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_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论文

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_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论文

略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交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邓小平洞察国际风云,科学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趋势的理论创造。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风云变幻的世纪之交,深入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外交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形成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新格局及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正视现实状况,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正确把握时代特征和科学分析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战略思想。

(一)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的外交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纵观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发展,根据革命与建设的需要,创立了以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为核心的外交战略,制定了正确的外交路线和方针政策,开创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为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卓越贡献。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形势新的变化发展,结合国内、国际新的形势,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外交思想,及时地调整了我国的外交政策。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周恩来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思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思想,和平共处的思想,坚持祖国统一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外交理论。

(二)客观分析国际形势,指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20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给全球带来了深重灾难。二战后,两个超级大国继续奉行实力外交,进行核军备竞赛,使全球笼罩着世界大战的阴影,地区冲突也十分频繁。在“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思想指导下,我国长期处于战备状态,严重影响了国内经济建设。邓小平在客观分析新的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力量对比的基础上,作出了符合实际的估计,指出:“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可喜的发展”①(P.105),因此, “争取比较长期的和平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①(P.233)。

(三)科学论证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主题是国际社会的主旋律,世界主题随着世界主要矛盾变化而变化。自从资本主义于16世纪在西欧各国兴起以后,资本主义列强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主义的斗争构成了几个世纪的全部图景,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的主题。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形势发生明显变化。一方面,由于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使越来越多国家的决策转向和平发展新经济新科技,国际竞争也从以军事武力争夺领土转向以高新科技产品争夺市场;超级大国的核威胁维持着大国之间的恐怖平衡,成为战争的制约力量;世界人民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强烈要求,以及为此而作出的巨大努力,这一切都使维护世界和平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实力差距还在继续拉大,富国越来越富,穷国越来越穷,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发展各国民族经济的任务。经过缜密的分析,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①(P.105 )世界主题已经从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这一科学论断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变化的本质特征,体现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它标志着我国在对世界主题的认识上有了重大突破,从而使我国不失时机地调整了国际战略,开创了我国独立自主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坚持把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原则立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邓小平坚决维护我国“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独立自主原则以新的内涵。

独立自主,首先是国家主权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干涉。邓小平强调:“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①(P.348)绝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侵犯或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绝不在任何大国的威胁和压力下屈服,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政策。他还指出:“中国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同样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侵犯别国的利益、主权和领土。” ①(P.328~329)在珍惜自己经过长期斗争得来的主权的同时, 也尊重别国的独立主权。其次,在处理国际关系中,尊重各国主权平等。我国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为标准确定国家关系的亲疏好恶,国家不分大小、强弱和贫富,主权一律平等。在国际交往中,让各国根据国际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判断,决定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从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邓小平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同时,特别重视中国发展道路上的独立自主和创新。他在透析中国原有体制弊端和摒弃苏联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世界上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的形势,开创了一条既能尽快摆脱中国传统体制的樊篱又能超越苏联模式且非全盘西化,既符合我国国情又顺应时代进步潮流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视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国际竞争和国际斗争中的立足点和归宿。实践证明,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既广泛地发展了同西方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大胆借鉴、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又拒绝沦为西方大国的附庸,捍卫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外交纲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而霸权主义则是当今世界不安定的根源。在政治领域,一些西方国家策划动乱、扶植和支持反对派、向他国强加“治外法权”、推行军事干预或以武力相威胁等行径,正如邓小平所言,这“实际上是搞强权政治、霸权主义,要控制这些国家,把过去不能控制的国家纳入他们的势力范围”①(P.348)。在经济领域,他们通过有条件援助或发展计划、 经济封锁和制裁等手段侵犯他国主权,推行强权路线,维护霸权利益。在意识形态领域,他们借发展中国家“民主”、“人权”和“发展模式”问题,肆意干涉其内政,进行渗透与和平演变。

反对霸要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一贯立场。80年代初,邓小平就将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为80年代的三大任务之一。1982年8月, 邓小平在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时郑重申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真实的政策,是我们对外政策的纲领。”②(P.417)他同时指出, 中国不搞政治游戏,即使将来发展强大了,中国也永远不称霸,“如果10亿人的中国不坚持和平政策,不反对霸权主义,或者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己搞霸权主义,那对世界也是一个灾难,也是历史的倒退”①(P.158)。

