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们的“真世界”——如何在游戏中生成课程的探究论文_王婷婷

发现孩子们的“真世界”——如何在游戏中生成课程的探究论文_王婷婷

【摘要】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在幼儿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以游戏为平台,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从而生成课程,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实现让课程回归游戏,是一个值得幼儿教育工作者探讨研究的论题。本文先从生成课程的内涵和内容来源入手,联系实际发掘出游戏生成课程的有效策略,使课程回归游戏,在游戏中生成课程。

【关键词】 游戏 课程与游戏关系 生成课程 生活化 游戏化 探索

【正文】

一、生成课程的内涵和内容来源。

“生成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改革中被广为提倡的课程模式。它不是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先设计好的、不可更改的预定的计划,也不是幼儿无目的、随意的活动。它关注儿童,关注儿童的兴趣和发展。

“生成课程”(emergent curriculum)一词最早见于贝蒂·琼斯的《课程就是发生的事》(Curriculum Is What Happens)一书的前言中。在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约翰·尼莫教授的著作《生成课程》一书中关于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列出了九个方面,同时他在书中强调:“生成课程不是“罐头式”的课程(预先设计好的);不是“木乃伊式”的课程(幼儿曾经感兴趣但已失去吸引力的内容);不是教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课程(一味的满足儿童即时的兴趣而忽视课程的长远价值)”[1]。因此,生成课程是在师幼互动、幼幼互动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幼儿的需求,并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的过程。

二、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基础。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游戏的价值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清楚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幼教工作者都知道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但在实践中教师对于如何在游戏中生成课程还存在一定的困惑:1.教师过于拘泥于教学目标,缺乏在一日活动过程中发现有教育价值课程的意识;2.教师对如何生成课程的观念模糊,不会把握生成时机,表现在概念和实践不一致;3.教师生成课程态度被动,实践中缺乏把握生成课程的主动性。因此大部分教师往往更关注集体活动而忽略了游戏。即使开展游戏,也经常存在着内容单一,水平肤浅等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一日活动过程中以幼儿的游戏为平台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从而生成课程呢?为了帮助教师让课程回归游戏,我园申报了省级课题《回归游戏的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游戏生成课程和课程生成游戏的关系,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实现让课程回归游戏,让游戏生成课程的常规化。本文将围绕这个论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研究阐述。

三、教师实施生成课程的策略研究。

(一)观察幼儿感兴趣的事情,挖掘有价值的教育活动。

美国教育家伍德等人提出“要知道儿童的打算,只能来自一种能鼓励儿童自由表达和自我完成的课程,也要求教育者对儿童在游戏中的交流所包含的意义,以及如何将它们进一步编入课程计划十分敏感。[2]”这要求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不仅要给予支持和鼓励,还要及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变化,抓住随机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生成课程需要教师在观察游戏的过程中,要做到持续、长期的观察,并做好记录,把观察贯彻在生成课程的始终。

案例一:周三下午,孩子们在建构室玩完建构游戏回到教室后,和往常一样,有的幼儿开始垫汗巾,有的幼儿上厕所,有的幼儿迫不及待的来喝水。就在这时,彬彬不小心撞到了晨检牌板,好几个晨检牌都掉到了地上。此时地板上刚好有一些小朋友喝水时不小心洒掉的水,掉地上的晨检牌被弄湿了。在旁边喝水的晟恺第一个发现晨检牌湿掉了,边喝水边叫边上的沅芷说到:“你赶快帮彬彬把晨检牌捡起来,拿到小毛巾那里把它们擦干,不然它们会坏掉!”沅芷赶紧回答到:“是啊,我们要马上把它们捡起来,不然就会生锈的。”说完这句话,沅芷、彬彬、晟恺和边上的几个小伙伴也顾不上慢慢喝水了,他们把杯子里的水一口气给喝光了,迅速的就把地上的晨检牌捡了起来,手忙脚乱的用自己的衣服和手帕把它们给擦干了。做完这些事,他们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好像怕它们真的坏掉一样,回到座位上,还和其他小伙伴们讨论晨检牌要“生锈”了这件事。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发现孩子们对物品“生锈”的现象似乎感兴趣,并且有了初步的认知经验。但到底什么样的物品才会生锈?塑料的物品是否会生锈?这些现象对他们来说还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概念。于是,通过分发调查表让孩子们寻找: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遇到水会生锈?孩子们的回答可丰富了。有的说铁、螺丝钉;有的说塑料;有的说石头;有的说木头.....为了验证答案,孩子们把家里的螺丝钉、塑料玩具、小石头、小木头等物品带来幼儿园投放在区角游戏里,跟同伴们一起观察、做实验。在与同伴之间、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孩子们的思维更开阔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以提高。由此,我们生成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如《认识塑料制品》、《吸铁专家》、《会生锈的物品》等等。

