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文_陈利

反腐倡廉: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文_陈利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102

摘要:文章以“反腐倡廉: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为题目,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首先论述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性,接下来从“科学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权力运行的公开与透明、廉政风险预警与防控、科技创新与权力制约监督”四个方面探索加强权力的制约与监督的思路与举措。

关键词:权力制约与监督;科学结构与机制;公开;透明;预警;防控;科技创新;公众参与

反腐倡廉: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是事关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课题。党的十八大和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都明确提出了加强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任务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制度建设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权力制约监督是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核心。由此可见,权力制约监督机制的建设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下面从以下提出四方面可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的举措。

一、构建科学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

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行政权力结构是否科学,主要在于其本身的配置是否合理。也就是要通过在决策、执行以及监督问题上采取适当分解,由不同行政部门相对独立行使,使得部门间的权力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分工合作模式,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执行的高效性以及监督的有力性。在实际工作之中,最容易出现腐败问题的是行政权力执行这一环节,由于行政主体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容易出现官官相护,行政部门内外勾结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行政人员作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人,难免也会追求自己的利益。在进行一切活动的时候,会以个人经济利益作为出发点;其次,资源的有限性。人类进行的社会生活,都是以获取资源或分配、占有作为目的,这样避免不了一些人因为物质诱惑而贪污受贿。最后,行政权力的性质所致。虽然说行政权力的本源是属于人民的,任何行政权力的行使都必须受到人民的认可和授予,但在提供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同时,社会福利的完善与否也直接影响着行政权力的合理与否。

所以建立健全行政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是防止权力滥用的重要保证。抓好党内权力结构的科学配置,实现执政党和政府机关之间的科学分权,避免权力过分集中。比如从规范动议权、提名权、决策权等用人权力入手,积极推行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差额选举等制度,探索建立干部退出常态机制,形成较为配套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效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权力公开与透明运行

权利的公开与透明是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前提,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在工作中做到:凡不涉及国家机密、在政务工作中运用职权办理与群众、企业和社会其他方面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均要在一定范围内采取适当方式,面向广大群众、企业和社会公开;涉及人、财、物的重大事项、敏感问题等内部事务都应该以规定形式向全局干部职工公开,大力推进阳光政府建设,强化权力的公开运行,确保公权力服务于公共利益。

位于北欧的芬兰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公务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在今天的芬兰极为罕见。但是在芬兰历史上官员腐败问题也曾一度成为畅销报纸的头条。而现在,芬兰却成为世界上最清廉的国家。究其原因是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深入人心的廉洁文化的影响。在芬兰,透明和公开是政府的一个主要原则。公共部门的一切都要公开,自觉接受市民和媒体的监督。政府档案馆以及公共部门的所有档案材料不仅对专家和研究人员开放,同时也对新闻界和公众开放。公民在需要时可以通过这一途径了解政府部门的有关情况,从而有效地防止政府部门产生腐败现象。社会的透明程度很高,任何人都不能开匿名账户,税收当局有权了解全国所有账户的情况。每个公民和团体的收入及财产,每年都要在纳税表上公布,任何人都可以到税务部门查询某人或某团体的收入及财产情况。据相关资料统计,1985年至1992年间,芬兰只有25起贿赂案。近10年来,芬兰官员受贿案例是世界各国最少的。

三、加强廉政风险预警防控

在全面查找腐败风险点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原则界定风险等级,根据不同风险级别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检查考核办法,采取前期预警、中期防控、后期考核修正等措施,依托预警、防控、考核、修正四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机制,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管理体系。

根据廉政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及时化解廉政风险。纪检部门要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对当事人发出廉政风险预警函,提出整改要求:对干部个人,采取谈心疏导、批评教育、信访约谈、发函询问、诫勉谈话等方式进行预警处置;对部门,采取对责任领导诫勉谈话、发送纪检监察建议书、责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限期整改等方式进行预警处置;对新发现的廉政风险,责成有关部门和个人及时制定防范措施。

建立预警处置结果回告制度。有关单位和个人接到预警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对廉政风险成因进行剖析,制定整改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回告纪检部门。

建立廉政风险预警处置督查制度。纪检部门要负责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监控,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和个人及时督导。对高风险单位、高风险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每年至少抽查一次。

建立预警处置情况通报制度。纪检部门要将实施预警处置的重要个案和综合情况,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

四、发挥科技创新在加强权力制约监督中的优势

随着旧媒体时代公众与政府间信息不对称关系向新媒体时代信息的日益对称逐渐过渡,传统权力的使用将面临着即时、多维和民主通信环境的严峻挑战。腐败案例可以通过网络来传播,公众随时可以通过网络读取,当然权利监督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可以多媒介公开化。科技在廉政建设的监督与制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其中有90.1%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网民每天通过新闻评论、论坛、博客等渠道发表的言论超过千万条,涉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可以说互联网已成为新时期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窗口实现反腐建设工作,实现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比如建设业务管理平台、电子监察平台和制度保障平台,构建网上审批、网上执法反馈、网上公共服务、网上公共资源交易、网上监督等,实现政策阳光化。

2010年3月,四川省巴市巴州区白庙乡在网上详细公示了该年度1月、2月的公务费用开支。除各部门预算公开外,甚至党政机关购买矿泉水等公务接待支出,都悉数公布,被网民称为“全裸”乡政府。

参考文献:

[1]《2005全球腐败排行榜》

[2]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论文作者:陈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6

标签:;  ;  ;  ;  ;  ;  ;  ;  

反腐倡廉:加强权力制约与监督论文_陈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