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协调发展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地区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77(2006)02—0192—06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① 土地面积102.7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7%,人口总数3.61亿,占全国的28.1%,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约2.51万亿元,占全国的23.1%。② 中部六省地处内陆腹地,地理位置相邻,气候条件相似,经济基础相当,具有整体发展的巨大潜力。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综合经济优势,加强现代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建设;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中部地区大市场,发展大流通”,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但中部各地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发挥中部地区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促进中部地区经济板块早日崛起。作者认为,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一是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形成体现因地制宜、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特色区域经济。

二是各地区之间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实现畅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开公平竞争秩序基础上的统一市场。

三是各地区公共设施建设、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能够实现统筹规划和互动协调,各区域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实现协调、和谐的发展模式。

一、加强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一)区内各地之间公共设施建设协调程度低

中部地区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基本形成以京广、京九铁路,京珠、沪蓉两条国道干线,长江黄金水道为主体的交通骨架网络,空港的吞吐能力也有大幅度的扩张与提升。但是,完整、高效的中部统一交通运输网络还远未形成。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交通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在偏远农村地区,公路发展还很落后,目前的建设规模离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目标还有差距。在一些跨区域的公路建设项目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为重、以邻为壑思想在作怪,认为跨区域通道的通畅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地区会积极地建设自己一侧的道路,而担心通道开通之后投资会被相邻地区吸引过去的地区则对跨区域通道态度消极,甚至地区之间已经达成协议之后也会设法拖延项目建设。其结果便是一条道路在省界或市界的两边路况大相径庭,严重影响跨区域通道效益的发挥。道路、机场、码头建设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突出,导致不少交通设施闲置、利用率低下,财政资源浪费十分严重。[1] 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缺乏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规划上的各自为政必然导致各地区之间交通运输设施的无序竞争,相互配套差,形象工程多,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另外,尽管中部地区都意识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但从整体上看,中部地区环保上的低效也十分明显。行政边界上的截污、排污工程随处可见,行政边界附近地区“脏、乱、差”现象就像毒瘤一样难以清除。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制订一个建立在平等协商基础之上,并具有约束力的中部地区统一的区域发展规划。

(二)区内行政分割严重

目前中部地区各省、各城市之间经济合作的水平总体说来仍然很低,而且这种合作大多为单个企业的独立、自发的行动,政府协调作用十分欠缺。由于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如强调个体的经济利益,忽视社会的宏观效益;重视短期的经济利益,忽视长远的经济利益;强调效率,难以兼顾公平等,因此有些地方不仅不支持、不鼓励本地企业向外投资扩张,而且为了自身的利益,设置了一系列有形无形的贸易壁垒,阻碍了物资、商品、资金、技术及信息在各地区之间的流通,设置壁垒,协助本地企业进行市场垄断,制约了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一些地方政府出于争投资的心理需要,盲目扩建开发区,竞相压低地价,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阻碍了中部地区产业族群的形成,妨碍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中部地区水网纵横,某些地方和企业不负责任的排污行为很容易给其他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失,从而引发地区之间的纠纷。这些类似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难以实现中部地区整体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整体性差,内部联系松散

对比分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中部地区可以看出,三者区内协调与合作关系及经济联系有很大差别。珠江三角洲区内协调与合作首先在广东省内各地县之间进行。而且各区域之间传统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容易协调。珠、港、澳除了地缘相近外,更有历史渊源和血缘联系,而且港澳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与珠江三角洲存在很大产业经济梯度,在改革开放条件下,珠港澳协作和一体化顺理成章。长江三角洲包括沪、苏、浙三省市,区内协作涉及到省、地、县三级行政门槛,由于上海强大经济核心的吸引作用和辐射作用,以及长期形成的区域经济联系,长江三角洲经济协作相对比较容易。而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的吸引作用不是很强,中部地区由于包括的省市较多,区内协作要涉及到六个省市区的多级行政机构,而且这些省市区横跨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华北、中南两大经济区。加上受“行政区经济”的束缚和政策措施不力等原因,导致整个中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处于一种相对松散的状态,区域经济的关联性和整体性较差,削弱了区域整体的综合发展潜力。而且中部地区中的一些地市常受南、北其他经济区的吸引,造成区外经济联系多于区内经济联系的情况。③ 中部地区的江西、湖南两省很多地区受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比较大,山西被北面京津唐地区所吸引,安徽也向长三角靠拢,这样就造成了中部地区区域结构不稳固,中心城市的功能不强,没有足够的吸引和辐射能力。对中部地区而言,目前还没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城市能辐射整个经济带,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崛起。

