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升起政治经济学的旗帜_政治经济学论文

再次升起政治经济学的旗帜_政治经济学论文

重新举起政治经济学的大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治经济学论文,大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经济学讲话的历史意义

      为了促进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我们从2010年开始举行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报告的研究和发布,今年是第六届。但是今年和以往有些不同,就是大家都知道去年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治经济学发表了重要讲话,之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一些变化。我认为这个讲话有几点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第一,重新举起了政治经济学的大旗。大家知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面政治经济学这个词已经被边缘化了。大家都知道经济学,没有人知道政治经济学,而且当别人问你是干什么的时候,搞政治经济学的人都说我是搞经济学的,没有人好意思讲政治经济学。现在习总书记讲政治经济学,各级干部都讲政治经济学,所以话语体系变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因为我们说名不正则言不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果连旗号都不敢举,名都不敢叫,那政治经济学变成什么了?这是一个变化,所以大家看到媒体上变了,大报纸、大网站都讲政治经济学。

      第二,过去我们讲政治经济学往往是什么呢?许多人认为是意识形态,是政治理论课,搞政经学问的人都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只有马院上政治经济学,在专业领域政治经济学受到很大削弱。这次习总书记的讲话提出来学习政治经济学,指导经济实践。学习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为了把握经济规律,掌握经济分析的方法,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做好经济工作的本领。现在经济学不仅仅是意识形态,更是我们指导经济的方针。这样也就回到了政治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因为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学从古典政治经济学到马克思,再到后来都是同一门科学。“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只是不同的叫法,指的是同一门科学,是指导经济发展的科学。当然,它也有意识形态的属性,但是它就本质来说是经济科学,是研究经济发展的,不是单纯的政治理论课。所以,我们现在定位有了变化。

      第三,提出了两个高瞻远瞩的重要概念:第一个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讲政治经济学学习的时候,突出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讲经济工作的时候,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呢?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大概念,就是中国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这个阶段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含的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讲的是我们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体系。这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都是非常重要的。再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出一个任务,要把我们的经济实践上升为系统的经济学说,这是原来没有的。原来都是讲经济政策、经济理论,现在讲系统的经济学说。中国要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经济学说。此外,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方法、历史发展都有一些重要论述。

      习近平总书记还有一些很重要的论断,比如说在中国指导经济建设的只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可能是别的科学;再如没有离开经济的政治,也没有离开政治的经济等等。总之,这个讲话开辟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一个新时代,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要想让这个学科发展起来,繁荣起来,关键是要做具体的工作,光喊口号是不够的。因为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所以要有完整的理论、学说、概念,解释具体的现实,然后做一系列的工作,通过我们的努力一点点地把政治经济学这个学科发展起来。

      大家都知道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面政治经济学在中国边缘化的情况比较严重,这种状况毫无疑问对我们的事业是极为不利的。我们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如果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部分的政治经济学都没有,那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空话了,这对党和国家的事业都是极大的威胁。抛开这一点不说,从经济学发展来说,现在的主流经济学,大家都一直从各个角度批判它,例如主流经济学所采用的抽象的、脱离实际的、形式化的方法论中的问题及价值观上的问题等等。从学术角度讲,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一种学说,而且一种错误学说一统天下,后果怎么样是很明确的。所以,从学术角度我们也应该把政治经济学发扬光大。当然,我们人民大学更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今天做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年度报告,希望对这个学科的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打造成一个品牌

      我主要是介绍一下这个报告的由来。我们是从2010年开始研究和发布这个报告的,应该说当时做这个事情有两个考虑,一个是刚才我们张宇院长所阐述的我们国家整体形势的需要,另外一个是从我们经济学院的学科建设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人大经济学院的宏观经济报告已经做了很多年,在社会上和学界影响很大。我们政治经济学专业也希望能够有所作为,所以也是借鉴这样一个形式,推出这样一个报告,到今年是第六年。

