技经济导刊,2017(19).

[2]郑传锋,梁茹霞.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协同创新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7):9-10.

[3]孙业红,闵庆文,钟林生,等.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v.19;No.107(1):120-125.

论文作者:王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保护论文_王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