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复习教学论文_赵晓梅

浅谈历史复习教学论文_赵晓梅

河南省安阳市第五中学赵晓梅

初中历史的教学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而在整个初中阶段,九年级历史教学又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它不但是对七、八年级知识的一个递进,而且更重要的是面对整个初中阶段的复习。这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对复习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本文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做到构建历史知识网络,培养应试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历史成绩目的。

初中历史激发兴趣科学训练初中历史的教学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复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诸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遗忘率高,理解、迁移、应用能力差,不易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内容多、时间少等困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复习变得具有针对性,并突出重点,明确方向。下面,我就对九年级历史复习如何运用复习策略谈几点看法:1 科学的导入复习导入属于历史课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导人法,它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而知新,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这种导人法往往缺少趣味性,但是历史课是时间连贯性很强的课程,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利用复习旧课而引人新课,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联系,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如学习夏、商、周历史时,用暴君的残暴统治衔接导人效果会更好。夏莱的昏庸,商封的残忍,周厉王的专制,其结果是毁灭了一代王朝,直接或间接促使了新王朝的建立,这样的衔接,前后照应,过渡自然,使学生容易从以前的知识中转人即将学习的课堂上来。

2 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情感有些学生认为,历史是开卷考试,复习不复习差不多,到时候翻书找答案就行了。这种错误的想法如不及时纠正,教学工作就很难开展,教学质量就很难提高。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的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的初三历史教师的认为自己教学任务重,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学生沟通,这是不行的。师生之间要架起一座和谐的桥梁,它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想什么,需要什么。教师要在生活中关心他们,教学中以自身的知识魅力、言谈举止吸引他们,感染他们,让学生喜欢历史教师,从而乐于学习你所教的科目。

3 利用多媒体,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具有很强时间性和空间性,对于中学生而言,平面的讲述往往很难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在上新课前,适当地播放与讲授的内容有关的影片,通过直观的、生动的画面再现“史实”,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某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或事件,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情绪,还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时,我们就可以从描述“宋氏三姐妹”中的一个情节人手导人新课,收到很好的效果。老师可以提出如下话题:“看过电视剧《宋氏三姐妹》的同学不知道注意了没有,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孙中山拿了一幅画给宋耀如等人看,诸人看了感慨万分,义愤填膺。这是一幅什么画?为什么会引起他们的愤慨?”接着告诉学生,这是一幅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画,这幅画就是教材中的《时局图》,再由讲解该图转人新课的学习。

4 科学训练,培养应试能力研究中考命题方向,科学训练,对我们有效组织历史复习是非常有用的。纵观近几年的历史中考命题,无外乎这样几种题型: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课改以后,命题开始变得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考查的内容,突出考查学科的重点主干知识,并严格按照考试标准进行命题。不仅侧重考查识记和理解,也侧重对运用能力的考查,值得注意的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考查,也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而逐步加强。

科学有效的训练可以把上面所讲的一切落实到实处。但训练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训练题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

5 构建历史知识网络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初中世界历史教学能力培养部分中明确规定:学生应在阅读教科书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编出提纲。实际就是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结构。历史学科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知识多,且跨越的空间大,要让学生在紧张的复习中能较快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网纲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如复习中国近代史,要抓住两条线索来理清知识网络:一是列强侵华屈辱史,另一条是中华民族反抗的斗争史。将知识点理顺、理清,学生就不会再孤立地记忆知识点,而是靠比较、联想等记忆法,来提高复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

6 加强解题方法的训练,特别是对分析题的指导开卷考试的试题分为填空、改错、析图题、材料分析题、活动探究题五大类型。填空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做这种题要求学生将历史基础知识记牢、记准,不要麻痹大意;改错题的训练一是注意平时易出差错的地方,二是指导学生理解考题的原意,要瞻前顾后,顺理成章;析图题、材料分析题、活动探究题这三种题型是着重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运孱的能力。由于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不强,分析能力较弱,一做材料题就不知所措,我就指导学生分三步走:第一步,读出材料中的历史信息,包括材料的出处也不能放过;第二步,联想与材料中出现的时间、历史事件相关的知识点;第三步,解题,依据题目要求,组织语言有层次地回答。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大大提高。

总之,初中历史的教学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我相信,结合自己学校和学生实际,科学有效的制定好复习应试策略,对提高历史复习效率,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以上是我个人的几点粗略看法;其实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没有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还不适应等种种问题,希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论文作者:赵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浅谈历史复习教学论文_赵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