(二)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寻找贴近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活教材”。

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经验是游戏的源泉,幼儿在游戏时是以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游戏中的幼儿常常蕴含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只有自由地、有兴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才有可能在游戏中思考、操作、创造、发展,从而获得快乐、获得发展。想要把生活、游戏与教育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去了解幼儿,关注幼儿的兴趣,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

案例二:我园大二班幼儿大部分是部队子女,对部队本身就具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我是中国人”是大二班的一个活动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大二班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一次主题教学活动《我是三军总司令——国庆大阅兵》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进一步的认识我国海陆空三军部队这个活动之后,我发现班上幼儿对于部队的生活、部队的知识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在周四的角色游戏过程中,幼:“老师,我觉得我们班需要一个部队?”师:“为什么呀?”幼:“因为我想当解放军,解放军要在部队里面训练的。”师:“你知道部队里面有什么人?要做什么事吗?”幼:“我知道啊,部队需要好多的解放军叔叔阿姨,需要枪、大炮、战斗机、坦克...我经常看到爸爸和叔叔们在部队的大操场训练。”于是大二班就生成了新的角色游戏主题《部队》了。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在一日活动中的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关注孩子们的兴趣,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就会发现许多由幼儿自发生成的课题内容。对幼儿来说这正是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所在。如果老师在这时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或许是成功教育的开始。 

(三)重视幼儿的内在需要,捕捉和分析活动中孩子们的信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游戏。[3]”孩子们的游戏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关注点和遇到的问题都较多。那究竟什么样的内容可以作为课程的生成点呢?我们除了要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以及给予他们充分的游戏时间,鼓励幼儿主动、自主开展游戏外,还需要教师尊重幼儿的内在需求,对幼儿在游戏中所产生的事件进行捕捉和分析。

案例三:上学期我园大一班开展了“一切都在变”的主题活动,在上完《云彩和风儿》一课后,老师带着小朋友到户外活动,让幼儿继续感受云彩和风儿的变化,以及继续寻找身边还在变化的事物。小朋友很快便有了自己的新发现,鸣浩说:“看,树叶在变,一会儿摇这边,一会儿摇那边。”,梓铭说“红旗也在变,还有门厅上灯笼的‘须须’(流苏)在变。”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讨论起来:“看!小草也在变”、“花也在变”、“婧琪的头发也在变”......

就在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激动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时,博鑫大声地说:“是风!因为有风,风把它们吹动了,所以它们才会变来变去。”浩谦说:“哦?那哪里还有风?”鸣浩:“很多地方啊!就在你的周围,呼呼呼...”说着,鸣浩便鼓着腮帮子对着浩谦的脑袋周围吹了起来。“那你不要吹,那风又在哪里呢?”浩谦还是不解地问到,小朋友们又开始翩翩猜想起来了“在树上!”“在国旗台!”“在天上!”“在嘴巴里!”......答案五花八门,那风到底在哪里呢?

通过捕捉孩子们游戏时的信息和需求,大一班生成了《风在哪里》的科学活动。活动中,孩子们都成功地寻找到了风,并大方地示范了自己的方法,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总结出风是无处不在的:可以直接寻找产生风的工具,如风扇,空调等;可以寻找有风的地方,如窗户边、走廊上;可以用物体扇,如书本,泥工板等;可以用嘴巴吹,通过奔跑的方法,使空气产生运动,就可以产生风了。

然而大一班对风的探索并未终止,教师在科学区中投放了许多与风有关的材料,如鼓风机、乒乓球、吸管、气球等。区角活动时,一些小朋友对这些气球特别的感兴趣,小朋友吹好气球之后,都很有成就感,将气球旋转拧紧后,就开始了玩拍气球的游戏。只有浩谦他没有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浩谦先是把气球吹满气了,在把气球放开,很开心的尖叫着:“我的气球会飞!你看,我的气球在飞!”浩谦玩了几次之后就吸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兴趣,尧睿也跟着玩了起来,:“看,我的气球像飞机一样会飞。”浩谦说:“气球漏气了,所以会飞,还会到处拐弯。而且飞的路程每次都不一样。”在吹气球的时候,气球在吹气的时候变大,在气体跑光的时候变回原型,从中小朋友们初步感受到了气体的流动性和气流的力量。因此之后又生成了《抓风》、《云怎么会动》、《风对人们好还是不好》、《和风做游戏》等活动。

