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论文_聂新法,王光磊,苗秀娟,丁雪,傅海潮,尹苏芹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江苏邳州 221300

摘要:目的 探讨芬太尼对小儿患者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手术结束前5分钟治疗组静脉给予芬太尼1u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治疗组的疼痛评分及躁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芬太尼应用于小儿七氟烷麻醉能减少患儿苏醒期疼痛感,减少躁动的发生率。

关键词:芬太尼;七氟烷;小儿腹股沟斜疝;躁动;苏醒。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fentanyl sevoflurane anesthesia in pediatric patients to the influence of agitation.Method:select 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 of 40 patients with hernia sac high ligation,and divide them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with 20 cases in each group.All patients were anesthetized with sevoflurane inhalation.5 minutes before the end of surgery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intravenous fentanyl 1 ug/Kg and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equal volume of saline.The result is that,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 pain score and the agitation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so is the Occurrence rate of agitation and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Conclusion:Fentanyl used in pediatric sevoflurane anesthesia can reduce the pain of pediatric patients in the recovery period,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gitation.

Keyword:fentany;sevoflurane;pediatric inguinal hernia;agitation;recovery

七氟烷由于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诱导快、苏醒迅速。广泛应用于麻醉的诱导及维持,因其有水果香味所以也大量应用于小儿全麻,但是小儿吸入麻醉苏醒期,常常由于疼痛出现躁动,如肢体的无意识动作,挣扎,哭喊或呻吟,无理性言语,妄想性思维等行为,这增加了手术后的并发症如出血、切口裂开、感染等。临床上如何解决吸入全麻苏醒期躁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科将芬太尼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过程中抑制全麻苏醒期躁动,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对小儿吸入麻醉躁动的防治提供一新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腹股沟斜疝手术,拟在全身麻醉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1~5岁。纳入标准:患儿肝、肾功能无异常;无先天性心脏病及遗传病,两周内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血常规中白细胞及分类正常。患者无已知的阿片类药物过敏史。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及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手术室前均禁食6小时,禁水2小时,由患儿家人抱入手术间,实施面罩吸入七氟烷麻醉,并根据患儿体动情况调节吸入麻醉药浓度。麻醉后患儿不抵抗时,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给予东莨菪碱0.01mg/kg,地塞米松0.2mg/kg,丙泊酚0.5 mg/kg,插入喉罩(驼人公司生产),保留自主呼吸,七氟烷维持4%并根据心率调节吸入麻醉药浓度,氧气2L/min,治疗组在手术结束前10分钟给予芬太尼1ug/kg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停七氟烷,待患者清醒后拔出喉罩。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苏醒时间及躁动程度,以及苏醒期呼吸抑制,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以SaO2<90%为低氧血症。以手术结束至拔出喉罩后患者哭闹及说话为苏醒时间,躁动程度分级为:Ⅰ级:平静;Ⅱ级:轻度躁动,患儿出现间歇性呻吟,但仍能保持在安静状态;Ⅲ级:中度躁动,患儿间断呻吟,无法保持安静;Ⅳ级:重度躁动,患儿出现喊叫及大声呻吟,定向力出现障碍,甚至需家长按动。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作为统计描述,采取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苏醒期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拔除喉罩后有2例患者SaO2<90%,对照组患者有1例患者SaO2<90%(P>0.05),经面罩吸氧后很快好转,再次脱氧后血氧饱和度均在95%以上。

3讨论

七氟烷的血/气分配系数为0.63,麻醉诱导、苏醒迅速,无刺激性气味,有水果香味,麻醉深度易于调控[1],特别是用在小儿麻醉上有其独特优点[2]。由于其血/气分配系数低,与传统的氯胺酮为主导的静脉复合麻醉比较,患儿苏醒速度快,清醒质量高。这对于患儿苏醒期的气道维护,早期进食和活动,以及苏醒期的护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单纯的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发生率较高[3]。术后躁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机体的氧耗量明显增加,还可以引发恶性心率失常等风险,还会引发潜在风险爆发,比如手术切口裂开、感染及坠床等风险,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的同时还影响小儿的术后愈合。小儿全麻后躁动的原因,临床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1)小儿身体耐受性差,术后麻醉苏醒时,痛感增加,导致小儿躁动。(2)与麻醉方式有关,吸入麻醉术后出现躁动的概率最高,主要是术后小儿苏醒较快,而中枢神经并没有同一时间恢复,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皮下中枢已经解放,神经系统完整性的缺失影响到小儿的感觉和反应,中枢神经表现过渡兴奋,诱发躁动。(3)全身麻醉较深,小儿一般不能自主排痰,当苏醒后,小儿气道内有分泌物遗留,会引发躁动。如何缓解和降低七氟烷全麻后小儿躁动已成为国内外麻醉工作者所关注课题。

有文献报道[4],七氟烷全身麻醉患儿术后给予小剂量的氯胺酮可以有效改善躁动症状,但由于该药会延长苏醒时间以及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较多,所以限制了其临床使用。芬太尼是一种临床常用的人工合成强效镇痛药,镇痛作用机制和吗啡相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作用强度为吗啡的60~100倍,该药应用广泛,除了中枢镇痛以外还有抑制交感活性,稳定血流动力学,对正常呼吸影响较小,该药消除半衰期为3.7小时。鉴于该药的强效镇痛效果,常用于成人辅助麻醉增强麻醉镇痛效果,文献报道在小儿麻醉使用中有呼吸抑制的可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使用芬太尼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芬太尼对于术后躁动抑制明显主要由于芬太尼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产生中枢性镇痛作用[5],另外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小,对心肌收缩力不抑制,一般不影响血压,但其有交感抑制作用,可引起心动过缓,这对于小儿恢复期躁动引起的心率上升正好相互拮抗,稳定病人心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本研究中两组治疗组患儿苏醒时间相当,说明芬太尼不会延长小儿的苏醒时间,安全性较佳。芬太尼在预防患儿吸入七氟烷全身麻醉后躁动症状的研究中,使用芬太尼的患儿术后嗜睡发生率较高,对小儿恢复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本研究静脉使用1ug/kg的芬太尼并未增加术后呼吸抑制的发生。

综上可见,芬太尼能够明显降低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有利于手术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邱晓东,景亮.吸入麻醉临床应用进展[J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0,31(2):188-192.

[2] Picard V.Comparison of recovery of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anesthesia in children[J].Acta Anesthesiol Scand,2000,44(3):307-310.

[3] Uezono S,Goto T,Terui K,et al.Emergence agitation after sevoflurane versus propofol in pediatric patients.Anesth Analg,2000,91(3):563-566.

[4] Chen JY1,Jia JE,Liu TJ,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ketamine,and placebo on emergence agitation after strabismus surgery in children.Can J Anaesth. 2013,60(4):385-392.

[5] 李甲莲,杨承祥.小儿七氟醚麻醉诱导方法的比较[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26(3):209-211.

论文作者:聂新法,王光磊,苗秀娟,丁雪,傅海潮,尹苏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5

标签:;  ;  ;  ;  ;  ;  ;  ;  

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论文_聂新法,王光磊,苗秀娟,丁雪,傅海潮,尹苏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