邓小平将中国的外交政策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②(P.415)他“特别强调第三世界这一点, 因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对第三世界有特殊的意义”②(P.415)。 一方面,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共同的命运,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的任务,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另一方面,第三世界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力军。因此,中国始终和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一起,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我国是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倡导国。邓小平曾多次指出要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去处理国家问题。他一再强调:“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它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①(P.96)因而,应以此作为指导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随着新时期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邓小平在坚持和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邓小平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适用于相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而且适用于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①(P.96)。据此,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逐渐成为国际公认的基本准则。实践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稳定国际局势、解决国际争端、弥合国家关系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深受一切爱好和平力量的拥护和支持。我国一贯恪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支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不论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如何,都一律平等、友好相处,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二战以后,国际秩序是在雅尔塔体系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本质上是以抹杀和践踏别国主权、控制和剥削别国为主要特征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80年代中后期,世界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的世界格局被打破,新的国际秩序尚未建立,各国都在寻求建立体现自己目标和模式的国际新秩序。霸权主义国家企图继续主宰建立不平等的国际秩序,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反对。

邓小平早在1974年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就倡导过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80年代后期,他再次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指出:“目前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时期。国际政治领域由对抗转为对话,由紧张转向缓和,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因此应该提出一个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理论。”③“世界上现在有两件事情要同时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①(P.282 )他特别强调:“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最主要的原则,应该是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①(P.359)“唯一的出路, 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五项原则基础上和平共处、相互合作,而不是干涉别国内政、挑起别国内乱。”①(P.361)他主张积极开展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 求同存异,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五)坚持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当代世界,中国如何求得生存,如何恢复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邓小平认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①(P.78),因此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为我国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邓小平又指出,对外开放不仅是个经济发展问题,而且还“是个战略问题”①(P.32),它以经济为中心,但决不是只限于经济,而是关系全局,各方面都要贯彻,要开放思想,开放社会,才能使中国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资金不行;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国,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参与国际合作也不行。对外开放是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途径,是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加强国际合作,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渠道。他同时指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长期对外开放,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既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也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三、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特色

(一)系统性。邓小平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系统。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根本观点与方法论,立足于对世界形势与国际格局的科学分析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正确估量的全局性战略思维。邓小平外交思想科学体系的要素有: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根本立足点——独立自主;最高准则——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首要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保证——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国际经济新秩序;基本国策——坚持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政策;最终目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振兴中华。这些要素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共同构成邓小平外交思想的理论框架。

(二)时代性。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形成,是基于对当代世界基本特征的科学认识,因而富于鲜明的时代特征。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视野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的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判断。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准确地作出了“战争可以避免”的科学论断,继而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把人们对当今时代的认识提到一个新境界,也为制定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开放方针提供了科学依据。他主张要用时代的眼光处理国家关系。60年代前,我们按意识形态的不同,将世界分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广大的“中间地带”国家也分属这两大阵营;70年代,我们按照毛泽东三个世界的理论把世界各国分为三个部分;80年代以后,我们又发展了三个世界理论,根据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特别是发展是核心问题的新理论,将世界各国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2年,邓小平针对美国一些人认为中国政府所信奉的意识形态旨在摧毁像美国这样的国家的观点,指出:“这样的观点至少不是80年代的观点,也不是70年代的观点,而是恢复了60年代以前的观点。”②(P.378)为了适应时代发展,把握时代脉搏, 邓小平提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思想,适时地调整我国的对外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三)原则性。邓小平外交思想具有坚定的原则性。在外交工作中,邓小平坚决捍卫我国的原则立场,他说:“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绝不能示弱。” ①(P.320)在国家交往中,邓小平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指出“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①(P.348),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上丝毫不作让步。他说:“我们谁也不怕,但谁也不得罪,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办事,在原则立场上把握住。”①(P.363)“任何违反国际关系准则的行动,中国人民永远不会接受, 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①(P.348)1982年, 邓小平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义正词严地指出:“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①(P.12)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拿国家的主权做交易,始终把国家的长远利益放在首位。邓小平主张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他说:“谁搞霸权主义我们就反对谁,谁侵略别人我们就反对谁。”①(P.162 )这既表明了我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和勇气,也体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原则立场。

(四)灵活性。邓小平的外交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生动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邓小平从国家利益出发,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着眼于长远利益,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掌握了处理国际关系的主动权。

在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争端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和周边部分国家尚存在领土和海洋主权的争端。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破坏我国和这些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而且会给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一些不确定因素,甚至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邓小平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解决现实问题,提出“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①(P.49)的主张,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这种灵活策略既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解决争端,又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维护持久和平的周边环境,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与信任。

实践表明,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我国外交工作的指路明灯。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不仅经受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强烈冲击,而且顶住了一些西方国家的制裁阴谋和“人权外交”压力,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中流砥柱,在国际上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成为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可靠保证。而今,在国际风云变幻、全球化浪潮高涨的世纪之交,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但冲突与摩擦也与日俱增,因而,坚持邓小平外交思想,深入研究其丰富而深刻的理论内涵,在当今中国尤为重要。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我国迎接新世纪、继续开拓外交工作新成就的制胜法宝。

标签:;  ;  ;  ;  ;  ;  

论邓小平的外交思想_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