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气象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论文_陈兴财

“三农”气象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论文_陈兴财

青铜峡市气象局 宁夏青铜峡 751600

摘要:为深入了解现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以“发展地方气象事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拓展气象服务渠道,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稳步推进为农气象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和涉农部门、走访直通式种植户、农业合作社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特色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三农”气象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

关键词:三农气象服务 为发展保驾护航

1 拓展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1.1建立预防为主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长效机制,实现了气象信息预报预警发布的全覆盖

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组织建设。青铜峡市政府印发《青铜峡市农村气象防灾防御规划》和《青铜峡市农业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管理办法》,及时调整青铜峡市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全市8个镇成立了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小组并设立气象干事,政府每年组织召开全市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与水务、农牧、国土等部门建立联合会商机制,签署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协议,编制了“青铜峡三农气象服务指南”,每年对全市300多名气象信息员进行培训,建立了农村气象信息预警联络员制度,更新手机短信服务平台中政府决策层、应急人员、气象信息员、协理员、园区基地气象服务联系人手机号码,建立气象了为农服务信息资料数据库,积极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长效机制建设。

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考核。2016年市政府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乡镇年度效能目标考核,分值由原来的1分增加至2分。定期开展气象电子显示屏和预警大喇叭运行情况的检查和登记,每月进行通报,并通过短信方式告知各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政府办每年组织市气象局和各镇对全市气象设施运行状况进行督查,各镇也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行政村的年度效能考核,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1.2拓展气象服务渠道,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编制了《青铜峡市气象灾害防御规划》、《青铜峡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青铜峡市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青铜峡三农气象服务指南》,有针对性的为每个乡镇起草乡镇村一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同乡镇领导和农业技术人员召开座谈会,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由乡镇发到各村贯彻落实,根据“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的要求,在乡镇建立了通知到村的双向预警信息传递机制,在村级建立了通知到户、园区基地的预警信息双向传递机制,气象灾害防御负责人和气象信息员通过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居民传递气象预警信息,保证了在气象灾害来临时,能够第一时间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农户手中。

建立了以村为单元的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制作了《青铜峡市农村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手册》、《气象灾害防御指南》、《设施蔬菜高效栽培技术问答》、气象灾害信息防御应急响应明白卡和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明白卡等气象科普宣传资料,在各镇开展气象信息员培训班上发放到各村,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气象信息服务站、电子显示屏、大喇叭开展直通车服务。

加大对农村气象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先后在青铜峡镇、曲靖镇、小坝镇、陈滩村、广武移民中心小学、邵岗中学等开展气象灾害知识培训班,培训总人数2800多人,培训范围有乡镇干部、镇农技人员、村干部、农村气象信息员、种植大户、其他农民群众、学校老师和学生。通过培训班和农村集市发放《青铜峡市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手册》,切实提高了乡镇、村和种植大户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经常开展调研活动,开展针对性专题气象服务

通过经常开展深入细致的乡镇、村、设施园区、基地调查研究,利用气候区划资料将青铜峡划分为灌区、西部贺兰山沿山、东南部牛首山三个不同气候区域,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布局特点,专门制作了 “农业气象专题分析”、“春播气象信息专报”、“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信息”、“酿酒葡萄气象服务信息”、“三夏气象服务专报”、“林果气象信息服务”等专题服务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宁夏青铜峡农网平台、政府公文传输系统发布,取得了明显服务效益,多次得到青铜峡市政府领导和农业、林业、水利以及广大农民朋友的赞扬。

2014年4月24-26日青铜峡持续持续雨雪和霜冻天气过程,共向社会发布了气象信息专报2期,政府公文系统发送单位86次数,电子邮件发送单位90次数,发布预警信号5次,手机短信服务人数4150人次,其中:领导决策层950人次、气象信息员2170人次、种养殖大户720人次,并通过青铜峡政务网、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平台向公众发布。提示公众要提前做好林果、酿酒葡萄、温棚、小弓棚、移动式大棚瓜果蔬菜、水稻育秧棚和蔬菜育苗棚(池)的防风、防冻工作。大部分群众反映:气象部门针对此次天气过程发布的预报比较早,农户有充分的时间采取熏烟等措施防止花期苹果受冻。部门评价:气象部门针对此次天气过程发布的预报比较早,各部门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各项防护准备工作。此外气象部门在整个灾害天气服务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提供预报和实况,有利于各部门开展各项工作。经各部门评估避免经济损失在2千万元以上,气象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2开展“三农”气象服务的经验和启示

2.1需求引领,三农服务要以符合生产实际为切入点。

坚持需求引领,一是要增加与地方党委政府沟通频度,了解农业生产规划和政策,二是要建立部门联系制度,定期与农业、林业、畜牧、水务等涉农部门联系沟通,了解部门服务需求,三是要进一步加强调研,真正深入田间地头,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本地区农业生产需求。只有切合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实际、坚持需求引领,气象服务工作才能找准与农业生产的切入点。

2.2拓宽服务渠道,以“直通式气象服务”为增长点。

针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气象服务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抵御自然灾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通式气象服务”成为气象为农服务的又一个重要增长点。从常规预报产品向更加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转化,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科技含量,摸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并疏通信息传播渠道是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的第一步。加强与农牧部门合作,积极主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沟通和联系,开展服务效益评估与反馈,并及时总结完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有效提升直通式气象服务的水平和效益。在精细化预报、精细化服务等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才能真正解决气象服务最后1km的问题。

2.3抓好春季气象灾害服务,为全年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春季霜冻、大风、“倒春寒”、阶段性的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大部分农作物处于播种、出苗期,在“倒春寒”、干旱来临之前,提前做好中长期预报服务,让农民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2.4重视农作物不同的生育期内对气象条件的服务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

加强农作物观测,增加不同农作物观测点的密度,获取更多的实际观测资料,开展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要求阶段性的天气趋势预测预报准确,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正确,建议措施合理有效,信息发布及时。因此,农村气象预警预报发布平台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的建设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学艺,张玉兰,亢艳莉,等.在宁夏开展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的思考.

[2]钱书忠.服务“三农”应与农民的需求对接[J].贵州农村金融,2011,(7).

作者简介

陈兴财(1958-),汉族,男,宁夏人,中专学历,工程师,宁夏青铜峡市气象局,从事气象与农业研究工作。

论文作者:陈兴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1

标签:;  ;  ;  ;  ;  ;  ;  ;  

“三农”气象服务为农村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论文_陈兴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