      首先我想谈谈如何认识当前的学术形势。最近有多个小组在全国高校做调研,调研主要内容就是我们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各个高校的师资队伍情况,以及教学科研情况。应该说我们所了解到的一手材料表明,我们过去对全国高校政治经济学形势的估计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虽然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号召下,特别是在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鼓舞下,我们全国政治经济学的队伍更加活跃了。但是,应该说直到今天为止,全国高校经济学的教育格局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这次我们奔赴一些高校进行调研,得到的情况大体上也跟前几年的情况相比没有什么太大变化。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为在全国高校的经济学院或者经管学院里面,政治经济学队伍已经是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甚至有经济学专业,有经济学硕士点、博士点的一些学院,政治经济学的专业教师人数几乎为零。所以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很严峻。

      虽然我们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但是现在面临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人、没有队伍。实际上我们现在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研究,还有包括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政策的研究都需要人才,可是恰好这么多年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政治经济学队伍后继乏人。所以作为这个专业领域的老师,特别是作为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老师,我们为此感到非常忧虑。怎么办?当然,我们也知道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全国高校的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和专业领域里面一直起到了引领的作用。所以,在这样一个客观背景下,我们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希望能够承担更多的责任,能够在全国高校里面进一步发挥一些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才有了我们这样一个发展报告。这是我们试图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一点贡献的一个形式、一种努力。

      当然,应该说还有其他的形式,大家也都知道我们年前搞的政治经济学高级研修班第一期,我们4月8日有第二期,后面还有第三期。总而言之,抱怨是没有用的,发牢骚是没有用的,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能做点实事就尽量做点实事。而且我们认为当前我国高校经济学不良的格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我们各个高校的政治经济学专业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在各地方政府、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这种在我们看来是一种不太好的格局一定会得到扭转。因为这是由整个世界经济形势以及中国发展的大趋势所决定的。

      所以在这里,我希望今天来参加会议的同学们能够从世界发展的格局,从中国发展的趋势高度来看待我们政治经济学发展的前景。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政治经济学这样一个教学研究队伍里面来。我认为我们的政治经济学,虽然目前还有一些困难,但是应该说是充满了光明前景的。大概在十几年以前,我自己的博客里面的签名就是“我们处在政治经济学复兴的时代”。我认为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一点将会越来越突出。困难是暂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应该说是充满了光明的,这是一个总的趋势。

      当然,谈到客观形势一面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身努力的重要性,事物的发展永远是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辩证作用推动的。在这方面来说,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不能消极无为,而是要积极作为。说实在话,政治经济学长期以来被边缘化,固然有各种复杂的客观原因,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检讨政治经济学本身的教学、科研,各个方面确实存在很多局限性,这是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我们不能把责任都归结为什么阴谋论,也不能把责任都归结为西方经济学,我们自身是有问题的。其中之一就是我们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长期以来,至少有一点是很突出的,就是缺乏规范性。很多人写的政治经济学的文章的确没有文献的梳理,上来只谈自己的观点,也不知道你的问题从哪里来,前人做了哪些研究,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是什么,所以造成大量重复,大量雷同。这种状况必须改变。

      所以,我想我们做这个年度发展报告的重要意义,是在于我们通过连续的发布,连续的研究,能够形成一个历史资料的积累。我们从2010年开始,假以时日,长期做下去,以后我们搞政治经济学的人,特别是中国搞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人,至少应该参考一下这个报告,看看同样的问题从2010年开始,每一年哪些学者有哪些推进。学术发展是有规律的,有历史继承性的。这是我们这个研究报告非常重要的意义所在。

      当然,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每年都有新的变化,而且涉及各个方面,所以我们这个报告历来主张有主线、有重点,而不是力求面面俱到。今天大家可能也会了解到我们选了七个主题,实际上过去一年我们政治经济学学者写的文章远远不止这七个方面,但是我们是根据当前我们国家发展和学术发展的特点,概括出的若干重点内容,突出了重点。

