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临床应用与观察论文_余勤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胡市中心卫生院 四川 泸州 646603)

【摘要】目的:探索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患儿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儿25例,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护理方法,研究观察组患儿25例,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经统计比较,研究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比较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推广的一种输液方法,能过减轻患者对于穿刺的恐惧感,也提高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289-02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observation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 pediatric nurs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in pediatric nursing. Methods Fifty children with pediatric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clinical subjects. The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mong them, 2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venipuncture nursing method, and 25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children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statistical comparison,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s an infusion method worthy of promotion in pediatrics. It can reduce the patient's fear of puncture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of nursing staff.

【Key words】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ediatrics; Application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时间长并且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1]。从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儿科,由于儿科患者外周静脉细,且儿科患者好动,很难像成人一样配合,因此头皮针会非常容易将血管穿刺,增加穿刺次数,损伤静脉血管。留置针的应用能有效的保护了患儿静脉,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受广大患儿家属的欢迎[2]。但是留置针是一次性耗材,属于自费项目,由于我院是乡镇卫生院,面向的主要是农民患者,有的经济困难,不愿意选择使用留置针,有的家长觉得患儿洗澡要沾水,怕麻烦,不方便等,针对以上情况,耐心的做好解释及科普宣教,积极指导患儿家长配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2018年1月到2018年3月期间的住院并使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患儿50例,其中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30例,由于我院是基层乡镇卫生院,没有新生儿科,患儿年龄一般都在3~7岁之间,住院时间在1~2周。留置针统一使用苏州灵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Y-B型,参数标准为24G×0.75",0.7×19mm,19ml/min,留置时间72~96小时。

1.2 方法

1.2.1操作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护理方法,在每次穿刺前都进行常规的体征检查、药物皮试等,在完成静脉输液后,护理人员将针拔掉。研究组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在操作前向家属阐述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目的和优点,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家属的同意,穿刺前让患儿取平卧位或头偏向穿刺部位的对侧,选择合适的血管,宜选择上肢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静脉瓣,关节部位以及有炎症,疤痕,硬结等处的静脉。扎好止血带,消毒其穿刺部位,消毒范围直径应≥8cm,待消毒液自然干燥后再进行穿刺,右手持针以15~30°角度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顺静脉方向在缓慢进针,确保软管在血管内。左手拔针芯的同时,右手将套管平行慢慢慢送入静脉,退针时速度要慢一点,以防套管针随着枕芯一起滑出血管外。

1.2.2加强健康教育 留置针具有柔软而且有弹性的特点,不易穿透血管,并且留置时间长,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痛苦恐惧及静脉损伤。小儿易动、不配合及血管细容易给穿刺造成失败,希望家长配合。穿刺成功后置换期间,交代患儿及家长注意穿刺处肢体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局部疼痛,留置针脱落,导管堵塞等,同时避免局部沾水,保持干燥,以免引起感染等风险的发生。

1.2.3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在护理期间,应及时观察有无皮下出血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出现并及时正确处理。皮下出血主要由于穿刺不当,拔针后按压时间短所致,因此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炎是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炎症的表现,主要与静脉穿刺部位静滴药物及留置针的封管技术有关,因此在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输入刺激性药物前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由于并发症发展原因复杂,要及时做好日常观察及预防护理,就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留置针使用率及成功率。

1.3 观察指标

患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市护理质控中心下发的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而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出院时,实验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89.67±6.12)分, 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72.13±5.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36,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置管堵塞及外渗等方面也均差异具有显著,而在静脉炎方面中可能是由于本次研究样本量比较小,在这一并发症中两组患者发生率相当。详见表1。

表1 两组静脉置管后异常情况的发生率

 

3.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近几年静脉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被广泛的用于临床。其操作简单、方便、安全,不仅可以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可保护穿刺的静脉,同时也为抢救患者开放一条静脉通道,可以及时给药,保证输液、输血等抢救的需要,尤其在儿科更是广泛应用。由于儿科患儿年龄小又十分顽皮,活泼好动,因此增加了治疗难度,同时给医护工作人员带来了许多不便,为了避免反复操作给患儿造成的伤害,所以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大力推广使用的医疗手段,能有效的减少患儿因穿刺造成的恐惧感,降低了并发症的出现,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等。但是医护人员在操作中应当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操作前进行正规培训防止反复穿刺静脉而损伤血管,在刺破血管后激活血小板聚集而发生各种血栓,若护理人员不加重视栓子脱落达到肺部可引起危重患者发生肺栓塞而致死,其次头部组织比较疏松,若穿刺失败后护理人员可采用冰袋压迫止血防止局部形成一个大血肿而发生医患纠纷。在操作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当患者发生导管感染并发症时立即将导管拔出并给与广谱抗生菌后按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敏感抗生素。同时将导管固定工作妥善处理好,防止患儿在翻身及活动过程中发生导管滑脱而发生血液外渗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罗劲,张敏,石梅.浅谈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z2):215-216.

[2]崔荣萍.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3):222-222.

论文作者:余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的临床应用与观察论文_余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