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制改革后基层农田水利建设探讨论文_刘剑刚

部制改革后基层农田水利建设探讨论文_刘剑刚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博里水利服务站 江苏淮安 223225

摘要:我国水资源总量短缺严重、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此分布特点限制了农业的发展,使得农田水利建设十分重要。基层农田水利建设是农水利建设的基础,是农田水利体系的末梢,是推进农业发展的核心。因此,我国应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农田水利新模式,纠正现实中遗留的问题,解决农民的困难,积极促进基层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部制改革;基层农田;水利建设

前言

2018年3月根据国务院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组建农业农村部。将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农业投资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农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整合,组建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优化水利部职责。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并入水利部。大部制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大部制是社会大转型中政府保障服务性功能突出、行政色彩淡化的必然选择。而一个整合了不同部门利益的强势大部委,其职能也应该适应和体现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行政的管理需求。部制改革反映了地方政府对行政体制改革的普遍愿望。从中央机关开始部制改革以后,省市级,县区级开始进行部门调整,而乡镇级直到今年上半年才逐步调整到位,作为在基层水利站工作二十年的水利工作者,深刻感受此次部制改革的变化,全国各地山川地貌各有不同,笔者就重要的粮食产区苏北平原地区淮安的具体情况对部制改革后基层农田水利建设进行探索和讨论。

1 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以大运河、苏北灌溉总渠为纽带,洪泽湖为源头,已建成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工程体系,有效地抗御了水旱灾害,保障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各级各类水利工程的兴建,一大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也应时而生。这些单位承担着流域性河道,防洪堤防的管理、维护以及中型涵闸、水库等控制运用,农田的灌排降以及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他们尽力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了地方水利事业发展,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科学治水思想,是推动新时期治水思路战略性转变的强大动力。论述了近年全面开展并全力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等"五水共治"工作的经验成效,提出了进一步创新发展。基层水利管理单位是水利最基层也是最基础的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乡镇水利站主要负责辖区范围内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实施和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和维护,承担所在乡镇防汛、抗旱、灌排水管理、农村饮水安全,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工作。按照部制改革的部署区级设立农业农村局,乡镇以过去农技站、农机站、畜牧水产等部门相应成立农业农村局,承担综合管理和服务农村农业工作的职能。但是短时期内,人员怎么去平稳过渡,为农服务如何无缝对接。都是我们实践中必须要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建议如下进行思考:

1)调整职能,转换意识。历史上基层水利站从工程施工、工程管理,承担防汛、灌溉、水资源等等职能,部制改革后基层水利站应积极转换意识,调整职能,特别是从工程施工中抽身出来,向公共服务的职能上进行调整,譬如河道管护、防汛抗旱、农业灌溉等等。

2)突出强项、勇于担当。在乡镇中论规划建设和熟悉当属水利管理单位,将土地整治、农田水利、重点县等等涉农资金整合到农业农村局,但是为农服务的投入只会 增加不会减少,如何将财政投入的资金用好,此时基层水利单位应积极配合区和乡镇的农业农村局,为地方农田规划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同时积极参加项目管理,因为后期的养护与本身的职能息息相关。

3)注重人才、加强培训。基层水水利站普遍人员年龄大,由于报酬低,工作苦。岗位招聘人员报考人数少,对本科学历的专业人才需要加快引进,适当调整工资报酬,现有职工培训定期进行,持续推进综合服务能力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应用新技术,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远程控制进行涵闸开启,在重点河道设置水位测量器,增加监控台的配备,卫星定位器等等。

5)注重体制创新,建立用水协会,将水量水价结合起来,将总书记节水优先的科水治水落实到实处。

2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的改革

首先,应该在总结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和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抓好现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管理改革,进一步明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所有权,落实管理责任。建用水合作组织管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划归用水合作组织;对经营性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应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的注入,并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实现企业化和规范化管理。其次,各地应该抓紧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加快灌区管理单位的体制改革,以“减员增效”为手段降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的成本,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管理水平。最后,新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应该明晰工程所有权,落实工程建设和管护责任,发挥所用者和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建立有效的农业用水收费制度

加快水价改革。要总结、完善和推广一些地方试行的“超定额累进加价”、“丰枯季节水价”、“两部制水价”等合理的计价制度,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对水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有效地节约水资源。积极推广实行“供水到户、定价到户、收费到户”终端水价制度,在确定终端水价的基础上,实行“水价、水量、水费”的公示制度,有效地减少水费收取的中间环节,遏制中间环节乱加价、乱收费和水费的截留、挪用现象,减轻农民不合理的水费负担。

2.3 强化公共财政支出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巩固国家粮食安全基础和维护农村稳定的高度,加大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将小型农村水利设施纳入公共财政支持的范围,真正做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财政上的保障。

2.4 划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事权财权

应建立起农民为投入主体、地方政府负总责、中央财政适当补助和社会力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继续发挥农民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督促地方政府切实负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责任。

2.5 整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应该遵循“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工作原则,确保“治理一处,受益一处,建设一处,巩固一处”的效果,不但农民得到了实惠,调动了积极性,而且资金运行安全有效。要进一步明确各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确保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和管理的有效配置。

3 结语

基层乡镇政府和水利主管部门必须转变治水、管水的思想观念,正视制约农村水利建设的瓶颈因素,因地制宜,做好长远规划,制定适合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水利建设战略,积极正确的引导广大农民加人到农村水利建设当中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严控水利建设质量关,做好工程监理和后期管理,注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结合,扩展农村水利的服务范畴,完善管理服务制度,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延喜.试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管理策略[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3(3):186,188.

[2]万宏.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6).

论文作者:刘剑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部制改革后基层农田水利建设探讨论文_刘剑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