      实事求是地讲,虽然报告发布六年了,但是总体上来说我们这个研究报告的水平、质量,应该说还只是初级的,我们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如何做好我们这样一个发展报告,如何能够使这个报告在学术发展,甚至国家政策制定方面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就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关于这个问题,我简单提几条与大家一起研讨。

      第一,我觉得必须进一步提高这一工作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学发展和创新重大意义的认识。我们这个报告绝不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应该让它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还应该进一步重视这个工作,重视这个工作产生的效果。

      第二,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这个工作的领导,加大对这个工作的支持力度。当初我提出来说一定要把它打造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个品牌,甚至是一个名牌。到现在为止,我们不能说它已经是一个品牌,顶多算一个产品,或者说是有这个牌子,但是还说不上是品牌。但是,我觉得我们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如果我们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它也可能成为我们学科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成为一个亮点。

      第三,当然也包括我本人在内,我们政治经济学专业一些年龄比较长的老师,在这个工作里面恐怕还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研究报告的计划性、动态性和时效性。确实因为大家平时很忙,所以每年报告的启动工作,现在看来都是有一点点晚。我建议以后每年从一开始,报告就加强组织,就开始有专门的分工,然后针对我们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学的新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搜集,进行归纳。这样可能做起来会更加全面一点。

      第四,还要进一步考虑把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这个研究报告的编制、编写和我们的学生培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虽然我们一直有硕士生、博士生参与,但是我觉得在这个方面还不够。我们应该不仅仅让学生干点活,而是应该思考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参与这个研究报告的工作,使之成为培养方式的一部分。从这个方面来讲,我认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第五,从研究报告质量上来说,我觉得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资料的汇编、文献的综述特点比较鲜明,但是研究性还不够。我们不仅仅是一个资料汇编,它是一个报告,这个报告不仅仅是信息的报告,更重要的是要报告我们对信息的理解,从这点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一点意识,既要述还要评,要加强评论的部分,加强这个报告在未来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当中的引领作用。这方面需要花很大功夫。

      做好《政治经济学评论》引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这份报告我是前天夜里才拿到文稿的。我昨天晚上花了两个小时做了一些统计分析。在发表感想之前,我先说一下统计分析的结果。

      整个报告分成七个专题,其中两个专题主要是以专著和报纸上的文章为主,这两个专题排除在统计之外。为什么做这个统计呢?刚才各位老师说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表论文、评职称越来越困难,我做这个统计的目的就是看一看到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和学术在去年这一年是一个怎么样的水平,有哪些杂志、哪些作者、哪些读者群还在继续坚持顽强奋斗。

      第一个专题共引用了41篇文章,引用发表两篇以上的杂志是《当代经济研究》(7篇)、《政治经济学评论》(5篇)、《马克思主义研究》(4篇)、《马克思主义与现实》(4篇)、《上海财经大学学报》(4篇)、《教学与研究》(3篇)、《经济学动态》(2篇)、《经济学家》(2篇)、《学术月刊》(2篇)、《改革与战略》(2篇)等。从被引用的两篇以上的杂志来看,基本上这些杂志依然在顽强地进行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宣传和普及推广工作,特别是《当代经济研究》《政治经济学评论》《马克思主义研究》等一些杂志成绩突出。

      第二个专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共引用了11篇论文,去掉2016年第一期《政治经济学评论》发表的5篇,实际上引用了《政治经济学评论》发表的4篇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1篇,还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的1篇。

      第四个专题是国有企业改革。这一部分总共是引用了36篇,其中《政治经济学评论》14篇,《当代经济研究》3篇,《经济纵横》3篇,《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3篇,《马克思主义研究》2篇、《红旗文稿》2篇。从中可以发现,发表关于现实重大问题的研究的杂志,和第一个专题的杂志基本一致。