(四)可持续发展和流域环境生态协调存在的问题多

中部地区长江、黄河沿岸地区植被被大量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同时,长江、黄河沿岸各省市只顾眼前利益,围湖造地、造田,使长江、黄河河道通过能力减弱,天然湖泊的蓄洪能力不足,长江、黄河的抗洪能力大大降低。长江、黄河流域还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水环境的问题十分突出。长江、黄河沿岸许多地区因经济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部分城市已经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长江、黄河流域的环境生态问题,是各省市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长期以来,跨行政界限、按流域制定的规划执行情况均不理想,行政区划分割常常成为跨省市综合治理的障碍。目前,对流域来讲,其可持续发展应从整体角度来考虑,要互相协调,综合治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长江、黄河流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将是片面的和不完整的。

(五)经济结构趋同严重

在计划体制和“地方经济”影响下,中部地区经济结构具有很强的趋同性。从三种产业结构看,2003年全国与山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三种产业产值比分别为14.6∶52.2∶33.2、8.8∶56.6∶34.7、14.8∶47.8∶37.4、19.1 ∶38.7∶42.2、19.8∶43.4∶36.8、18.5∶44.8∶36.7、17.6∶50.4∶32.0,② 可以看出,中部各省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山西外),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山西外),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河南外),说明中部地区均是农业大省,工业化进程滞后。从工业内部结构看,中部地区均形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建材、电力等为主的偏重型的行业结构。这些行业均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制造业特别是深加工度、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所占比例不高。例如,2003年中部六省的煤炭产值占全国的35%,长江三角洲只占0.2%;而在代表高新技术产业的集成电路制造方面,长江三角洲地区占全国的61.8%,而中部地区几乎为0。② 从企业管理体制看,它们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在中部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尽管存在制造业集中度的分层结构和不同的内部结构类型,但制造业结构的调整路线比较接近。例如,湖北把汽车、建材、电子信息作为重点开拓和支持的产业,江西、湖南、安徽等省也选择了相似的结构调整重点。产业结构趋同使得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使得投资和生产分散,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地区的整体经济效益。更为严重的是,还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导致生产能力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六)缺乏强大的区域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对经济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自身经济的吸引和辐射能力,利用市场机制,来组织和协调全区的经济活动,使区内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区内合理的地域分工,达到整体效益最大化。一般而言,经济中心为区内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城市。武汉、郑州、长沙、太原、合肥、南昌的6个省会城市,从经济实力来说,武汉最强,但武汉的地位不像上海之于长三角,广州、深圳之于珠三角那样令其他城市信服,因此中部地区总是兴起龙头城市之争。[2] 从一个省的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武汉、长沙、郑州、南昌、太原、合肥,都是能够形成经济带动力和经济辐射力的大城市。因此,中部地区目前缺乏撬动区域发展全局的领军战略支点。

二、对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重视区域合作的制度建设,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一般来讲,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如缔结条约或协议、进行集体谈判、组成严密的组织等)有利于推进区域紧密型合作与发展,但这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如中央与地方关系、行政体制、外部竞争环境、内部经济关联等)。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实行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条件尚不具备,宜通过“倡导式”的机制不断扩大中部地区合作的范围。[3] 具体构想为。

第一,制定一套制度化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定期召开省、市长高层会议,为各地政府就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协商并形成共识提供必要的经常性机制。这样做具有灵活性(在议程安排和方式上的多样性和可调节性),又有一定的约束力,即任何议程一旦达成共识,就有了“隐形压力”,必须完成。

第二,建立一套功能性机构。成立由中央政府相关部门、省级政府、中部地区各个城市行政首脑、工商代表为成员的跨行政区划的“中部地区规划办公室”,根据协商一致的原则,负责审核、确立中部地区的发展规划方案(含大型基础设施规划、功能区规划、水资源利用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内容),制定区域政策(含区域组织结构、行为议事规程、区域经济政策等内容)。同时,通过兼职的形式,设立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组成的中部地区咨询委员会,负责提供中部地区区域发展规划方案。此外,应设立独立的、具有秘书处性质的中部地区协调办公室,负责组织安排会议、收集与发布信息、组织相关课题研究。

第三,中部地区合作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建立合理的共同发展基金制度。共同基金主要用于解决跨区域、跨城市的基础设施等软硬件建设。共同基金的决策机构,可以是一个理事会。

第四,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及民间的跨地区合作组织。例如,建立在政府指导下的联合商会和行业协会,大企业联合会和企业联谊会,以及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和中部地区发展研究中心等。

(二)中部地区要制定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以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

