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论文_廖佑杰

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论文_廖佑杰

◆ 廖佑杰

(广州中医药大学 510000)

【摘要】《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意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没有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可见古人把养生、摄生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然而《内经》作为“医家之宗”,把《素问·上古天真论》放在篇目之首,开篇即云: “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难看出,古人在这里讲的就是养生之道。直至今天,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原则和方法仍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的养生观点虽寥寥数笔,却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对现代养生仍然具有深远影响。今就《素问·上古天真论》的中医养生观作一浅析。

【关键词】内经、养生、保健

1 养生要“法于阴阳”

1.1 何为“法于阴阳” 王冰注: “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法,取法也。老子《道德经》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法于阴阳”就是要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这种“顺应天道”的思想是《内经》“天人相应”养生原则的雏形,即人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而生息。

1.2 怎样“法于阴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可见阴阳法则是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规律,人体的生命活动也不例外,养生者必须取法遵循阴阳规律,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能动地顺应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暑防寒,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然而现代人却不以为然,例如很多年轻女性不顾冬日冷风侵袭,常以“美丽冻人”的形象出门,为日后很多风湿、妇科等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等到形骸受损才追悔莫及。因此,《内经》告诫养生者只有做到“天人相应”,才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实现中医养生学“颐养天年”的目的。

2 养生要“和于术数”

2.1 何为“和于术数” 《辞海》( 1979 年) 对此作出了很有见地的注释,即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以此应用于中医养生,其实质揭示了“未病先治”的道理。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辞源》亦强调“术数”即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来推断人事的吉凶,如占候、卜盆、星命等。”由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术数”的含义已基本明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怎样“和于术数” 先贤告诫人们,养生者,必效法上古之人,善于运用阴阳五行、河洛数理、易学数象、太极序列、五运六气等法则和规律,预测、掌握和调和天时民病、寒热胜复、将息适宜、防患于未然,从而却病延寿,尽终天年。

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在医疗水平和技术显着提高的今天,由于缺乏定期体检的意识,现代人总是等到疾病出现后才想到去医院就诊,为此很多癌症患者因为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而只能坐以待毙。由此可知,养生者只有树立了“未病先治”的养生观念,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提前扼杀在摇篮里,才能掌握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维护自身的健康。

3 养生要“饮食有节”

3.1 何为“饮食有节” 王冰撰注: “饮食者,充虚之滋味。”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饮食有节意思是饮食要有节制。具体内容包括饮食偏嗜、饮食量和饮食时间的适度性和节律性。

3.2 怎样“饮食有节” 首先从饮食嗜好上讲,《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生气通天论》曰: “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可见饮食嗜好中,不论是味道还是种类,都应当有所节制,做到饮食清淡。其次从饥饱程度上说,《素问·痹论》曰: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是说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纳运失常。所以古人告诫我们饮食要饥饱适当。最后从饮食时间上讲,不同的季节要吃不同的食物,才符合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此外还有一层意思,古人曾说“过午不食”,主要是肠胃的当令之时均在上午,如果晚上还大吃大喝,饮食就失去了节制。因此,只有真正做到饮食有节,充分发挥脾胃”后天之本”的职能,才能防止“病从口入”,达到中医养生中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目的。

除此之外,《内经》中还提出了针灸、气功等其他养生原则,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先后创立了食养、药养、按摩等丰富的养生方法。但《素问·上古天真论》关于中医养生方面的独特理论和观点,对中医养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研究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也具有重要价值,它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庆其,王键,迟华基,等.内经选读[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7.

[2]王冰,鲁兆麟,等.黄帝内经素问[M].第 1 版.辽宁: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

[3]张景岳.类经( 上册) [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2.

[4]张玉辉,陈延滨,王欣彬,等.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 6) : 53 -54.

[5]王丙尧.黄帝内经 - 汉/刘歆 刘向着[M].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4,8,16.

[6]苏文海.黄帝内经中气功养生述要[J].咬山县中医医院,1989,10( 5) : 233 - 234.

[7]林中慈,林中堂.试探“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的《易》学思想[J].周易研究,1992,14( 4) : 66 -68.

[8]张全兴.素问“ 术数”浅释[J].山西中医,1998: 36.

[9]蒋力生,林楠.医古文[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3

论文作者:廖佑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5年10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9

标签:;  ;  ;  ;  ;  ;  ;  ;  

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论文_廖佑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