      第六个专题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这一部分总共引用了31篇,其中《政治经济学评论》12篇,《当代经济研究》7篇,《教学与研究》6篇,《马克思主义研究》4篇。所以从中可以发现这几家杂志无论是在重大理论问题上还是在重大现实问题上,或者是在政治经济状况的实证分析上,一直在坚持发表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的文章。

      第七个专题是当代资本主义研究。这一部分总共引用了28篇文章,其中《马克思主义研究》5篇,《国外理论动态》5篇,《政治经济学评论》4篇,《马克思主义与现实》3篇,其他杂志都是1篇。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整个报告对2015年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学术研究、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做了全面归纳与分析,研究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世界政治经济学分析、资本主义在当代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对各部分相关内容的有关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以及理论创新与学术发展趋势做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评述比较恰当中肯,全面深刻地刻画了本年度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研究水准。报告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某些理论发展与创新的背景和实质,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理论层面上的丰富、发展与创新。总的来说,报告研究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内容比较丰富,问题意识也非常明确和到位,理论依据准确,分类归纳也比较科学和完整。前五年的年度报告我在阅读的时候还有一些范围比较散的感觉,这次感觉更加集中,报告更加明确地做了一些专题的分类归纳,对一些重大问题做了明确论述和总结。叙述准确,集中代表和体现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水准和理论水平。整个报告从团队成员建设和构成上面来看,也是弥补了前几届只是有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相关老师和学生参与的缺憾。这次吸收了校外的很多年轻精英,所以报告评论的范围也扩展了,研究阐释的深度与理论水平也提高了。

      作为《政治经济学评论》杂志的一个忠实读者,我想说一些真实的心里话。我觉得是不是在某几个方面,《政治经济学评论》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引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第一,是不是可以从经济学的历史、理论、现状分析和政策上,拓展和扩大发稿的数量和范围?第二,从对某一个问题的国内外的正反双方的意见和观点的立场上,是不是可以增大发稿的数量?发表不同观点论文以引起学术争论,通过争论提高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学术水准,引领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第三,编辑部作为全国最高水准的学术团队,或者本刊作为最好的杂志之一,是不是可以提前一年发布一些公告,对某一些理论问题需要进行专题讨论的,做一个公示或者公告,让大家有所准备?刚才邱老师已经说了,大量作者都是拍脑袋在写文章,已有的研究、已有的文献、已有的研究结论是什么都没有。如果有两三个月搜集文献,两三个月阅读以后再写作,则发表出来的论文,是不是能够提高整个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术水准?第四,像《政治经济学评论》这样的杂志能对国内有争论的一些理论问题或者重大的现实问题,能不能以编辑部评论这样的名义做一些评述,或者召开一些专题研讨会,站在政治经济学学术研究的前沿上,引领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刚才有两位老师讲到了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不断地被中国政治经济学引入和发展,所以我有一些想法。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新的,比如今年这个报告里面有激进政治经济学、社会积累结构学派、生态马克思主义、调节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在各个领域展现它的魅力和技巧。但是,我对激进政治经济学一直有一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想和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就是激进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资本论》的劳动价值论之间有差异和区别吗?

      提出生产的技术条件和工资决定利润率和生产价格后,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只能在单一生产过程和单一产品产出的假定下才能成立。一旦失去这两个假设,一旦引进多种生产技术可选用的条件和多种产品产出的条件,特别是引进固定资本存在这个条件时,劳动价值论这条弯路或者是走不通,或者是被迫对原来的价值定义做修改。但是想起我以前学习的时候看到的本·法因教授的话:新李嘉图主义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将价值的计算建立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之上。如果把用来生产这一商品的包含在物质投入中的死劳动量和直接的活劳动量加总在一块,可以通过对这些价值方程式求解来得到生产某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从而就得出了新李嘉图主义的价值概念。简单说来,这种价值只是所包含的劳动时间的一种量度。

