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静脉营养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分析论文_何晓娜,梁景忠,贾圆圆

(河南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三门峡 472500)

【摘要】目的:探讨全静脉营养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7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VLBWI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管饲喂养,观察组采用全静脉营养喂养,两组喂养观察14d。结果:观察组的头围、身长和体重增加速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喂养期间的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新生儿感染、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36.8%,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静脉营养应用VLBWI能促进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全静脉营养;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079-02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是指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胎龄往往小于34周。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提高,VLBWI的成活率有了明显提高,但VLBWI患儿容易发生喂养不耐受。特别是VLBWI因解剖与生理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对于营养支持的要求条件比较高。传统喂养方多采用管饲喂养、经口吸吮等方法,可刺激胃肠道生长发育的成熟,但是在应用中对于早产儿的要求比较高,且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全静脉营养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热能和蛋白质,防止分解代谢和达到正氮平衡,能维持与宫内相似的生长速率和氨质贮留[1]。本文具体探讨了全静脉营养应用VLBWI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8月到2017年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VLBWI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本研究;1min、5minApgar评分7~1O分;出生胎龄<34周,生后24h内入院,出生体重1000~1500g;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患儿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及代谢性疾病,出生时重度窒息或存在严重胎儿宫内窘迫病史。其中男40例,女36例;平均胎龄31.34±1.34周;平均体重1333.34±128.45g;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2例,剖宫产65例。根据喂养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 喂养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管饲喂养,吸净患儿咽喉部的分泌物,取右侧卧位,选择带孔的6~8F软质硅胶胃管,经鼻腔插入到胃部,采用听诊器在胃部听气过水声等方法确定胃管在胃内。

1.2.2观察组 采用全静脉营养喂养,按照患儿体重和日龄计算每天热卡及液量生理需求量,热卡40~70kcal/(kg?d) 逐步提高到80~100kcal/(kg?d)。葡萄糖起始剂量不超过8g/(kg?d),输注浓度不超过12.5%,逐步提高到10~20g/(kg?d);氨基酸浓度1.5~2.0%,脂肪乳浓度小于2.0%,氨基酸和脂肪乳起始剂量均不超过1g/kg?d,采用全天匀速泵入。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与管理,包括吸氧、感染防治、暖箱保暖、生命体征监护、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

两组喂养观察14d。

1.3 观察指标

(1)生长发育指标:观察与记录两组患儿在喂养期间的头围、身长、体重增长速度。(2)记录两组患儿在喂养期间的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新生儿感染、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头围、身长和体重增加速度对比

观察组的头围、身长和体重增加速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头围、身长和体重增加速度对比(x-±s)

3.讨论

管饲喂养在VLBWI早期营养支持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应用过程中有许多并发症。静脉营养主要适用于经胃肠道摄入不能达到所需总热量70%或低体重出生儿,如早产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宫外发育迟缓。有研究表明经早期静脉营养方支持的早产儿住院期间的氮储存明显高于传统静脉营养方支持的早产儿,能促进患儿康复[2]。全静脉营养是指当VLBWI不能耐受肠道内营养时,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的需要。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头围、身长和体重增加速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VLBWI良好的存活能力有赖于其胃肠动力、消化吸收功能及粘膜屏障功能的成熟,为此需要积极调节VLBWI的喂养耐受状况。能够在保证营养供给的同时,减弱对VLBWI的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提高VLBWI的免疫力。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喂养期间的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新生儿感染、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为36.8%,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全静脉营养能够更好的改善营养状态,使免疫球蛋白及抗体的合成增加,增加氮储存,甚至达到正氮平衡[3]。

总之,全静脉营养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能促进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秀丽,钟奎英,魏贤娇.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重力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新生儿抚触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22(17):105-107.

[2]罗玲英,李琴,李和勤.45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个体化营养支持综合疗法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5):903-904.

[3]刘玉娟,王华,李静,等.早期足量静脉营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宫外生长和酸碱平衡的影响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10):90-92.

论文作者:何晓娜,梁景忠,贾圆圆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全静脉营养应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效果分析论文_何晓娜,梁景忠,贾圆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