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101251970****154X 郑州大学商学院
摘要:在我国,国企一直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企的所面临的现状十分窘迫。为缓解这种状况,也为了我国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及时对众多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自我国进行企业改革之后,很多企业便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投融资业务,但真正将投资与融资做成功的企业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多企业都在投融资的过程中以失败告终,是企业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与经营风险。
本文将回望我国国企改革的历史背景以及意义,分析我国在进行国企改革后企业投融资的问题。只有正确的认识企业投融资所遇到的问题,才能提高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盈利模式,降低企业的风险。
关键词:国企 改革 投融资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
1.1国有企业改革地位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史,经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19世纪以前的劳动经济阶段、19世纪以后的自然资源经济阶段以及20世纪的知识经济阶段。科学技术取代劳动力成为第一生产力,原有的产业结构早已不能满足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社会的主体将只能是公有制,这种灵活的经济形式,十分利于走创新的道路。
在当今我国的社会中,国有企业的安定与否关乎着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否、社会安定与否,在国有企业中的职工一般都是城镇职工,所以国有企业是保障社会就业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1.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
当今时代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在传统计划经济发展的形势下,很多的国有企业因缺少自主权、缺少及时有效的信息、缺少动力与积极性,导致国有企业发展缓慢。利用供求关系的变化的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情况,以此来改善供求关系。我国的国有企业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掉一切不合理的规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自我完善。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保障其仍处于国民经济中的首要地位,在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同时更要进行合理有效的宏观调控;深化国有企业是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方式,只有转变国企的经营体制、调动国企职工的积极性,才能促进国有企业的稳步发展,从而使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要的是跟上国标发达国家的步伐,迅速适应市场的风雨雷变。
二、国企改革后的企业利弊分析
2.1国企改革后存在问题的原因
从整体层面分析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一些方面上,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效,还远远不能使人满意,它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预期目标有着十分大的差距。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的优势逐渐减少,国有企业的总产值在全社会的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更有些国企亏所相当严重。而造成我国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下滑的原因主要有:国有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负担很重,其次国企担负的债务也十分巨大;资金流通慢,企业的自身积累较少,注资不足,迫使企业长期处于负债经营模式;国有企业缺少技术型人才导致生产的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
企业经营管理是否优良主要是由经营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决定的,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不愿意去对企业进行改革,或者无法对企业的未来进行预估,将是企业停滞不前。在国有企业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还有缺乏科学合理的鼓励机制和创新能力,更有一些国企的干部“不作为”,欺上瞒下,做着违法乱纪的勾当,贪污腐败,辜负了企业员工的信任,使企业受到严重的影响。
2.2企业投融资的作用
企业的投融资是指投资与融资,是不同于企业刚刚运营时所采取的方式,但其目的却十分明确,那就是利用投融资让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换而言之,一个企业的投资就是为了更进一步开拓市场、丰富企业的生产力,采取其这种目的是为了合理有效的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融资则是企业向投资者、持有企业债权人进行合法的资金筹集,通过这种手段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国企改革后企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3.1对投资环境没有做好规划
很多企业在进行投资之前没有对投资环境进行切实、仔细的调查分析,市场环境、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成了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还有一些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的时候,没有对未来企业发展的预期做好清晰的分析,没有看到所选择的项目是否与企业自身相适应。更有部分企业,盲目追风,看到别的企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便盲目的对此项目进行投资,但并没有考虑自身的条件,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3.2投资的结构无法适应市场竞争力的要求
当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企业的资金大都是用来培养技术型人才、购进先进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扩大企业的规模……而这就会导致企业投资的结构失衡,有的企业为了扩大规模而忽视了人才与生产技术的更新,导致企业技术落后,逐渐退出该产品的市场,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另一方面过快的增加产品只会导致市场饱和,人们会首先选择新型产品,而最终导致企业缺乏竞争力。
3.3融资的渠道过于单一
融资问题一直是困扰大多数企业的难题,研究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申请贷款的时候,十分严格,一些针对企业贷款党的业务还不是很健全;另外,很多企业由于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企业无法面对风云莫测的市场状况,而这类企业将承受更重的风险,当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等待破产。
四、解决企业投融资问题的措施
4.1强化融资意识
企业应积极改变单一的融资模式,转变传统的筹资思想,开展安全、合理、有效的对外融资行动。更重要的是企业应加强对融资的安全意识,在企业安全的基础上,扩大生产、促进先进生产力。
4.2建立等级制度
完善企业信誉等级制度,只有解决最基本的信誉问题,才能促使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企业应以市场为导向,设计面向市场化的企业模式,提高企业的生产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简化组织结构是十分必要的。精简企业结构,宁缺毋滥,岗位集中化,发挥组织机构能力的最大化。
4.3合理选择投资目标,创新治理结构
企业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发展。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改革,在众多前提下,通过将企业的权利合理化分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科学的选择投资目标,学习一些西方企业投资的优秀经验,对我国国有企业是借鉴意义的,有计划的进行投资、不盲目的追求利益,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能够稳步发展。
4.4政府加强扶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可以设立一系列的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能降低风险,保存企业实力,让企业稳步发展。还需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增强信贷的投放力度,实现科学化的配置,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结语
我国自国企改革后,企业投融资问题各行各业中仍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合理的进行投融资对国有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对国企改革后投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建议,我国的国有企业应在当今这个大时代的背景下,借鉴国内外优秀的企业投融资经验,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让我国国有企业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 尹丹莉. 天津财经大学. 2009
[2]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 迟宪良. 吉林大学. 2007
论文作者:李隽鸿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企业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投融资论文; 我国论文; 国企改革论文; 国企论文; 融资论文; 《中国经济社会论坛》学术版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