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苗凤玲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苗凤玲

苗凤玲

(寿光市立医院262700)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分析,采用降压和降低血糖的药物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1%,研究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因此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高血压;糖尿病;中西医;临床治疗;分析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023-01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其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远高于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或无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疾病,糖尿病对患者心脑等器官具有一定的损害。因而必须加强对疾病的治疗,其中降压是治疗的关键。本文就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不同的用药方式,以寻求最理想的用药方式,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该院收治的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 例,男49 例,女31 例,年龄在40-8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9±2.1)岁,其中超过60岁的患者58 例。所有患者均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并发,21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8例患者心肾功能不全。

1.2 治疗方法

1.2.1 对患者给予抗高血压的治疗给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30~60mg,1 次/d;给患者服用依那普利片10~20mg,2 次/d;给患者服用氢氯噻嗪片25mg,1次/d。

1.2.2 对患者给予抗糖尿病的治疗给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片0.25~0.5g,3次/d;给患者服用格列齐特片40mg/d,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增加药量,每天按160~320mg递增,每天分3次来进行口服;待患者的病情稳定以后,每天给患者服用80mg。每天给患者服用罗格列酮2mg,每天服用2 次。以上的这些药物,每天要对患者的尿糖测试以后,再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进行剂量的调整。

1.2.3 采用胰岛素来对患者给予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其中有4 例患者进行了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采用胰岛素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在饭前对患者的尿糖进行测试,每增加一个+,给患者使用的胰岛素要相应的增加4U。

1.2.4 对患者的其他方面给予治疗给患者进行胆固醇的降低和血脂降低的治疗等,可以采用肠溶阿斯匹林等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临床疗效标准按照心血管疾病药物指导标准对两组患者用药效果进行评估,显效:用药后,患者舒张压降低了≥10mmHg,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降低了≥20mmHg;有效:收缩压降低了<10mmHg,且恢复到正常水平,或者降低了10~19mmHg;无效: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无显著变化。

1.4 资料收集与统计

治疗中,平均每天记录一次血糖与血压变化,在治疗三个月后进行血压和血糖的控制比较。采集数据采用软件SPSS14.0 进行统计处理,对于数据的处理以(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变化经过临床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等均有所降低,而HDL-C则有所提高,但是研究组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压和血糖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8 例患者出现轻微的腹痛、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无严重低血糖反应和血管异常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3 讨论

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现象。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要同时考虑到降压和降糖,避免患者产生一些并发症情况。临床研究证实,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糖尿病病人血管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敏感;糖尿病易引起肾脏损害,肾脏受损害后可使血压升高,造成高血压,此外,由于病人血糖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也极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既要控制血糖,也要控制血压,尤其是已经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不仅是保护肾脏的关键,也是防止糖尿病眼病加重的手段。该研究中通过采用降压和降低血糖的药物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降压药物采用ACEI+CCB联合的方式,ACEI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产生降压效果,其作用机理为抑制循环和组织中的RAS,减少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并增加扩血管性前列腺素和缓激肽的形成;CCB 可以选择性抑制经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和Ca2+进入细胞内,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并减少末梢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种能抑制糖苷键形成的含氮类化合物,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有磺酰脲类、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等,能够明显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μ 细胞功能,实现对血糖的长期控制,并能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用药治疗过程中采取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等措施,效果更为显著。两种药物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能够对患者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患者肾脏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增强药物降压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替米沙坦组相比,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组临床指标改善状况较优,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率较低,是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理想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昱,仝小林,刘素宾.中医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的现状与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07:5.

[2] 刘鹏珍.2型糖尿病临床路径管理效果及其变异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

[3] 慕淑珍.实施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15:3056.

论文作者:苗凤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4年第12期(下)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6

标签:;  ;  ;  ;  ;  ;  ;  ;  

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苗凤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