中部各省市加强合作,对多方都有利,最终会形成多家共赢的局面。在这过程中,不是博弈,不是你赢了我就输了。总和是变的,是不断增长的,你发展我也发展,这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是一个闭合系统。中部各地都要有较高的视野,行政之间的封闭和壁垒要打破。中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整合,主要是靠增量,不是靠存量。相互之间要有竞争,但不要恶性竞争。关键在于形成整体的区域综合优势。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在经济发展规划上,要从经济区整体发展出发,协调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不能因为地方局部利益妨碍经济区整体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各省、市、县的比较优势,中部地区各地均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各地的资源优势差异很大,这样就可以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整体优势。

(三)通过基础设施合作建立和完善区域交通、通讯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

第一,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区域经济融合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即统一区域内交通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相互配套,形成方便快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长三角”一个重要经验,就是“一卡制”,在上海买的公交卡,在杭州、宁波都能乘坐。中部地区可以借鉴这些经验,首先可以在几个城市群(如武汉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等)的范围内实现交通网络一体化,进而构建中部地区大交通的网络化体系。[4]

第二,打造区域信息平台。中部各省共同开发建设综合性和专门的信息交换平台,支持技术、理财、市场、投资、法律等现代咨询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加强安全信息系统建设的合作,实现区域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运用系统的联通。打造覆盖整个中部地区的信息平台,最重要的内容有两点:一是建立个人诚信制度和企业联合诚信系统库。建成后的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库覆盖整个中部地区登记的企业,提供企业注册信息、年检登记、产品达标信息、税务登记信息、国有资产绩效考评信息、进出口报关记录、信贷融资记录和行业统计分析、企业主要经营者个人信用信息、上市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信息、媒体披露的企业接收奖励的信息。二是建立政务公开系统。推出政务信息化建设,重点是建设政府公众信息网,要求政府各部门及时准确地发布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信息,以及与企业相关的投资环境、法规政策等咨询、办事信息;在网上公开工作职责、政策文件、重要活动及有关办事项目,将本部门自觉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将政府部门拥有的大量技术、政策法规等信息资源向全社会共享,促进政府信息在全社会范围的优化配置,努力营造交易成本更低、商业机会更多、综合服务功能更强的市场环境。通过完善区域交通、通讯网络和建立公共信息平台,真正在中部地区实现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才流和货币流的共享共赢。

(四)经济结构区域整合

经济结构区域整合是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性的关键。中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资源优势明显。这些资源与经济的地区优势和互补性是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结构地域整合的基础。

1.产业结构要调整。要强化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建立区域统一的多个企业群和产业基地。企业群利用企业内各方的资源、品牌、资金、信息等要素进行优势互补,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并获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中部各地(城市)不宜强调在自身行政区划内培育和形成所谓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以避免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现象,而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定位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因地制宜地配合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各地要着力于发展特色产品,提高某些重要的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具体来讲:第一,建立统一的中部地区农业区。中部地区是我国粮棉油生产水平较高的老基地。因此要按农业特点进行分工,使各省(地)各展所长,发展农林牧渔业。中部地区要重点发展几个重要的优势产业带,如安徽、河南、湖北等长江下游的优质弱筋小麦带,江汉平原、洞庭湖、鄱阳湖的长江流域产棉区,布局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等省的“双低”油菜优势区,布局在湖北、江西、湖南的柑橘优势区,河南、安徽的中原肉牛优势产区以及布局在安徽、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养殖区。第二,联合建立中部地区电力工业基地。联合山西、河南的火电优势和湖北、湖南的水电优势,建立中部地区的电力工业基地。第三,联合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的武钢、太钢、鄂钢都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要加强这些企业的合理分工和技术合作。第四,以“二汽”为重点,建立一体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工业基地。以“二汽”为核心,联合奇瑞、江汽、星马和昌河等企业,改组、改造中部地区的汽车企业,形成以轿车、商用车、改装车和微型车为主体,零部件产业为配套的较为发达的汽车产业整合体系,打造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第五,协调发展建立电子信息工业基地。对电子信息工业进行合理分工与整合,形成各具优势、各有侧重的全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湖北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湖北、安徽、江西、湖南重点发展家电产业,湖南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计算机软件产业等。[5] 第六,整合中部地区的旅游资源。中部六省跨越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各地的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山西、河南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而在湖北、湖南古老土地上培育出来的敢为天下先的湘楚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一脉;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等自然风景区总是让人流连忘返。中部地区可以联手共建中部地区大旅游圈,共同探索跨地区旅游联锁经营,通过大的旅行社在对方设立业务代办销售点、合作建立旅行社等措施拓宽游客来源,繁荣旅游市场。[6]

