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文_杜建军

浅析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文_杜建军

内蒙古通济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 012000

摘要:河道治理涉及到民生问题,不仅民众对其关注度高,而且政府部门也将河道治理这一问题列为政府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目前有关河道存在的行洪能力不足、水土污染严重与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以海城市河道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河道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结合其他区域成功的河道治理规划与设计经验,提出有效的河道治理规划与设计建议。

关键词:河道治理;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以来,各省市陆续出台了实施河长制的方案,下大力气做好水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1]。在实施河长制的过程中,城区河道的治理显得十分迫切又面临诸多困难。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区河道进行了较大的改造,常见的包括裁弯取直、河岸硬化、压缩河道断面等[1],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城市河道建设不仅要使堤岸发挥出水利工程的功效,而且要融入城市园林景观、生态环保、建筑艺术等多种内容。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河道行洪能力逐渐下降

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因城镇居住面积有限而导致沿河两边岸坡面积不断被侵占,河流断截面空间逐渐萎缩,河道过水面积减少,河流底部泥土淤积情况严重。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变了区域的水文环境,主要表现在地表降雨径流量增大,导致积水洪涝灾害频发和降雨径流量超过河道防洪标准。

2.2河道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河道径流面面积减少引起河流行洪排泄能力较差,河道底部污染物逐渐积累水质变差,且水体受污染物影响其氧溶解量显著减少,水体中生物数量和生物类型将因含氧量不足而逐渐减少。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类活动破坏了河道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致使湿地消失,河道硬化阻止了水体与土壤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联系,河岸和滨河动植物栖息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减少或转移,最终导致河道整体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丧失。

2.3规划设计整体性考虑欠缺

随着国家对河道治理问题的重视,水利以及国土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农村地区改善河道环境。但是由于各个部门之间缺少事前进行有效的沟通,在实际的河道治理中问题频发,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对河道规划设计无序,河道治理较为盲目。假如在河道整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同一河道出现重复治理的情况,而部分河道没有得到治理,部分河道虽然处于治理中,但是由于水利、林业以及国土资源部门对于治理问题存在不同的意见,导致部分河道治理时机被耽误,河道问题愈加严重。除此之外,在项目建设部门和设计部门对该地区进行治理过程中,有可能没有进行实地的考察和规划,河道整治衔接不上,整体的河道治理效果较差。

2.4规划设计对经济合理性考虑不足

对河道进行治理和规划设计一则是为了整顿农村河道的环境,二是为了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若河道治理、规划设计未考虑经济效益,则有违河道治理的初衷。而负责河道治理的相关单位和部门,为了在此项目中获取利益,而导致河道治理合理性较差。河道治理前需要对河道进行规划和设计,若设计的标准低于国家的要求,则在河道治理项目中所投入的资金成本降低,将会导致以下情况的发生:河道防洪排涝环节,由于投入资金不足,河道的拓宽程度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而防洪排涝是河道最主要的功能,若河道的宽度达不到要求,则防洪排涝功能无法发挥出来。

除此之外,部分河道河渠厚度需要加强,而管理部分为了节省成本投入,在对河道河渠厚度设计中,并未根据河渠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导致河道河渠厚度明显与预期的要求不符。河道规划和设计忽视经济合理性,是制约河道治理最为关键的因素,提升河道治理首先需要在规划和设计环节注重经济合理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河道治理对策研究

海城市区域对河道治理问题尤为重视,并对治理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计划,为了能够提高海城市区域的河道治理规划与设计水平,相关部门对该地区河道进行了深入实地的了解,了解到该地区河道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出河道治理可实际应用的理论和方法,对提高该地区河道治理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此理论的指导下,海城市地区的河道情况将会有明显的改善。

3.1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河道生态治理方向

随着河道治理问题被关注程度的提升,河道治理专家对农村河道的治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明确了河道的治理方向:在不影响河道功能的前提下,使河道能够实现可持性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支持。农村河道的治理不同于大型河道的治理,农村河道治理只需要从农村的生态环境角度进行考虑,在发挥农村河道的功能的前提下,保证农村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促进农村河道的可持续发展。河道生态治理是近年来河道治理中较为科学的治理方法,河道管理部门也在向生态治理方向努力。但是由于河道在采用生态治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周密的设计与规划。生态治理应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结合不同地区河道的特点,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理方案。

3.2提高规划设计质量,确保设计方案切实可行

通过河道治理专家以及相关部分对河道治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之后,普遍认为提高规划设计质量是提高河道治理最有效的途径。提高规划设计质量能够有效的改变河道规划设计无序以及设计工作质量把关不严等问题。具体措施如下:首先管理部门应进行资源整合,对治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第一步对将要进行治理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河道现状以及治理中存在的难点,并结合治理经验提出治理思路;第二步确定明确的规划目标,第三步根据规划目标进行准备工作,比如,治理资金以及技术、人员配备等。

3.3立足实际,分类规划设计,发挥治理效益

农村河道结构多样,海城市管辖的河道具有多样性,不同区域的河道特点并不相同。由于河道功能不同、特点不同,在对其进行治理过程中,应对其进行分级分类规划设计。如部分河道是用来排水,对于此类型的河道在治理中应注重河道的排水功能,在治理的过程中,提高此类河道的排水功能。

3.4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实现人与水自然和谐

在满足河道防涝泄洪、排水等基本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修复人工湿地完善生物栖息生存环境对提高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物数量具有积极促进意义。人工挖填堆土、修筑水陆过渡区技术措施等不仅可净化水体、储调洪水和改善局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生物栖息环境和提高河道流域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

3.5以管理为主线,对河道管理进行合理规划部署

以往的河道治理工作中,管理部门对河道管理规划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部分地区河道治理后并没有维持治理后的情况。

基于此,管理部门应进行反省,过于重视河道的治理而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将导致河道治理难以从根本上进行解决。重视河道管理规划不仅要重视河道治理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对于河道后期的维护管理同样予以重视,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河道治理问题。

结语

河道治理问题日益严峻,,其他地区河道治理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河道治理问题,不仅需要重视河道治理的前期规划与设计工作,而且还要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河道管理,加大工程建设力度,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提高防洪抗灾能力,降低灾害发生频率,增强流域整体环境景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

参考文献:

[1]穆长军.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6(04):47-49.

论文作者:杜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7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浅析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论文_杜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