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中软土地基危害以及处理方法的思考论文_邓忠海

桥梁中软土地基危害以及处理方法的思考论文_邓忠海

云南展旭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2000

摘要:桥梁隧道施工中受现场实际施工的影响较大,自然因素、地质因素、水文因素等都会对桥梁隧道产生严重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桥梁隧道实际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我国的桥梁隧道构造复杂,存在较多的不可预测性问题,其中软土地基的问题是严重影响我国桥梁隧道施工建设的重要问题。软土地基顾名思义是由软土构成,受实际地下水流的影响和冲击,土质自身存在的稳定性较差。伴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桥梁隧道实际的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而我国的地质环境主要以地粘性土为主,因此研究解决软土地基问题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主要问题。本文将针对桥梁隧道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实际的施工标准进行研究,分析有效桥梁隧道软土施工的技术标准,总结施工经验,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危害;处理方法

1软土地基的形成原因

软土的主要来源是岩石风化产物,由此不难看出软土的主要成分取决于母岩。根据有机物质含量的多少,可以将软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软黏土,有机物质含量少;另一种是泥炭土,有机物质含量多。但是无论是何种类型的软土,其均是在盐水、淡水等地质环境中沉淀而来,而不同的沉积环境,不同的水动力条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软土的特征。

根据软土的不同类型来分析其地基的形成原因。软黏土一般属于淤泥质黏土或淤泥,其多聚集在水运工程浅部地层,在静水环境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经过长期沉淀而形成的;松散粉土和砂土,多指自然沉淀或人工回填的洗砂土、饱和粉砂土、砂质粉土等,在静载作用下这类土的强度比较高,但是在反复作用、波动荷载、机械振动时,极容易引起震陷变形,降低地基的承载能力。

2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产生的危害

2.1桥梁隧道的硬化危害

对于软土地基相关问题处理不当,会导致工程表面出现硬化问题。软土地基缺乏一定的稳定性能,缺少强有力的抗载及抗压能力。此两者劣势是造成桥梁隧道表面出现硬化现象的关键性因素[2]。在普通的工程施工中,对于桥梁隧道的地基施工问题,施工方普遍运用沥青、砂子、石子及水泥等建筑材料作为混凝土的组成成分。若建材缺乏质量,会对混凝土的性能有所影响,致使混凝土缺少稳定性。如若在施工中运用了缺少稳定性的混凝土建材,极易导致施工路面出现大面积的开裂及硬化现象,严重危机工程质量。

2.2桥梁隧道路面沉降危害

软土地基处理是国家交通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流程,如若对其危害性处理不当,会对国民的出行安全造成威胁。对其的处理技术类型丰富,操作流程烦琐,应引起施工单位的重视。当软土地基出现问题,却又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久而久之,会使施工路面出现沉降问题。导致沉降的具体原因如下,软土层下的地表水对其地基具有一定的冲刷力,容易造成软土层土质的流失[3]。因地基下层结构的软土层缺乏厚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地基不稳的问题,此类现象易造成路面沉降。软土地基处理是否合理,是评判桥梁隧道使用年限的首要标准,如若未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引发路面沉降,会极大地缩短桥梁隧道的使用寿命。

3软土地基施工中的技术处理要点

3.1准备工作

任何的工程处理都需要一定的原则和适应范围,软土地基的施工亦是如此。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处理方案,然后再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施工前都会进行准备工作,其主要包括:软土地基地质的勘探及其相应的调查报告,收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基基础等方面的相关资料,然后制定出初步的实施方案,接着根据后期施工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确定最佳的实施方案,最后进行施工方案的实施。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方案的相互对比,分析各个的优势与劣势,尽量做到取长补短,合理利用方案的优势部分,抛弃劣势成分。

3.2夯实处理技术

夯实处理技术是针对软体地基的土质成分而言更合适的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夯实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它通过机械物理的碾压方式对表层的地基土进行充分地压实,后者是利用夯实所产生的巨大的动应力使得土基固化压实。在夯实处理的过程中,要利用重锤从高处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自由落体,从而反复对地基进行夯实工作,以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与硬度。

3.3加载填土施工技术

促使软土沉降,提升地基强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载填土施工技术,从而防止在填土上方或者是紧邻的填土路段发生沉降。在促使地基沉降固结的办法是在地基上方施加压力,降低填充物间的缝隙。除此之外,可以在地基表层铺设一层细砂再覆盖一层不透气的水膜。因此产生真空层来促进地面的沉降。

在加载填土技术施工时,要保证地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先进行填土工作再进行加载工作,填土工作是用水泥土、粗砂、沙壤土等一些透水性好的且承载力较大的土体进行淤泥层的添加。在填土时要避免出现欠挖和超挖等状况。只有让加载填土中保证地基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才能提高软体地基的强度与硬度。

3.4竖井排水技术

竖井排水技术是通过竖向排水井的设置,使得土内的水分得到缓慢的排除,进而孔隙进一步缩小,地基产生固结变形,最后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硬度。其中可以通过在天然土层内增加排水途径,减少排水距离,安装竖向排水管,从而加快地基的固结。这样可以使得地基的沉降提前完成,并且加快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增加,使得地基承载力提升的速度快于施工荷载的增加速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此外,和砂井法一起使用可以加快地基的固结速度。

3.5灌浆处理技术

把液压或气压将固化浆挤进软土地基的缝隙中,从而改善软体地基的性能。在对外部压力的作用下有效克服客观存在的阻力,按照剪切面进入到软土路基的淤泥质土体中,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3.6粉喷桩加固技术

粉喷桩加固技术也称为土桩加固,可以使得深层搅拌加固地基。软体地基具有其自身的软弱性,因此要加强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就必须要增强其硬度。一般情况下,把水泥石灰和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利用特制的机械使得其发挥诸多物理和化学反应,促进软土地基固结为整体性、稳定性和强度以及硬度等良好的地基。粉喷桩是使用粉体状固化剂进行软基搅拌的方法。这种方法最适用于加固不同成因的饱和性的软粘土中。

3.7表层处理法

由于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过高,可以利用排水的途径来进行加固处理。其实施过程为在填土之前,在地表开挖沟槽,引导其排除地下水,从而减少表层的含水程度。例如在四川某地区的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因为天气的原因,雨水偏多,导致了地层的含水量过大,这时就需要使用表层排水法,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言而总之,软土地基处理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重要环节。依据国家规定的施工质量标准,对桥梁隧道的现场环境进行实地勘察,尽可能详细分析出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与挑战,不断找寻加固地基的施工技术,做好各类危害的防护措施,并对其安全与稳定性进行评估。

文章针对软土地基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总结出其具有使桥梁隧道硬化的危害、使桥梁隧道路面沉降的危害等,并提出了砂层垫平技术处理、排水固结技术处理以及挤密技术处理等防危害的施工处理技术,希望能够为其安全问题的改善与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范江.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措施探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7,20(8):84-86.

【2】黄松,薛超.软土地基对桥梁隧道施工产生的危害及处理[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7):152-153.

【3】陈阳,王峻峰.公路桥梁隧道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处理的几点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23).

论文作者:邓忠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桥梁中软土地基危害以及处理方法的思考论文_邓忠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