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的研究论文_戴承栋1 2

基于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的研究论文_戴承栋1 2

1.南京南瑞水利水电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6;2.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6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展开分析,研究了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的内容以及模型的关键点,阐述了应用的要求和措施,可供今后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研究和应用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

前言

要想更好的应用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就要从起应用的需求出发,从而找到模型构建的思路,制定更好的模型构建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诊断模型的使用质量。

1 变电站集中控制运行模式

目前,变电站集中控制运行模式可以分为监控与操作一体化、监控与操作分设化以及监控管理区域化。

1.1 监控与操作一体化

监控与操作一体化模式对每个运行值班员素质要求较高。机制空置中心值班人员除了需要做好日常操作、巡视工作以外,还要兼顾变电站其它工作,例如环境卫生保护工作。监控、操作一体化模式缺点是工作较为复杂,集控管理下的变电站日常工作管理和单一的变电站管理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除此以外,监控、操作一体化模式适合于少量变电站集中控制,如果变电站较多,需要分设集控中心,这样所需要的人员数量较多。

1.2 监控与操作分设化

全部变电站远程监控控制工作由统一的集中监控中心负责,与此同时,集中监测中心还负责操作和联系职能,例如在后台进行设备之间的部分操作,转达操作预令、处理紧急事故等。可以以区域化的模式管理运行操作班,就近负责变电站的操作以及事故的处理等。监控与操作分设化模式对于明确职责划分效果显著。统一设立变电站集控中心,变电站人员数量增加,这种运行模式达到一定规模,减人增效的特点更加凸显。

1.3 监控管理区域化

实现监控和调度一体化,实现管理人员在监控范围内的监控调度,而变电站运行人员负责操作、巡视等工作的进行。监控管理区域化模式集监控和调度为一体,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工作上的协作管理,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利于电网的安全运行,其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对监控和操作分设化的延伸。

2 集控中心故障智能诊断警告系统

2.1 变电站至集控站主站告警直传系统

告警直传用于在主站、变电站以及上下级系统间实现告警信息的传输、解析、展示、存储等功能。在实现对下级系统重要厂站、重要信号远程监控的同时,还可作为故障诊断功能的基础数据源。为了实现告警信息直传,在系统间通过增加网关机的方式实现。对于主站-变电站系统,在站端系统侧部署远程告警网关机,安装系统远程告警服务、通讯服务模块。主站集控侧安装告警接收处理服务模块,通讯服务模块。通过基于变电站部署告警直传功能,可为监控中心的故障诊断功能提供基础分析数据,从而实现对电网复杂故障的精确分析功能。

2.2 故障诊断方法

电网故障诊断的故障信息是多源、异构信息,目前,电网发生故障时,故障信息反应为电气量、继电保护和开关量的异常变化。而事实表明:依靠单一信息往往不能满足诊断的性能要求,多源信息的异构特性,加上诊断中的不确定性,使综合利用多源信息非常困难,目前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还远远不够。集控中心故障综合诊断系统的主要信息来源是来自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以及变电站的告警直传信息。本文针对集控中心实时数据特性,并在充分利用变电站告警直传信息基础之上,运用基于分层诊断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并同时结合局部网络拓扑技术,实时快速定位故障设备,对于简单故障,可直接定位故障元件;对于复杂故障,如多厂站互联时发生的复杂故障,可先定位出故障区域,再对该区域内的所有设备进行分析,最终按故障可信度由大到小进行排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界面输出

如何将故障诊断的结果方便快捷的展现给监控人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故障诊断模块诊断出故障后立刻将故障简报发送到智能告警模块,智能告警模块在接收到故障信息后,可基于主站现有告警方式立即将该故障简报通知监控人员,从而不增加监控人员的额外监控负担。同时通过智能告警模块可为智能辅助决策类告警定义丰富具体的告警方式。利用丰富的告警方式可以及时提醒监控人员阅读具体的故障信息。

3 确保集控中心安全运行措施

3.1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做好日常监控

集中控制运行管理模式可以在正常运行情况下,将电网运行调节于最佳状态。在电网紧急情况下,进行宏观调控,实现安全控制策略,有利于事故处理,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因此做好集控中心安全运行工作,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特别是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履行交接班制度,全面掌握所控各变电站运行方式及设备运行状态。在监控过程中,定期切换所控各站画面,做好对所控变电站的运行通道、直流母线电压、低压380V交流电压、主变温度、各级母线电压、各间隔遥测值、遥信信号的监控;根据调度命令在监护人监护下进行正确遥调、遥控操作,做好危险点分析及预控工作,避免各类事故发生。

3.2 通信系统安全可靠

在通信通道发生中断时,对无法监控的变电站,及时安排运行人员到现场值班,避免发生由于信号不能远传而导致事故扩大的情况发生。为此各所控变电站均应具备双回通道,使遥信、遥测、遥控和遥调数据能够正确上传下送,提高运行可靠性。

3.3 加强设备管理

当运行设备发生异常时,迅速通知运维操作班运行人员到现场对站内变电设备进行检查并处理。加强对运行设备的日常巡视、检查和维护工作。加强运行监督检查,特别对表计、信号等监控设备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分析,采取必要安全措施,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3.4 规范遥信分类,提高监控质量

按照信号在电力系统中作用进行分类。将引起设备跳闸,需要马上汇报调度并通知运维操作班立即进行处理的信息设为A类,主要包括保护各段动作信号、重合闸动作信号、重瓦斯信号等。该类信息除在本画面显示事件记录外,还伴有语音提示事故报警。反映一、二次设备严重故障或缺陷,需引起高度重视、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误动、拒动的信息设为重要告警B类,主要包括保护装置故障、控制回路断线、SF6报警及机构故障、预告总信号、弹簧未储能、轻瓦斯、TV断线、TA断线、电机运转超时、集控系统通信状态等。将断路器、刀闸变位信息设为C类。反映一、二次设备正常运行状态变化或普通异常状态的所有信息量如电机运转、过负荷、TV并列、直流轻故障(过压、欠压)、加热电源故障、冷却器投入、备用风冷启动等设为D类。反映母线电压、各间隔遥测量设为E类。在将信息分类后并配以不同颜色,有效地减轻了监控人员工作压力,提高查找各类信息效率。

3.5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素质

在安全运行管理工作中,人是第一要素,拥有一支责任心强、技术精湛、思想稳定的专业运行队伍,是保证集控中心安全稳定运行关键,因此必须做好各项培训工作。使每一位运行人员必须熟悉各受控变电站运行方式、设备构造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的规程制度;对现场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缩短处理事故的时间,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进行了分析,思考了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的内容和具体的核心要素,可以为今后的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丁浙波.浅谈变电运行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18(15).45

基金项目:“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ZH01030-101)

作者简介:戴承栋,(1978.12—),男,汉族,山东泰安,大学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水利水电自动化。

论文作者:戴承栋1 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基于变电站集控中心故障诊断模型的研究论文_戴承栋1 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