在一次次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鼓励孩子创造不同的玩法,同时根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对游戏材料进行丰富和调整,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得学习经验,从而达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我们强调“生成”的重要性,是因为以往的“预设”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幼儿的自主发展。“生成”是因为幼儿的活动内容及内在需求是经常变化的,活动所产生的信息是一直在更新的,凡是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价值的事件,我们都应该充分利用,而不是为了实施原本预设的目标而置幼儿自主产生的活动而不顾甚至扼杀他们的想法[4]。

(四)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活动成为生成活动的源泉。

“一个考虑周到的生成课程不需要教师去积极的追随儿童表现出来的所有兴趣。[5]”生成课程是幼儿和教师在互动中体现出来的,它是一种开放的、科学的知识观。教师是幼儿生成课程的观察者和追随者,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逐步引导幼儿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自己的内部经验转化为新的知识。

案例四: 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上学年的晨间户外活动自由玩体育器械时,几个孩子发现了影子的变化很有趣。他们蹲下来画起了影子(有的用粉笔画,有的只是手指描画)。很快的吸引了旁边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因此好多小朋友一起都画起了影子轮廓,还模仿了影子轮廓的动作,玩得不亦乐乎。一到上午的户外活动,几个幼儿迫不及待的去寻找晨间户外活动时画下来的影子。但是因为早上的一场雨,把他们描画的影子轮廓给冲洗掉了。他们看起来很沮丧,又重新用粉笔画起了影子,但因为操场地面太湿了,画不了了。

这时,我把小朋友沮丧的样子和继续在地上描画影子的画面用相机拍摄了下来。请孩子们到教室提问他们:“你们刚刚在做什么有趣的事儿呢?请画面中的幼儿来分享交流他发现的事。”经过集中分享交流:“怎么样可以更好的把影子造型保留下来?一个人可以完成吗?”孩子们通过大胆猜测,交流分享讨论得出的结果:可以拿大大的纸张把它们描画下来。

第二天,阳光特别明媚,孩子们一到户外活动时间便拿起纸笔兴奋的在阳光下描画影子轮廓。当幼儿描完影子发现只是描完的画不是很理想。他们经过思考,自己寻找班级美工区的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几个好朋友一起合作丰富作品。有的孩子在涂刷作品的时候,没有先添画五官、衣服,导致画面不够丰富。有的模特觉得站在阳光下做动作,手很酸。

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而是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来交流讨论怎么解决问题。我出示幼儿绘画的作品和几张绘画过程照片,组织讨论:谁来说说你们遇到的困难?怎么解决的?可以怎么解决?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画面更美呢?有的小朋友刚刚在做模特的时候,说他的手可酸了。那除了画影子的造型,还可以用什么其他方式来记录好看的动作?经过讨论,孩子们得到了结果:除了描画阳光下的影子造型,还可以用躺在纸上描画、贴着墙描画。描完轮廓之后,要先画上五官和衣服,再来涂色。可以用笔刷涂色,也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来丰富画面。一讨论完,孩子们就自由分组选择他们所喜欢的形式、喜欢的材料进行创作。

孩子们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在《指南》的艺术领域中提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 [3]。影子如影随形,它蕴涵着一定的教育价值。于是根据孩子们户外活动发现的影子百变的“秘密”,我从影子好看的动作造型作为出发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创造美和分享美,一步步的过渡到对如何把好看的运动造型更有意思的保留下来的表现。由一到多,由易到难,逐步深入,让幼儿看似平凡的活动成为生成课程的来源。

总之,一日活动皆课程,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他们获得发展的最佳途径。传授和传递知识不再是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目的,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要想把游戏与生活、教育自然有趣地融为一体,让课程回归游戏,在游戏中生成课程,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观察发现幼儿的兴趣、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重视幼儿的内在需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尊重幼儿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美]伊丽莎白·琼斯,[美]约翰·尼莫《生成课程》.周欣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华爱华.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谈起[J].幼儿教育,2004(11)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9月.教育部

[4]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冯晓霞.生成课程与预设课程[J].早期教育,2001(8)

论文作者:王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发现孩子们的“真世界”——如何在游戏中生成课程的探究论文_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