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麻醉的临床研究论文_黄凌鲲,张治明,曾宾,李斌,唐国强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对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中唤醒麻醉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4月到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脑功能区胶质瘤治疗的50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25位患者,观察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唤醒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唤醒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唤醒过程中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的血压、心跳频率和呼吸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唤醒过程中观察组的患者呼吸抑制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唤醒时间消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精神伤害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进行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麻醉对患者的各方面影响较少,值得被广泛使用。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麻醉;临床研究

胶质瘤是神经胶质瘤的简称,并且胶质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肿瘤疾病,通常发病部位在神经外胚层。从当前对于胶质瘤的治疗方式来看,手术治疗方式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中唤醒麻醉技术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对功能正常的神经组织进行保留,对胶质瘤进行最大化的切除措施。

目前使用唤醒的药物较多,如何及时唤醒并让患者更舒适从而能更好的配合手术,提高唤醒的质量是当前临床麻醉的热点。本文将对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麻醉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进行脑功能区胶质瘤治疗的50位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每组25位患者,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有14位,女性患者11位,患者年龄区间为25~45岁,平均年龄为(35.13±4.85)岁;对照组男性患者有16位,女性患者有9位,患者年龄区间为28~46岁,平均年龄为(37.69±5.89)岁。并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术之前的访视

跟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沟通告知麻醉流程和术中患者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项,并事先请心理科医生会诊评估患者的心理,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不良情绪反应提前干预,在患者清醒且患者家属知情并且同意的情况下签署麻醉同意书。

1.2.2麻醉及手术过程

术前,患者严格禁饮禁食12h,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要对其注射5mg托烷司琼,10mg地塞米松及0.01mg/kg长托宁,监测并记录心率(HR),血压(BP)、呼吸(RR)和脉氧饱和度(SpO2),局麻下行颈内静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测压,同时还要监测尿量。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泵注诱导均予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血浆靶浓度4ng/ml,丙泊酚(阿斯利康)4ug/ml靶控输注,待患者意识消失后插入喉罩,同时记录血压、心率及氧饱和度。观察组予右美托咪定0.8ug/kg·h持续时间10分钟后改0.4ug/kg·h,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2ng/ml.对照组予丙泊酚4ug/ml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2ng/ml。根据BIS调整输注剂量。让患者的身体采取头偏向一侧,将头部固定,采用0.25%的罗哌卡麻醉开颅手术一侧的头皮神经,其中包括眶上神经、耳颞神经前、枕小神经、枕大神经,在每个神经的相应部位用药2-3ml,切开颅骨后予含2%利多卡因的棉条贴附于硬脑膜上予以表面麻醉。同时对患者予以唤醒.观察组右美托咪定降至0.1ug/kg·h,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1ng/ml。

对照组丙泊酚减至1.2ug/ml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1ng/ml。

1.3观察指标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手术前以及清醒期间的血压、心跳频率、清醒时间、认知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7.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为单位,比较以卡方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分析数据,若P<0.05,则说明实验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血压、心跳频率的对比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的血压、心跳频率等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备可比性;在手术唤醒麻醉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心跳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清醒时间、认知能力和不良反应对比情况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的认知能力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备可比性;在手术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有2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脑功能区胶质瘤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脑部肿瘤疾病,并且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手术的治疗方式是首选治疗方式,但在手术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即对患者的神经组织切除矛盾。在进行脑功能区胶质瘤的手术过程当中,对胶质瘤的定位情况越精准,对脑功能区的病变部位就会越准确,对病变部位附近的神经组织影响就会越小。通常情况下,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常规麻醉方式来进行脑功能区胶质瘤的切除,非常容易对患者的具有正常功能的神经组织产生损害,容易在手术之后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唤醒麻醉技术、神经功能图像技术、手术过程中的神经电生理定位技术等,已经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了脑功能区胶质瘤的切除手术过程中,并且明显的提高了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的质量。唤醒麻醉因其不但能维持患者充分氧合,平稳血流动力学的麻醉状态,还能给手术过程提供良好的合作状态(无痛、舒适、安静、不动),以及完整的电生理学监测、最佳的脑状况等。已然成为当今临床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高选择性 受体激动剂,不但具有不损害认知功能的特殊镇静作用、温和的镇痛作用、良好的抗应激作用,还能不影响神经电生理监测。完美切合唤醒麻醉要求。瑞芬太尼作为强效 受体,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躁动癫痫发生率低,减量、停药苏醒迅速等优势,成为唤醒麻醉技术最合适的镇痛剂。有研究者认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是唤醒麻醉最理想的组合,能广泛的应用到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本试验发现观察组在手术唤醒麻醉的过程中,收缩压力、平均动脉压力、心跳频率、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认知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有2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上述结果表明,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安全有效的应用到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的唤醒麻醉过程中。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定和常规的丙泊酚麻醉方式相比,不但能减少其他麻醉药的用量、提供稳定的的血流动力学,还能减少对患者认知能力的影响,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的唤醒麻醉过程中有很大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彬荣,赵晖,苏小花,等.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麻醉的临床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14,22(4):914-917

[2]杨明明,李奕男,王在臣,等.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功能区术中唤醒麻醉的影响[J]. 广东医学,2015(10):1592-1594.

[3]查木哈格.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功能区术中唤醒麻醉的影响探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90):11-12

[4]沈娟,刘义鑫. 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合并瑞芬太尼麻醉下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效果的影响[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5):450-452

论文作者:黄凌鲲,张治明,曾宾,李斌,唐国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5

标签:;  ;  ;  ;  ;  ;  ;  ;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中唤醒麻醉的临床研究论文_黄凌鲲,张治明,曾宾,李斌,唐国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