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基坑支护施工属于临时性工程,它的施工方案是否可靠和施工质量的高低,会给地下室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最直接的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到周围的建筑物以及地下各种设施的施工,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对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施工注意事项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坑支护;质量控制
1 引言
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高层建筑不断兴起,基坑支护技术正不断发展其维护基底稳定的作用,也在不断兴起。在基坑支护和基坑质量控制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可以供大家借鉴的东西。基坑支护主要涉及到基坑周围的环境,近年来,由于土地用的不合理性,导致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的间距逐步缩小,对基坑支护的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主要对从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对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
2 建筑工程影响基坑支护质量控制的主要因素
2.1建筑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和素质不高
在建筑施工时,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当大,因此,基坑支护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问题是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指标,基坑支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是否精湛,综合素质是否高严重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然而,由于聘用的劳动力需求很大,所以技术和质量也存在差别。并且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施工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并不能充分了解有关施工设计的要求,对选用的建筑施工新材料的材质和使用方法了解也不够,甚至对新出现的建筑施工技术完全陌生,其低下的建筑施工技术严重推迟了建筑施工的工程进度,给建筑施工的后续工作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另外,有些技术人员虽然技术很好,但对建筑施工工作的责任心不够,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徇私舞弊,对建筑施工质量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建筑施工管理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
2.2选择土体参数不合理
在基坑支护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所能够承受的土体压力值直接关系要整个结构的安全性,然而工程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施工人员如果想非常精准的计算出土体所承受的压力,对目前的施工技术所处的阶段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在施工现场常备选用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库伦公式;二是朗肯公式。在这中间存在着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及土体的物理参数值的选择上,因为在开挖基坑后,它的内部含水率、内摩擦的角度以及粘聚力属于三个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数值,因而要想精确地计算出工程的支护结构所能够承受的力非常困难。
2.3土体取样不全面
在设计建筑基坑支护前期,要对工程所处区域的土层采取一定量的土体样本拿到试验室进行分析,其目的是准确的了解土体的真实特性,以便于后期基坑支护工程设计能够具备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于开挖基坑的位置,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钻探取样。施工人员在进行钻孔时,孔的大小要适宜,这是为了减少勘探工作量,从而降低施工成本。由于土体在取样时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加上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结构所具有的复杂多变是大自然演变的结果,并非人为因素所能决定的,因此土体取样测量的结构难以全面的呈现土体的真实性也很正常,但是在支护结构设计过程中其施工设计就难以完全满足实际地质情况所要求的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不能与实际受力情况相吻合
二维极限平衡理论是计算支护结构设计的主要理论,但这种理论是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受力具有很大的变化性和复杂性,极限平衡理论不能完全与实际受力情况相吻合。经过实践的研究发现,按照极限平衡理论计算出来的支护结构尽管十分正确且合理,但实际情况中却是屡屡被破坏,而相反有些计算很不准确,具有较低的安全系数,甚至不能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和规范,但是实际应用中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实际受力情况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对土体进行开挖之后,土体的强度会因为时间而不断下降,甚至也会出现变形的可能性,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中国论文网 /2/view-4891546.htm
3 提高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3.1制定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是建筑基坑支护施工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在建筑施工前,制定一份切合实际,周密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开挖基坑土体之前,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复杂的施工项目,并到施工场地积极进行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和分析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于施工的流程,施工环境,每一道程序所选用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都进行讨论和交流,以便制作出的科学合理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符合施工的要求,切合实际,能够更好地对建筑基坑支护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便于施工过程中和后期的技术检测和有效评估,促进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
3.2工程设计采取变形控制的方法
极限平衡理论是一种比较使用且简单的方法,常常用在基坑设计计算之中,并且利用其对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计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在深基坑支护结构当中这种极限平衡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只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强度,却不能满足支护结构刚度的要求。支护结构的变形大小直接影响建筑的施工质量,因此,对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支护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把它的变形程度控制在技术要求和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平面应变以及地面超载的情况,将其对支护结构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3.3改善和通过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计算水平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给建筑工程尤其是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钢板桩以及地连墙支护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并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后,各种新型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也不断的问世,比如双排桩、组合拱帷幕、钢筋混凝土多孔版、土钉以及旋喷土锚等技术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是这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能够有效建立基坑支护结构的计算模型,选取计算简图的方式和技巧以及能够选择科学实际的设计方法仍然是目前设计必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综合性不断加强,主要有受力结构结合水结构,或者是临时型支护结构结合永久型支护结构以及开挖基坑的方式结合支护结构形式等多种方向。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支护结构的受力压力,使得其受力情况更具复杂性,寻找新的方法来计算支护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改善和提高工作迫在眉睫。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决定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从施工管理中着手,充分掌握好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认真处理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龙志武.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7):102-105.
[2] 邹洋.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14):99-104.
[3] 周进发.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措施[J].建筑知识,2017(9):112-113.
[4] 崔广灿,王庆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中的应用分析建筑工程,2014,(1):215-217
论文作者:赵瑛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基坑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