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论文_龙庆宝

龙庆宝

永登县人民医院 甘肃永登 730300

【摘 要】目的:探究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82例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联合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鼻息肉摘除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鼻内筛窦切除术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联合组治愈患者30例,有效患者9例,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和95.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02%和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追踪随访1年,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为21.95%显著高于联合组的4.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临床效果明确,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鼻息肉摘除;鼻内筛窦切除术;鼻息肉;临床疗效;安全性

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生与慢性鼻窦炎和变态反应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手术是鼻息肉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鼻息肉摘除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患者致病原因依然存在,因此术后疾病复发率较高,为寻求更高效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我院对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临床效果展开探究,先报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08月~2016年08月我院收治的82例鼻息肉患者进行分析研究,临床表现主要为鼻塞、打鼾、明显鼻音及嗅觉退化等,均符合手术指征。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5.53±3.64)岁,病程2~9年,平均病程(5.73±1.26)年,其中单侧息肉29例,双侧息肉12例;联合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6.08±3.28)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38±1.31)年,其中单侧息肉28例,双侧息肉13例。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术前常规检查,术前2周口服泼尼松30~60mg/d以减小鼻息肉体积,便于手术摘除,术前术后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1]。

对照组患者采取鼻息肉摘除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1%地卡因+肾上腺素性表面麻醉,常规消毒铺巾,确认息肉蒂部,用鼻动力系统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息肉。检查有无息肉残留,若有残留使用息肉钳彻底清除干净。中鼻甲游离缘处的息肉,息肉基地较广,使用中鼻甲剪在中鼻甲接近根部的地方将中鼻甲及息肉一同摘除,手术过程中禁止暴力撕扯,以免损伤筛板区,术后使用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48~72h,术后定期对患者鼻腔进行清理。

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鼻内筛窦切除术进行联合治疗:在行鼻息肉摘除术的过程中开放患者筛窦及筛泡,筛窦钳向下加压,破坏气房房隔。应用弯度较大弯头刮匙自上而下彻底刮除前部筛窦气房直至刮匙触及硬骨质并且无薄骨片刮出,为完全清除。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患者血管和额窦后壁,然后使用弯度较小的刮匙进入中鼻道前部,彻底刮除后部筛窦气房[2],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破坏筛骨纸板损伤框内组织。对于中鼻甲发生息肉样变的患者摘除患者中鼻甲,无明显息肉样变患者予以保留。筛窦气房刮除后取出,术后将残留的气房、息肉及黏膜碎片全部咬除,直至整个筛窦区域成为一个空腔为止。术后使用凡士林或碘仿纱条填塞24h。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皮质类抗生素喷剂喷鼻,50~100μg/次,每天2~3次,连续使用1~2个月。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鼻内窥镜检查显示窦口开放状况良好,患者窦腔黏膜完全上皮化,没有发现脓性分泌物。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鼻内窥镜检查显示手术术腔局部发生水肿、肥厚或有肉芽组织形成,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内窥镜检查显示手术术腔发生粘连,窦口狭窄或闭锁,脓性分泌物较多,息肉形成。

1.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组间统计学比较使用c2检验,P小于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治效果比较

联合组治愈患者30例,有效患者9例,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3.17%和95.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02%和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88

3.讨论

鼻息肉摘除术是鼻息肉治疗的基础手术方法,也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能够摘除患者鼻息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鼻腔通气功能。但是该手术方式不能去除患者病因,术后极易复发,远期疗效并不理想,患者需进行二次手术,给患者再次经济上及治疗上的负担[3]。

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能够彻底清除患者鼻腔内病变筛窦气房,将窦内息肉万完全摘除[4],使患者鼻腔通气恢复良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疾病复发,避免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适用于筛窦黏膜已被息肉组织所代替及有多次鼻息肉摘除术史的患者[5]。

综上所述: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临床效果明确,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夏良勇,谢海涛.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术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患者的疗效[J].医疗装备,2016,29(15):78-79.

[2]胡谊容.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68例鼻息肉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162-163.

[3]刘春阳.鼻息肉摘除术及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治疗鼻息肉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1(21):51-52.

[4]曾令达,李登辉,蔡润茁.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4):38-39.

[5]朱勇,吴江,徐六英.鼻内筛窦切除术结合鼻息肉摘除术治疗鼻息肉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3(34):167-168.

论文作者:龙庆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鼻息肉摘除并鼻内筛窦切除术联合治疗鼻息肉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观察论文_龙庆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