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铁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有必要对浅埋暗挖法技术的应用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并采取最优化的实施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地铁建设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浅埋暗挖法相关内容,并研究了其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了其施工技术安全控制要点,望该课题的研究,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够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浅埋暗挖法;地铁;建设;应用
1前言
在地铁建设工作中,浅埋暗挖法技术的应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如何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保证顺利进行,备受业内人士关注。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先进理念,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个人的几点认识。
2浅埋暗挖法概述
2.1浅埋暗挖法的施工原理
浅埋暗挖法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对于保证和提升隧道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果具有良好的意义和作用。浅埋暗挖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围岩的自稳能力,充分应用多种方式进行支护,常用的设备主要是锚杆、管棚、格栅、网喷混凝土等多方面,同时还需要及时的回填注浆,使其能和围岩形成相应的支护体系。在使用浅埋暗挖法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控量测工作,及时把握到支护体系的全面受力和变化效果,积极使用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式,保证围岩本身的稳定性,使用二衬支护的方式,能够促进隧洞施工工作的有效完成。
2.2浅埋暗挖法施工的主要原则
积极使用浅埋暗挖法,能够有效为地铁施工建设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和条件,促进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整体的施工效果。通常情况下,地铁施工建设工程中使用浅埋暗挖法,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从地层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积极采用合适的开挖方法,如果地面本身的断面较大,或者是地层本身的条件较差,需要积极使用到台阶法、中导洞法以及CRD方法等,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需要选择到合适的辅助工法,如果这些工法实施之后,仍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使用大断面开挖的方法将会有效保障施工质量。
2.3浅埋暗挖法的施工步骤
浅埋暗挖法沿用了新奥法(NATM)的基本原理,在新奥法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浅埋暗挖法的施工控制要点是“勤测量、快封闭、强支护、短进尺、管超前、严注浆”。先将钢管打入地层,然后注入水泥或化学浆液,加固地层。在采用浅埋暗挖法前,必须要确保开挖面土体稳定。加固完地层之后,用短进尺实施开挖工作。一般0.5米-1.0米左右一循环,之后就可以做初期支护。地下防水工作合理有效处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塌方现象,是其它施工工作的基础。随即做好第二次支护,常规条件下,用砼(混凝土)进行灌注,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要要先进行绑扎钢筋施工再进行混凝土灌注的。
3浅埋暗挖法技术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要点
3.1竖井施工。在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的操作过程中,竖井施工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适合于当前很多城市的运行需求,能够在避免影响交通运行,降低地下管线干扰的前提下,提升施工效率。竖井施工操作主要涉及到了竖井圈梁施工、注浆锚杆施工、喷射混凝土、基坑开挖以及格栅钢架安装等多个环节,需要保障最终的支护体系较为完整可靠,避免存在较为明显的不稳定因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竖井施工操作一般需要采用逆作法處理,充分借助人工方式操作,分层开挖,综合提升其整体施工水平。
3.2洞门施工。在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操作中,洞门施工同样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其受力结构相对较为复杂,进而也就需要重点围绕着施工技术操作进行严格把关,促使其能够形成理想的支撑体系,并且能够较好规避可能形成的不良干扰,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尤其是在支撑换承方面,更是需要进行详细监管控制,综合提升其整体施工水平,为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的最终落实提供较为理想的保障效果。
3.3超前预支护施工。对于浅埋暗挖法施工处理,超前预支护是比较核心的关键点,其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效果,需要结合地质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探究,提升其整体支护性能,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类隐患威胁。结合超前预支护施工的落实,其最为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地表沉陷问题,避免其出现明显变形隐患,保障开挖方式的运用能够较为合理,降低出现任何施工偏差的几率。为了更好提升超前预支护效果,针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尤其是对于围岩条件进行详细检测,并且结合其现有条件进行改良,综合提升其借助效果,降低可能出现的各类影响因素。在超前预支护施工处理中,其需要切实把握好管棚、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锚杆以及超前小钢管的处理,确保整体支护水平。
3.4注浆加固。在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操作中,注浆加固同样也需要加强控制处理,促使其能够在注浆后表现出理想的整体作用性能,提升整体围岩结构的加固以及止水效果,避免其在后续长期应用中出现明显施工质量威胁。结合注浆加固操作的落实,其需要借助于带孔小导管的打入进行处理,促使其能够在前方围岩中实现合理布置,进而也就能够提升其注浆后的加固效果。
3.5土体开挖。在确保前方围岩能够具备一定支撑效果后,就需要进行土体开挖,一般不会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操作,需要借助于人力资源进行直接开挖,如此也就能够避免对于地下管线以及环境造成影响,确保其能够有序推进。在土体开挖过程中,同样也需要确定好开挖速度和具体方案,一般需要按照先开挖周围结构,再进行核心区域土体开挖,如此才能够更好提升其整体开挖准确性,也能够避免一些坍塌或者变形问题出现。
3.6挂网和混凝土喷射。浅埋暗挖法施工技术手段的运用最终还需要处理好挂网和混凝土材料的喷射,促使格栅拱架以及钢筋网结构布设较为全面,能够形成理想的防护效果,避免出现移位现象。在混凝土喷射处理中,则需要采取初喷和再喷两次喷射的方式进行处理,保障喷射顺序较为规范,能够形成自上而下、先墙后拱的稳定移动效果。
4浅埋暗挖施工技术安全控制要点
4.1防止土方石坍塌
在地铁车站工程开工前,必须在深基坑(槽)工地进行系统的技术调查,了解基坑开挖后距周围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等具体情况、还有周围的管网,以此来选定基坑开挖方案。基坑开挖时,要避免渗水、漏水进入基坑,同时必须保持周围地面排水的畅通。如果有基坑,基坑暴露时间不宜过长,开挖后对基础结构要及时施工。施工过程中,安全人员要加强监督检查,做好本职工作。一旦发现有违章施工的行为要马上制止。另外,在施工程序或者施工方法中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做法,导致发生土方坍塌事故,对这些都要及时避免。
4.2避免出现模板倒塌现象
在对模板拆除和模板安装进行施工的时候,必须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模板施工相关规范要求来进行施工,在模板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它的质量必须要满足严格的要求和规范。在安装模板和支撑系统时,必须设置临时防护固定设施。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模板稳定性。另一方面,支护模板的基础要保证有足够的支撑面积,而且要结实牢固,这样做可以避免模板在受力后基础产生下沉或者变形。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必须确保模板牢固可靠,因为这样才能有效保障施工额质量。
5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各种条件下,浅埋暗挖法技术在地铁建设应用实践中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统筹并进,多措并举,克服该项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而获得最为优化可行的地铁建设实施策略与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其积.浅埋暗挖法技术及其在地铁建设中的应用[J].门窗,2016(21):88-89.
[2]郭正国.浅埋暗挖法在地铁隧道掘进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4(6):176~177.
[3]张新金,刘维宁,路美丽,刘卫丰,许世伟,李海锋.盾构法与浅埋暗挖法结合建造地铁车站技术的结构方案初步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09(6):35~42.
论文作者:周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效果论文; 地铁论文; 围岩论文; 基坑论文; 超前论文; 竖井论文; 模板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