      伊藤诚教授在80年代末的时候也说过,因为斯拉法是直接从投入产出技术体系(物量)中引出各种商品的均衡价格体系的,并不着重分析马克思从李嘉图继承发展的劳动价值论,所以斯拉法的信徒也发生了分化,虽然有一部分人的主张接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但另一部分人则对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持反对态度。斯蒂德曼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在《斯拉法之后的马克思》一书中完全接受了斯拉法的理论,认为既然均衡价格和利润率可以直接从投入产出技术体系(物量)中推出,那就不必从各种商品的物量体系计算其价值量,并且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有难处,所以劳动价值论是难以支持的。这种批判又同资产阶级经济学正统学派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森岛通夫等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挑起了70年代以来新古典学派、新李嘉图学派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关于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问题的新论争。

      这两位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大家,所以他们的话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警惕?这是我个人的想法,谢谢大家。

      反思中国经济学教学 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上午好!非常荣幸参加这个发布会。这个报告坚持了六年,一年比一年做得好。作为一个读者,非常感谢人大经院课题组每年给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和学生贡献的大餐!

      今年的报告有很多亮点,值得我们仔细研读和吸收。此外,我提一点建议,明年的报告可否把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单独成篇,因为这个报告的标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报告,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放在里面感觉有点不太合适,而且与前面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部分有重复。所以我建议从明年开始同时发布一个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报告和一个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报告,双报告同时发布!

      另外,去年《每月评论》杂志7、8月份合刊里有关于帝国主义的一组文章,值得我们关注。今年是列宁写作《帝国主义论》100周年,可以这么说,我们目前为止还没有走出列宁的目光,还在他的视野里。

      前两天我们到南方调研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情况。说实话,我们原来就知道情况不太好,但是真没有想到这么不好。很多学校,包括非常著名的高校,事实上已经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者“再生产”能力,培养不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博士了,将来这方面的师资只能从别的学校引进。相反,西方经济学很盛行,大家都觉得西方经济学是科学、是基础,甚至是管理学的基础。要削减课程的时候,政治经济学课程往往“可有可无”,而西方经济学是“科学”,是必须要学的。

      究竟是不是这样?我想给大家推荐几篇文章。一篇文章是十多年之前的,台湾学者黄世鑫写的一篇文章《经济学:社会科学的女皇?——杜鹃窝里的真实》,引用了大量西方文献,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西方经济学恐怕远远谈不上科学;第二,他引用美国著名学者的说法,指出包括美国在内的经济学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最多可以算是训练。

      还有一篇文章是陈岱孙先生写的。不知道年轻同学是不是听说过陈岱老,他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学界泰斗,1927年从哈佛大学博士毕业回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一直研究西方经济学,新中国成立以后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主要从事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研究。他199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对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特别指出,当前我国学界存在一种错误倾向,就是过度推崇西方经济学,而且明确指出这种倾向发展下去可能带来两个后果:第一,可能会毒害青年的心灵;第二,可能误导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而这两者都有可能给我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犯颠覆性的错误。关于毒害青年的心灵,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2013年1月号的《心理学进展》杂志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学经济学降低人际信任?经济类专业学习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三位作者调查了财经类和非财经类专业大一新生和大三学生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发现两类学生中的大一新生对他人的信任程度没有明显差别,但是到大三的时候,财经类专业学生对他人的信任程度要显著低于非财经专业学生。其原因可能是天天学经济,天天学习思考人都是自私的、理性的等假设;既然人都是自私的,我凭什么信任你?国外也有相关研究,虽然也有争论,但总体而言大家认为学(西方)经济学可能会改变人们的信念,变得更加自私。

