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感发热的家庭治疗及护理论文_罗朝发

小儿外感发热的家庭治疗及护理论文_罗朝发

罗朝发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黔西南 562400

摘要:感冒是小儿常见的疾病。由于小儿形体稚弱,抗邪能力较差,冷热不知增减衣物或家长护理不当,易感风寒外邪,邪侵肌表,卫阳被郁而发热。在此介绍小儿感冒发热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有助于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用一些简单方法帮助孩子解除病痛。

关键词:小儿感冒;风寒发热;风热发热;家庭治疗

引言

小儿发热其实是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的外在表现。如果家长能及时找到发热原因,采取一些家庭治疗的方法,即可减少耗费去医院的精力、物力和时间。把孩子全部交给医院和药物,有时还会治标不治本。因此,掌握一些简单常用的治疗小儿发热的方法,做好家庭护理,便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减少输液和使用抗生素对孩子的伤害。

首先,家长要会判断风寒发热和风热发热。风寒发热有受寒诱因,一般可见孩子流清鼻涕,咳清稀痰,舌头淡红,发热不出汗等症状。孩子发热怕冷,睡觉时喜欢蜷缩,喜欢加盖衣被则是风寒发热。孩子流黄浊涕,咳黄黏痰,舌红,舌苔黄,咽喉、扁桃体发红肿痛,睡觉喜欢仰卧,喜踢衣被,怕热,则是风热发热。

风寒发热的治疗方法

1.推拿治疗方法

平肝清肺:家长用指腹从孩子的食指和无名指指根推向指尖。推5-10分钟或推300次。

清天河水:家长用食指、中指螺纹,在小孩前臂内侧正中,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10-15分钟或推400次。

揉一窝风:用拇指按揉小孩手背腕横纹中央的凹陷5-10分钟。

拿列缺:用拇指和食指拿捏住小孩手腕尺桡两侧的凹陷中,一松一紧反复适当用力拿捏1-2分钟。出汗则止,不可过久。

以上方法,只要掌握力度,推足时间,方能起效。

2.食疗:用葱白2段留根须,2片带皮生姜,淡豆豉5克,加500毫升水,开水熬煮5分钟即可,3岁内的孩子喝小半碗,3-6岁的喝半碗,6岁以上喝一碗或酌量频服,服后汗出热退即可。

风热发热的治疗方法

1.推拿治疗

平肝清肺:方法与风寒发热的平肝清肺相同。都是清肝经和肺经的热。

推六腑:用食指、中指指腹在小孩左前臂尺侧,从肘横纹直线推向腕横纹,推5-15分钟或300次。

提捏大椎:让小孩低头,找到颈根部最高凸起,凸起下方的凹陷即大椎穴,用手提捏大椎穴1-2分钟或20-30次。提捏大椎与拿列缺都比较疼,要放到最后使用。汗出烧退即可,不要长时提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食疗

用菊花、薄荷各6克,淡豆豉5克放入500毫升水中,水开熬煮5-6分钟即可,酌量频服,汗出热退即可。

小儿外感发热的护理:

虽然外感发热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症状,但很多家长在孩子发热过程中还是有些紧张,心情急切,希望药到病除,立杆见影。往往会胡乱用药,影响治疗效果。在此,列举一些家长在护理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做法及正确的护理措施,供家长学习参考。

1.把孩子包裹得过于严实。当孩子发热时,很多家长怕孩子再次感受风寒,穿得过厚或盖得过于严实。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散热,还会导致孩子因热量无法散失而致体温过高,出现惊厥。正确的做法是:关闭门窗,避免冷风直吹即可,适当减少衣被和松解衣物,利于散热。

2.采用冰敷或高浓度酒精擦洗退热。很多家长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迅速降温,但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发烧时。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的冷敷导致皮肤血管剧烈收缩,导致小儿畏寒发抖等不适症状。正确的做法是用温热水泡脚或坐浴来给孩子降温,擦浴的大血管分布的部位,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使血液流动带走热量,达到降温效果。

3.不正确使用退烧药。很多家长都希望给孩子快速退烧,多次重复使用退烧药,孩子退烧过快,身体通过出汗的方式调节体温,导致大汗淋漓,给小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严重的还会出现虚脱等不良反映。再者,小孩器官发育不够完善,肝脏解毒功能较差,肾脏对药物的耐受较差,过多口服药物,容易损伤肝肾。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体温在安全范围内(低于38.5°C),可以不用退烧药,可以通过喝温开水,补充发热丢失的水分。同时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即便需要用药,也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盲目使用抗生素。有的家长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在没有弄清楚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就盲目使用抗生素。最后导致小孩菌群失调,损伤肝肾。正确的做法是:小儿发热时,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可以采用推拿、食疗和家庭护理等方法改善病情。如果使用以上方法2天内体温都没有恢复正常或孩子发热时双手紧握,面色发青,或有抽搐征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饮食及调护:

1、饮食宜清淡。小孩本身脏腑娇嫩,脾胃较弱,再加上外邪入侵,脾胃运化无力。此时应以饮食清淡,容易消化,不增加脾胃负担为度。可以吃些菜泥粥补充能量和维生素。身体恢复后,适当调补。禁吃生冷食物(包括生冷水果),黏性,滑性、肉类、烧烤、臭豆腐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2、多喝温水和热粥。外感发热是身体正气与外邪(病毒或病菌)或其它致病微生物之间的一场抗争。发热期间消耗最多就是“津液”,多喝温水和热粥,可以使“正气”和“津液”得到补充。津液不枯,津液运行,汗才得出,大小便才能正常排泄。大小便排泄,气机得以畅通,正气才能顺畅运行,抵抗病邪。

3、温水泡脚。寒从脚下起。小儿感受风寒要注意足部保暖,不要赤足在地板上走。穿拖鞋也应套上袜子。可以用温水泡脚驱寒,泡脚时间宜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左右,可反复加热水,最好能出一些汗。

参考文献:

[1]高亮.孩子发烧怎么办.2015.3

[2]时素华.儿童经络按摩对症自疗全图解.发热经络按摩法,2014.10:38-39

[3]陈婉姬.小儿发热的护理及注意事项.网络

论文作者:罗朝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小儿外感发热的家庭治疗及护理论文_罗朝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