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何冬梅

何冬梅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民医院621600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9例临床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患者,观察组4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术前、术中、术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恢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后干预组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且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护理干预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临床疗效明显,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多发良性肿瘤,一般情况下多发于35-50岁中年妇女,治疗该病的方法,临床中以手术治疗为主[1]。当前临床中应用的手术方法主要有腹腔镜手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然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利于患者术后快速恢复,并且对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育能力可以有效地保留,所以在临床中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本文作者结合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9例临床患者资料,分析给予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89例临床患者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5例患者,观察组44例患者。两组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和常规妇科检查,均有子宫肌瘤,并且肌瘤直径均小于10cm。同时所有患者子宫活动度良好,子宫内膜和宫颈无恶性病变。观察组44例患者,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8.795.92)岁;单发肌瘤40例,2个肌瘤4例;中浆膜下子宫肌瘤32例,肌壁间子宫肌瘤12 例。干预组45例患者,年龄28-43岁,平均年龄(30.366.27)岁;单发肌瘤38例,2个肌瘤7例;中浆膜下子宫肌瘤30例,肌壁间子宫肌瘤15 例。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腰酸症状。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年龄、肿瘤数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 05)。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剔除术,并且在术前、术后给予患者常规的健康教育和临床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阴式子宫剔除术,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在术前、术中、术后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干预

1.2.1.1心理护理 目前,临床中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才刚刚开始应用,多数患者和家属没有相关的普及知识,所以在术前应该对家属和患者进行说明,具体的讲解阴式子宫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切除子宫肌瘤的前提下,会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和生理功能,对患者创伤较小,并且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较低,减少患者的疑惑和担心。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知识背景,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性。

1.2.1.2手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正确引导患者进行术前3h的饮食,提醒应该进食流质和半流质食物,并且在术前1d内开始口服125ml的20%的甘露醇,促进患者肠道内积气和大便的排出[2]。如果患者使用甘露醇临床效果不理想,可给予灌肠清洗。同时手术尽量在患者月经后3-7天进行,并且进行阴道清洁,有阴道炎的患者进行抗菌治疗,避免术后切口发生感染,进一步保障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成功。

1.2.2手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人员为患者摆放舒适体位,并且动作要轻缓,尽量不影响手术进行。注意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术前遮盖患者隐私部位。在手术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和下肢血液循环情况,并随时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果不适及时帮助患者调整。

1.2.3手术后护理 阴式子宫剔除术容易引发尿路感染、会阴切口感染、阴道出血等并发症,所以临床中术后的护理很重要。术后仔细观察患者体温、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有无特殊变化,严密观察阴道有无出血。此外,术后每日用碘酒擦洗会阴部,并且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如果发现有脓性分泌物或者臭味异物,应该停止冲洗会阴部。注意保持尿路的通畅,观察导尿管的尿量、颜色,在拔管后应该鼓励患者多喝水、勤排尿,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1.2.4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详细讲解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尤其是对会阴部的清洗,患者的活动行为以及合理饮食,提醒患者定时复诊,如果出院后发现阴道出血量较大,并伴有疼痛,应该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3]

临床恢复情况:术后拔管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尿路感染、切口不愈合、阴道出血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4]

所有记录数据均采用SPSSl9.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以均数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手术后干预组患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在妇科较为常见,临床中传统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采用腹腔镜,但是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阴式子宫剔除术也逐渐应用到切除子宫肌瘤中来,不仅创伤较小,而且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和生理功能,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是当前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5]。

通过本文以上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并且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减小了患者的痛苦。

总之,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出院指导,临床患者恢复效果较为理想,在很大程度上了提高了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成功率,并且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促进了临床护理疗效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彤华,周玉华,黄永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76例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6):1485.

[2]戴显伟,郑启昌.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09):53-55.

[3]张洁,黄立,陈研华,等.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5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0(10):659.

[4]阮耐娟.青年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13,19(l)

[5]林少英.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3,16(I)A:47-49

论文作者:何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论文_何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