      另外一篇文章是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原所长余永定先生写的,题目叫做《纪念浦山》。浦山先生,原名叫浦寿山,是熊彼特的学生,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是他的老朋友,克莱因曾经撰文说:“我上学的时候,就一直认为浦寿山是当时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生中最优秀的一个。”浦山先生的博士论文做得非常好,被很多人引用。余永定老师做浦山先生的学生的时候,就听说他的博士论文非常好,多次请求看看他的博士论文。大家猜猜浦山先生是怎么评价自己当年的博士论文,而且是被后人推崇的博士论文的?他总是说,那些是“rubbish”,不值一读。

      最后向在座的同学们说几句。西方经济学指导美国经济政策,在欧洲指导欧洲的经济政策,我问大家一下,2008年到今天八年了,上一轮全球经济危机是不是已经完全过去了?西方国家是否在西方经济学指导下走出了经济危机,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任何一个对真实情况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不仅没有走出来,而且其经济矛盾在不断深化,在向社会矛盾、政治矛盾方向不断演化。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特朗普这样极端的人居然有可能被选为总统,至少是总统候选人,这就是政治“极化”——老百姓越来越不相信主流派那一套说法和做法。

      所以今天我们更要反思一下中国的经济学该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和研究,党政干部要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提的非常及时。关键是下一步如何落实中央领导的精神,如何发展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如何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解读“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视角

      我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老师王生升,也是人大经济学院毕业的学生。今天来参加这个大会,内心非常自豪。人大经济学院有着悠久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研传统,一直是我国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阵地。每年发布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们经济学院在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的综合实力。与往年相比,2015年度的发展报告有一个更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学以致用,即用好政治经济学以分析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过程。年度报告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国有企业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中国经济改革实践的内在逻辑和历史方向。当然,正如其他老师点评的那样,如果报告能以梳理和分析为基础,加大篇幅予以评论,那么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未来研究将会发挥更好的指引作用。

      在这里,我想简单谈一下用好政治经济学的问题。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总结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分析这个过程中我们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学家们应当肩负起来的重大理论任务。只有完成这个理论任务,我们才能有效化解各种错误思潮对中国改革发展道路的歪曲解读和消极影响;只有完成这个理论任务,我们才能真正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当然,要完成这一理论任务,前提是我们必须学好政治经济学,必须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原则,在此基础上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内容。

      在今年的政治经济学年度报告中,提到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我就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例,谈一下有关用好政治经济学的个人体会。

      自从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已经有很多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比如,有些学者从美国霸权衰落和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角度进行解读,有些学者则从国内经济新常态与对外开放关系的角度进行解读,等等,并由此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战略和政策建议。在我看来,由于缺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有力支撑,这些理论解读及相应的建议往往缺乏历史的方向感,而这恰恰是中国“一带一路”区别于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关键所在。

      很多上述理论解读,实际上是照搬了沃勒斯坦、阿瑞吉等学者的世界体系理论,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周期性结构变迁出发,解读中国的崛起及新近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尽管世界体系理论被很多人视为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但实际上,这个理论流派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展示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运动规律,并未构成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的核心。正是由于缺乏这种基于辩证唯物史观的规律性原理,我们在沃勒斯坦所展示的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重矛盾中,在阿瑞吉所展示的从物质扩张阶段到金融扩张阶段的历史变迁中,依旧无法辨识出当前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走向。也就是说,由于缺少了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规律,因此世界体系理论仍然停留于现象描述和分类概况的阶段,人们从中难以发现当代世界体系的历史发展趋向。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改造和发展现有的世界体系理论,才能对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规律性认识,这正是我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者的优势。也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才能完成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性超越,才能从这种超越出发正确解读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简而言之,“一带一路”战略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内从边缘到中心的跳跃,而是对“资本主义体系积累周期”的超越,是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造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伟大尝试。要完成这种历史性超越,“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基本原则,更要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如国有经济的效率和公平优势、“有为”国家的经济管理优势等。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更要根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要求规范和改造资本,使之服务于世界各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决产能过剩、贫困差距扩大等深层次矛盾,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各方的可持续发展。

      显然,对“一带一路”战略的上述理解,只能依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所以,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方法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推进,具有至关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值得在座的各位同志共同努力奋斗!

