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论文_孙圣, 马秀梅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论文_孙圣, 马秀梅

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影像中心, 山东 滕州 2775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50例,先后对患者采用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CT检查的数据为CT组,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数据为联合组组,然后对患者采用手术病理诊断,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50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诊断,42例患者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组检出准确率显著低于联合组;联合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CT组(P<0.05)。结论:在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中采用CT与核磁共振联合检查,患者的病症检出准确率高,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CT;核磁共振成像;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效果

在脑科临床诊断治疗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于一种畸形血管,由于该血管的部位比较特殊,因此在患者发病后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1]。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发生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后,脑部将出血,并发生癫痫、头疼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2]。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我院临床对患者采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进行诊断,显著提高了患者病症的诊断检出率。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34-76岁,平均(54.3±4.2)岁,根据患者的检查方法将其分为CT组和联合组。上述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搐、头疼等症状,根据手术病理学诊断,42例患者被确诊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也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CT检查:选择美国GE公司生产的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CT电压调整为120KV,电流为20mA,厚度为5mm,层间距为5mm。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选择日本东芝生产的1.5T MR扫描仪诊断检查,厚度调整为5mm,层间距为1mm,对患者实施冠状位、矢状位扫描检查,其中T1实施自旋回波扫描,重复激发时间400ms,回波时间为90ms,T2为快速自旋扫描,重复激发时间为2400ms,回波时间为90ms,画面视野为48cm×48cm,增强扫描需对患者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进行评价,占比率越高,则说明检查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用率(%)表示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占比率,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准确度比较

50例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过手术病理诊断检查,其中42例被确诊为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CT组经过扫描检查显示,检查符合32例,检查准确度为76.19%(32/42);联合组经过扫描检查符合40例,检查准确度为95.24%(40/42),联合组检查准确度显著高于CT组,(X2=6.222,P=0.013)。

2.2检测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联合组扫描诊断灵敏度为93.33%,(28/30),特异度为91.67%(11/12),CT组扫描诊断灵敏度为73.33%,(22/30),特异度为33.33%(4/12)(X2=4.320,8.711;P=0.038,0.003)。

3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3]。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临床治疗的方法越来越先进,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风险,为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目前,在脑科临床治疗中,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于畸形血管,患者脑血管发生畸形后将导致患者发生癫痫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为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4]。

在本次临床扫描诊断检查研究中,我院对50例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先后采用CT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通过采用不同的扫描检查显示,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等均高于单纯CT检查(P<0.05),说明在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患者病症的诊断率准确率高。主要源于CT检查能够迅速找到患者的血管位置,能够对血管肿瘤的大小进行测量,但无法对患者病灶周围的组织情况、颜色等进行检查,因而存在一定的局限[5]。而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不仅能够检查血管肿瘤的位置、大小,同时也能检查血管肿瘤周围的组织情况和病灶的颜色,对全面分析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因而在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中优先选择。

综上所述,在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中采用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查,能够提高患者临床诊断检查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洪光,杨绿霞.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23):178+181.

[2]王亚民.CT和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中的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7):83-84.

[3]张雅菊.讨论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5):154-155.

[4]任蕾.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61-63.

[5]斯兴无,陈世孝,张福洲.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2):41-43.

论文作者:孙圣, 马秀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CT和核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观察论文_孙圣, 马秀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