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与体会论文_林慧芳

林慧芳广西脑科医院精神科 广西柳州 545005

【摘 要】目的 探讨护理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 根据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将护士分为N0-N4 五个层级,确定各层级护士岗位职责进行护理病人。结果 58 名护理人员经过分层级管理后病区护理质量指标、满意度明显提升,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实施层级责任制后显著优先实施前(P<0.05),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全。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管理;护理质量;满意度【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nurs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nursing.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work experience,education,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titles,working ability and the technicallevel,the nurse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levels N0-N4,each level responsibility for nursing of the patients.RESULTS 58 nurses byhierarchical management after ward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s,satisfaction improved significantly,enhance the nurse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and service consciousness,reduce nursing errors accident.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former( P<0.05 ), the difference of patients with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0.05 ) .CONCLUSIONSImplementing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ensure patient safety.【Key words】Nurse;Hierarchical management;The quality of nursing;Satisfaction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也有了新的健康理念,期盼更加舒适的就医体验和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提高护理质量[1]。我院在 2013 年1月根据《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方案》,结合医院实际,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同时开展根据护士分层级管理病人,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通过此活动的开展,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象为我院精神科女病区的3 个病区实施层级与责任制护理相结合的模式,选自58 名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在22-53岁,平均年龄33.6 岁。工龄 1 ~ 32 年,平均工龄 17 年。技术职称:副主任护师1 人,主管护师17 人,护师21 人,护士14 人,见习期护士5 人。层级:N4 护士2 人,N3 护士21 人,N2 护士19 人,N1 护士11 人,N0 护士5 人。研究的时间段为2013 年5 月至2014 年11 月。实施层级责任制管理前后,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1.2.1 层级模式根据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专业技术职称、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将护士分为N0-N4 五个层级,确定各层级护士岗位职责进行护理病人。各层级护士的任职资格及职责详见表1。

表1 各层级护士的任职资格及职责

1.2.2 护士分层使用办法实行扁平化责任包干制[2],每名责任护士负责所管病人的入院教育、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记录书写、治疗及健康指导等,N4、N3 护士负责重症患者,N2、N1 护士负责轻症患者,N0 护士起辅助作用。

1.2.3 评价指标采取我院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包括:分级护理、病区管理、护理安全、护理文书、健康教育和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

1.2.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 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2、表3。

表2 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x ? s ,分)

3 体会3.1 根据护士分层级管理病人,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高层级的护士负责病情重、护理难度大的患者,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率、降低病死率起到积极作用;低层级护士在包干患者的过程中,尝试独立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积累经验,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激发自主学习的求知欲,由高年资护士指导监督,促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以后胜任更高难度的工作打好基础。

3.2 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N3、N4 级护士通常具有较高的护理水平及丰富的护理经验,在护理查房、会诊、疑难病例讨论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其指导能力,对较低层级护士工作发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与帮助,从而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3]3.3 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对自己包干的患者情况熟悉,病情掌握水平提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护理措施连贯,保障了护理工作的系统性、有效性,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3.4 提高了医、患、护的满意度层级责任制管理是一种新的多元化的管理模式[4],它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的观念。层级责任制管理的理念是我为病人服务,满足患者的需要,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护士所管辖患者相对固定,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及时处理,使医护之间沟通更为密切,提高抢救成功率,患者更加信任我们。

综上所述,实行根据护士分层级管理患者的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与提高了医、护、患的满意度,对提升医疗机构社会影响力、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 吕鲜梅,黎冬梅,张萍.层级责任制排班模式应用于儿科病房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健康文摘,2012,10(36):374-375.[2] 杨秀菊.护士分层管理的实施与体会.中国护理管理,2014,14(8):885-886.[3] 刘琴.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4):68[4] 韩红梅,邓小英,方艳雅,岑玉霞.层级管理联合连续性排班在神经外科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0,(10):61-62.

论文作者:林慧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  ;  ;  ;  ;  ;  ;  ;  

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与体会论文_林慧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