2.要进行企业结构调整。企业是区域经济的行为主体,目前缺乏活力的国有企业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滞缓的重要原因。因此,本区企业结构整合主要是结合国有企业改革过程的深化,通过调整产权结构和管理机制,大力推行有限责任公司制和股份有限公司制,通过收购、兼并、合并等,形成一批具有产业优势特点的跨行政区域、跨所有制界限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企业集团内部的产权纽带,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协调行政区域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企业领导要抛弃“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小生产观念,按照产业的内在联系和社会化协调分工的原则,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

(五)营造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环境

营造良好的区域协调发展环境,是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和战略途径之一。

第一,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市场准入”是区域经济合作最基本的条件。在目前市场不规范、不完善的情况下,尽管不少企业本身具有限制其他地区的企业和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期望,但真正能够推行种种限制的,主要还是地方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在实际上较全面地实行“市场准入”,需要在地方政府的层次上作出努力。为此,首先需要的是转变把地方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地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把保护地方企业作为政府首要目标之一的狭隘观念,应将地区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市场的交互流通和要素的合理配置之上;其次,要从制度上排除对经济运行的各种不适当干预,消除条块分割的市场壁垒,打破地区垄断,真正开放地方市场,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形成本地企业和外来企业合理竞争的格局;再次,加快建设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当然,在地区差别非常显著的情况下,完全的市场开放只具理论意义。

当前,应逐步建立健全规模不等、层次不同、功能各异的区域性市场体系。包括泛区域大市场、省级区域市场、地区级区域市场、基层区域市场等不同层次、规模和功能的商品流通中心,这样由点到面,从有限的市场开放逐步向较全面的市场开放推进,最终构成完整的泛区域市场体系,即形成区域内相互依赖和相互协作的统一大市场格局。培育一体化消费品市场,清除体制性障碍,支持各地工商企业联手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连锁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和专卖场等。发展现代流通业,培育一体化的资本市场,加上金融、贸易合作,促进资金商品流通,培育一体化的科技教育市场。通过高校合作和科研合作,通过技术联合攻关和仿生技术市场等形式和渠道,建立科研教育的协作网络和交易网络,培育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

第二,建立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的合理流动机制。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的跨地区双向流动格局逐步形成,要求尽快完善这些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完善中心城市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市场,增强市场的辐射力,发挥大市场对这些要素的配置作用,使各个地区都有可能通过各个中心城市的大市场,筹集资金、引进技术、吸纳人才,支撑本地经济发展。

二是推动企业特别是优势企业的跨地区直接投资。企业直接投资的主要好处在于,这种行为的综合性效果是以企业为载体,可以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双向流动,从而既有利于投资企业自身的成长,也有利于资本输入地区加快资源开发,增强其经济实力,实现双赢互利。

三是结合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资产重组,鼓励跨地区产业转移和企业收购、兼并和重组,促进各类要素的优化组合。鼓励存量生产能力的转移,应当成为中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当然,这种转移不应是低水平的重复、陈旧设备的搬家,而需要依照“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原则,综合考虑接受转移的地区的产业基础和发展要求,资源开发状况,资源、劳动力等因素及产业层次上的契合程度,在项目水平上逐一进行论证。

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从长远看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目前各地普遍面临较为严重的就业压力,因而对此要采取谨慎态度。各地区之间需要针对劳动力的流动建立协调制度,要根据各地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动,及时调节劳动力的流向和规模。

(六)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开展中部地区环境与生态规划工作,加强中部地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支撑体系。其中包括建立以节地和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建立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产业生态化为中心的工业生产体系,建立以节约运力为中心的综合运输体系,建立节约资本与环境的技术经济体系。建立中部地区环境保护机制,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制定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实施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区域联动。

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实施长江、黄河水质变清工程,开展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沿江湖城镇集中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控制大气污染与防治酸雨,重点治理主要城市和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比重等,实现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加强中部地区洪涝灾害、地面沉降、江岸坍塌等灾害治理工程的统筹规划和建设协调。同时,要加强生态网络建设,不断深化生态建设内涵,重点规划建设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绿带、主要湖泊和水系、大型生态花园和文化公园及街心花园等组成的生态基础设施。按照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中部地区还包括吉林和黑龙江。自从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后,理论研究和区域规划的中部就是这里所说的六省。

收稿日期:2006—01—25

注释:

① 按照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划分,中部地区还包括吉林和黑龙江。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后,理论研究和区域规划的中部就是这里所说的六省。

②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整理所得。

③ 中部地区的省,向东、向南、向北发展是无可非议的。这里只是描述一种现实。实际上,中部地区也不可能封锁和自成体系。

标签:;  ;  ;  ;  ;  ;  ;  ;  ;  ;  ;  ;  ;  ;  

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