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肺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梁娟

梁娟

柳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1

【摘 要】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呼吸功能训练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我院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训练,观察组用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优于常规组,综合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肺部感染,常规组有5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肺不张、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呼吸功能训练效果显著,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胸外科;手术护理;呼吸功能训练

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容易发生肺不张、呼吸系统感染和呼吸衰竭等肺部病并发症,影响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1]。常规护理中有关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训练的指导较薄弱,无法满足患者护理需求[2]。我院为提高患者术后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提出了一套综合性呼吸功能训练办法,经临床证实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故我院将其报告如下。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60例进行本次研究,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有患者30例。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分布在39岁到72岁,平均年龄为(65.1±7.1)岁;综合组中有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41岁到75岁,平均年龄为(66.5±8.4)岁。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有31例肺癌患者,食管癌患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9例。术前检查中,患者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选入标准

本次研究纳入患者均符合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标准,身体素质良好。排除严重心血管病症患者、肾功能、肝功能严重缺陷患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患者。

1.3护理措施

常规组患者接受我院常规的术后护理,在此基础上,综合组患者加治系统的综合呼吸功能训练,其主要内容有:

(1)通过临床一对一的呼吸功能宣教,让患者培养起正确的呼吸功能训练理念,了解呼吸功能训练在术后护理中的重要性,培养患者的训练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意识;

(2)医护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常规的缩唇呼吸锻炼,一对一指导患者并拢双唇,以吹口哨的方法进行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吸气直至充盈肺部,后将吸入气体缓缓吐出。

(3)帮助患者以仰卧体位接受腹部呼吸训练,患者将下肢半屈,保持胸腔位置不动,将双手置放于腹部,以鼻吸气的同时尽量放松身体,尽力充盈肺部,并挺起腹部;呼气时,控制呼气速度,慢慢收缩腹部。

(4)对于自主呼吸训练尚存在客观困难的患者,医护人员为其提供呼吸器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将呼吸器的吸气管递交患者,指导患者以唇部含住,并缓慢吸气,观测呼吸器的标注上抬到目标线后,保持吸气状态,待呼吸器标注下降后,将吸管抽出,指导患者以缩唇训练办法缓缓吐气。

三种训练办法按患者身体条件进行协调安排,并每日进行呼吸功能训练2次,每次30分钟。

1.4疗效评价

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进行评价分析,将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1.5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 SPSS 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数据比较

综合组患者的肺功能情况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肺功能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探讨

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前通常都存在程度不一的肺功能障碍,而心胸外科手术不可避免的会对患者肺部组织、支气管、胸腔等造成一定损伤,影响脏器功能,加大了术后肺气肿和肺部炎症的可能性,使得患者肺部顺应性下滑,影响肺功能恢复[3]。由于开胸手术使得患者胸腔的负压受到影响,肺扩张无法顺利成行,患者肺泡内气、血交换功能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不能满足患者日常生活要求,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变,甚至使患者发生肺不张、呼吸频率加速、急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呼吸肌功能,加大患者肺部活跃性,提高呼吸系统免疫力,降低呼吸肌耗氧量,有利于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但是我院在临床护理中发现,传统的呼吸功能训练虽然也能够帮助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肺功能,但是患者在护理中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性仍处在较高水平,极大的威胁了患者预后[4]。基于此种情况,我院在本次研究中提出了综合的呼吸功能训练办法,针对不同身体条件的患者提供不同的训练办法,如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则采用缩唇呼吸和腹部呼吸交叉锻炼模式;如患者术后恢复尚未达到标准水平,则采用呼吸器协助患者进行半自主的呼吸训练。以患者所能接受的最大限度锻炼量为患者提供呼吸功能护理,提高术后肺活量,促使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5]。在医护人员专业指导下,能够保证患者在呼吸功能训练过程中的安全性,免除患者在术后因训练不当发生二次肺功能损伤情况的发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护理模式上加治了综合呼吸功能训练的综合组患者护理结果明显优于常规组,这表明综合呼吸训练能够帮助术后患者恢复肺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而并发症的发生次数明显更低,这是因为有专业呼吸功能护理的综合组患者更明确呼吸功能训练和肺部护理的重要性,提升了自我依从意识,有利于并发症防护。

综上所述,为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护理中提供专业的呼吸功能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肺功能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亢晓慧.综合呼吸功能护理训练对于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的作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154-156.

[2] 李建芬,金金,杨柳.探讨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321-322.

[3] 刘凤艳,阮玉琴.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0):85-86.

[4] 李海燕.个性化护理在胸外科术后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13(24):3012-3013.

[5] 陈振强,叶生爱,练银霞.心胸外科手术患者呼吸训练器呼吸功能锻炼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7,32(8):40-41.

论文作者:梁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6

标签:;  ;  ;  ;  ;  ;  ;  ;  

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肺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梁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