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脑科学的角度思考教育的几个基本概念_脑科学论文

从脑科学的角度思考教育的几个基本概念_脑科学论文

从脑科学的角度对几个教育基本概念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脑科学论文,几个论文,基本概念论文,角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等6大体系。人体科学在科学体系中就位,对今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为人体科学的核心是脑科学。世界是物质的,这不仅是说各门各类的科学体系本身是客观世界本质关系的反映和概括,而且这些反映和概括也需要有物质以承载。人脑,就是一切科学技术知识的物质承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人类知识量急剧增加的时代,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已经开始的情况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脑科学的发展,取决于对人脑的开发和利用。

现代科学发展有两大特点,其一,越分越细,新的学科越来越多;其二,越来越综合,边缘学科大量地涌现。这种趋势是合乎逻辑的,越分越细,说明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入,方方面面的研究都蔚为大观,足以构成各自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综合,则说明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因而那些为研究的方便而分开的方方面面;本来就是互相联系着的,运用不同的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去分析认识同一事物,只会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这样做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所以用脑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去研究教育问题,亦将有助于深化人们对教育学、心理学许多问题的认识,促进人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更准确地把握教育规律,更有效地发挥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是对人脑的开发和塑造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的社会功能归根结底是通过对人的培养,促进人的发展而实现的。人的发展,有身心两个方面。身体素质的发展,实质上是新陈代谢的过程,是人的肌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教育无法直接参与这一过程。教育在“身”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身体发展要受精神的调节,受某种文化观念的指导,开展体育活动受体育理论的指导等。教育要促进“身”方面的发展尚须从“心”方面入手,要促进“心”方面的发展就更不待言了。所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还在于“心”的方面。心理是脑的机能,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人脑的发展的地位就更显突出了。以脑科学的观点视之,教育就是对人脑的开发和塑造(这种塑造,不仅表现在对大脑的结构、功能上,也表现在大脑对外界环境刺激的反映模式上),因为人类个体的脑的产生,固然是由遗传而来,但它的发展完善,则离不开广义的教育。脑科学告诉我们,神经网络的可塑性是信息加工灵活机制的物质基础。人的幼子的成熟与动物幼子的成熟相比,要晚得多,主要是人脑成熟得较晚,而且正因为其成熟较晚,所以可塑性就较强。人脑生理的发展也有一个社会发展的过程,即人脑的不成熟的部分,可待其在个体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塑造和发展。对于人来说,先天遗传所负载的东西(本能)远远不能与由教育所获得的东西(知识和经验)相比。学习和经验是留有生理痕迹的,学习和经验可以改变人脑网络。人的幼子出生时脑并未发育完善,表现在神经突起的分支的数目及其长度未完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产生神经“突触”。脑科学的实验和调查分析已经证实了,学习引起的神经变化,几乎是终生发生的,只是早期学习引起的变化与成人学习引起的变化方式不同。早期学习引起的是神经结构的变化,如“突触”的产生及突起的增长等,而成人学习引起的神经变化为化学变化,如神经过程所需的某些化学物质的多少及其活性的变化等。神经网络的可塑性只是人脑可塑的一个方面;仅此一端,即足以说明广义的教育对人脑的开发和塑造的作用。

二、学校教育是大脑“饲服”的特殊环境

动物的实验证明,未得到经验刺激的大脑中的相应部分会产生萎缩,这说明了大脑的发展需要后天的“饲服”。所谓“饲服”指的是环境的刺激。环境的刺激是丰富多彩的,但并非所有的刺激对发展中的大脑都是有益的,尤其是对心理构成因素中的高级部分(如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性格部分)而言;另外,即使是那些有益的刺激,由于它们的出现是随机的、分散的,因而它们的影响是低效的。因此,有必要为那些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的大脑(青少年、儿童的大脑),设置特殊的环境。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以脑科学的角度观之,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环境的刺激总是通过人的各种实际活动,才能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因此,学校教育同时也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活动,即一种精心设计的、对发展中的人脑的饲服活动。

当然,我们期望通过学校教育的这种特殊的环境和活动,提供科学的、足够的饲服,更有效地促进人脑的发展,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常常有很大的差距。这并不妨碍我们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界定学校教育。从这个界定出发,在衡量具体的学校教育的时候,就有了一个脑科学的标准,即以其所提供的饲服的科学合理与足够的程度,作为评判学校教育水平高下的标准。

三、全面的素质教育是最有效的促进大脑发展的方法

有了上述的标准,改进教育工作,以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的问题,似乎变得十分简单了。其实不然。从微观(学校教育内部)角度看,其工作是大量而艰巨的。脑科学给我们指出了人脑发展的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有资料表明,迄今人类只发挥了大脑潜能的极小的一部分。但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地精心设计每一个具体阶段,具体过程的环境饲服以充分开发大脑,并非易事,而且脑科学本身也远未穷尽对大脑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总之,对大脑饲服的具体过程尚有待更深入研究,但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大脑的全面健康发展,有赖于科学全面的饲服。从宏观(教育与其外部的关系)的角度看,教育是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有时可以主要地归因于其外部。如应试教育问题,主要是政治经济体制、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传统的价值观等等使然。这里不细究其原因,仅就其造成的结果而论——造成了学校活动的片面性(智育第一;智育之中,又以知识的掌握为第一;知识的掌握之中又以死记硬背应考科目中的某些内容为目标)。这种极端片面的环境饲服,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考察,也是有悖于教育的原意、有损于人脑的健康发展的。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都注意加大实践操作环节,并大力推行“研究性课程”,凡此种种,实际就是加大对人脑的饲服力度,使人脑神经的突触得到刺激。实践证明,这是促进学生大脑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无意说明脑科学可以促进一切社会问题的解决,这是其他诸多社会科学的任务,但我们必须说明,脑科学于此确是大有作为,至少它可以从自己的角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方法导向。

结语

从脑科学的角度思考研究教育的问题,其前景确是无可限量。脑科学的发展不仅导致人们对教育和心理的一些基本问题认识的深化,而且必然给教育教学手段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而教育教学的发展又必然地加深人们对脑科学的认识。教育科学和脑科学的发展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其最终的结果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应能力、适应能力和改造能力的极大提高,更好地“学会生存,学会发展”,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更好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标签:;  ;  

从脑科学的角度思考教育的几个基本概念_脑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