      政治经济学在日本的发展现状与未来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的教师,生升老师是我的同僚和前辈。我们院有一个经济学研究所,经济学研究所不少老师是搞政治经济学的,而且我们搞的政治经济学基本接近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正统学派多一点。我从日本留学回来,我们搞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而且比较侧重政治经济学的数学化,但我们搞的政治经济学的数学化与西方经济学的计量加回归的方法不同,我们做的数学化有一个侧重点,就是所做的数学模型是有经济思想的数学模型,而不是简单的诸如西方经济学里面的计量加回归,我个人觉得计量加回归就像让学生做数学练习题一样。

      我们政治经济学在日本有一个数理政治经济学派,有不少同学应该都熟悉,因为有很多代表人物,在鼎盛时期,他们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文章挤入了国际顶级的期刊,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大家知道在数理政治经济学领域里有三位非常有名的日本经济学家,越村信三郎、置盐信雄、森岛通夫。越村信三郎用矩阵理论,当中还有簿记的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矩阵理论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另外一位置盐信雄大家知道有一个定理就是以置盐命名的。我们国内的讨论觉得置盐信雄的理论是反对了马克思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我在日本待的时间比较长,跟他的弟子们也比较熟,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动机其实并不是为了去反对马克思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置盐定理是一个静态定理,他说的是短期内成本节约型的技术变革会对利润率有一个拉升作用,但未必就是长期的趋势,这种利润率的短期上升并不会阻碍长期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这个趋势。我们看到包括欧美和日本数据,可以发现哪些年当中会有一个利润率上升的波动,但是你看这个波动,它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只是在某一个节点。关于置盐定理,我自己也和国内一些青年学者做了一些方面的研究,比如说置盐定理和马克思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实从我们的研究来看,他是否真的反对了马克思的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我认为未必如此,我们通过数学可以证明,其实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有上升的可能,也有下降的可能。如果想用置盐定理本身的前提假设来反驳置盐定理,其实难度很大,对置盐定理的合理性问题已经讨论了近半个世纪,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经济学家能站在置盐定理本身的前提假设下成功反驳置盐定理的,当然如果真做出来也是一个很大的理论贡献。

      刚才薛宇峰老师还提到了两位日本学者,大西广和吉原直毅,吉原做的主要是凸锥经济下的剥削理论,但由于结论欠妥,比如说弄到最后连香蕉也能剥削了,导致他的理论在日本基本没有追随者,而略显孤单。大西广从京都大学转到庆应大学,他自称创立了马克思一大西最优经济增长理论,其实就是新古典和马克思的东西“一锅炖”。大家知道大西广在国内比较活跃,知名度也比较高。但是我们要看他们的理论核心是什么,出发点在哪?有没有违背马克思的核心思想?大家只要仔细地研读他们的文章自然会得出结论。

      话说回来,日本目前整个政治经济学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界处于一种很严重的青黄不接状态,其实很多国外的大学也处于类似的状态,清华马院安东老师那边有位渡边教授,以前是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部的学部长,他来中国赴任之前经常去参加有着50年历史的日本垄断研究会,我问这个研究会现在都有什么人?渡边教授说他已经过60岁了,每次参会的时候他发现他在与会者里面算是最年轻的。去年我介绍了我们经济所一位本科生去日本做短期访学,他在那边非常“抢手”,像他这个年龄的在日本政经学界已经很罕见了,日本的很多政经学者其实非常愿意跟国内青年学者交流,因为他们所积淀的理论和经验很多,但是没有办法传承下去,现在断了不只是一个“档”,而是两个“档”,所以很多日本政经学者都很羡慕中国,他们很多人认为从学术上来讲,以后在国际上能够引领政治经济学界的人可能就在中国。

标签:;  ;  ;  ;  

再次升起政治经济学的旗帜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