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源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启示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日本能源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启示论文,能源论文,过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07)04—0096—04

近几年来,世界资源能源的需求和价格节节攀升,对进口资源能源的国家经济形成巨大冲击,全部石油依赖进口的工业国日本却较平稳地度过了近几年来石油紧张和涨价的冲击。而在1973年二战后世界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时,日本经济也曾经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继而1974—1975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1974年日本经济出现二战后首次负增长。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教训后,日本积极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和政策,在后来的几次石油危机中都较平稳地渡过难关,经济没有受到太大冲击。日本抗御石油价格上涨、解决资源能源问题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是世界第二位经济大国,又是石油全部依靠进口的工业发达国家,每年进口石油约1亿吨,创造的总产值为5万亿美元。中国年消耗约12亿吨煤炭,消耗石油(国产加进口)约3亿吨,然而年创造出总产值却只有2.2万亿美元,从中可以看出两国能源利用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巨大差距和问题。

一、石油危机后经济增长方式和政策的转变

日本消耗石油的99.7%依赖进口,其中82.6%又依赖中东地区,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给日本经济带来了第一次石油冲击。日本炼油、石化、钢铁、电力、燃气等对石油依存度高的产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引起了严重的一连串的物价上涨。石油危机使日本二战后持续了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走向结束。

这场石油危机引发的严重经济萧条的教训,使日本政府和企业深切感受到日本经济受着进口石油的制约,有着极大的脆弱性。能源问题成为举国最大的课题。自此日本开始了进口石油产地多元化,经济发展渐进脱石油化,推行石油战略性储备,产业结构向省能源、省资源、合理化发展,高耗能企业实行减量经营、节约能源技术改造,国家和企业共同研究开发替代石油新能源等一系列的长期综合努力。

1979年中东政局动荡,油价连续高升,加之后来两伊之间战争导致石油出口剧降,出现了二战后世界第二次石油危机。但是,经历了第一次石油危机打击后的日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采取对策,较为平稳地度过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经济增长未受明显影响。1980年,日本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为5%,为当年工业发达国家中最高的。依赖进口能源而生存的日本,为什么能成功地避免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呢?下面综合简述其采取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政策:

1.发展节省资源能源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由高耗能的重化学工业化,向省能源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化。抑制过度依赖进口廉价石油的产业,鼓励支持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如电子计算机、工业机器人、原子能、通讯设备、数控机床、成套设备、高级时装、高档家具、住宅装修、电子电器、软件、系统工程等。经过产业结构调整,1975年—1979年间,钢铁、石油制品、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固定投资额分别下降了30%、32%、37%,而同期精密仪器、电机等产业则分别增长了141%和118%,年均增长率为30%。

2.全产业、全民化努力节约能源,同步寻求经济增长 日本节能的重点是节约石油,为此,日本政府1979年3月决定,一年要节约5%,即1280万吨,1980年又提出再节约7%,即1700万吨,两伊战争后又提出再节约9%。据日本通产省能源厅公布,1980年石油消耗比上年度锐减10.1%,1979年石油占总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是71.4%,而1980年下降为66.1%,节约石油的努力效果极其显著。② 目前日本石油在总能源中的比重已下降到50%左右。日本的节能政策,不单是减少能源的需求,同时还要求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来抵消石油价格的上涨,并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收到与增加能源实际供应量的同等效果。依靠企业和国民的意志、智慧和努力来推进节能目标的实现。

3.节能法制化措施具体化 1979年10月,日本实行了《能源使用合理化法》,该法规定政府要对工商业者进行节能方面的指导、建议和劝告。

日本开发银行、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和国民金融公库(以上都是政府系统的金融机构),对于节能的设备投资及住宅投资(隔热材料等),提供低利贷款,并对这些设备实行减税措施。

由于采取上述政策,消耗能源比较多的主要产业部门正在不断降低能源单耗(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能源)和原油单耗(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原油)。例如,水泥工业生产每吨水泥所需要的能源,以1973年为100,1981年便降为76.2。生产每单位水泥所需要的石油,只有1973年的1/10。

二、加速开发以核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

开发替代石油的新能源,是脱离石油化的根本出路。因为即使采取种种节能措施,随着经济规模扩大,对石油能源的需求还要增加,所以开发代替石油新能源,从确保能源的稳定供应和控制能源成本上看,是极重要的能源对策之一。

1980年5月,日本通过了《开发替代石油能源法》,同年10 月成立“新能源综合开发机构”、“新能源财团”。前者是官民联合开发机构,主要研究煤炭液化新技术,如风能、海水潮能、化学能、水能、地热、太阳能利用技术等。后者是以民间为基础成立的从事新能源研发的团体。但是当前日本脱离石油化主要还是依靠原子能和天然气发电转换为电能来完成的。替代石油新能源的供给目标是把1979年度占总能源比重70%多的石油,到1990年降低到占总能源比重的50%以下。

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到2000年,日本大力推进核电事业,建成52座核电站,年发电4574.2万KW,还有4座正在筹建之中,核发电在总发电量中所占比例由2%上升到33.8%,③ 核电事业的发展,成为减少依赖用进口石油来发电的主力。并且,原子能发电成本比石油发电和燃煤火电便宜,导致居民电费价格也很低,连农村居民也能用电做饭,砍树割草的少了,国土绿化面积扩大了。

三、开发多种新能源产业

日本综合能源调查委员会的资料显示,除核电外,日本替代石油的其他自然能源潜在量按石油(万KL)换算:太阳能发电可替代1000—2100;利用太阳热能可替代800—1600;风力发电可替代100—300;再生能源可替代1700—2400。合计可代替3600—6400。

日本政府2010年开发这些自然新能源的目标,若按每人平均3200升原油计算,太阳能发电达118万KL,可供368750人生活消费;风力发电达13.4万KL ,可供41875人消费;太阳热能达552万KL,可供1725000人消费。④ 除太阳能、风能外,日本政府和企业还积极开发化学能源技术:利用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的化学能发电,发电效率高达50%,加上80%热能可以回收,是燃料电池汽车及家庭、办公室复合能源很有前途的技术。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是降低氢的成本,荏原公司把制氢设备与太阳能发电设备组合起来从水中分解出氢气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04年6月,通产省牵头,由日本本田汽车公司、松下电器、东京煤气公司、三洋电机公司等,在燃料电池开发方面有实力的企业,联合成立了“燃料电池研究开发中心”。通产省将其作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予以支持,准备在今后5年内, 为这一研发项目提供100亿日元援助。

2004年6月,日本通产省公布了“新能源产业化远景构想”,目标是2030 年以前,要把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扶植成商业产值达3 万亿日元的基干产业之一。进一步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度,既清洁又环保,成本又低,进一步提高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使新能源产业领先世界。

“远景构想”将研究在税制方面采取优惠制度等,促进企业参与新能源市场化开发。并扶持新能源产业及产品向出口创汇方向发展,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通产省估计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太阳能、风力、燃料电池领域的市场规模将从2003年的4500亿日元增加到2030年的3万亿日元,增加5倍多,该领域的就业规模也将达31万人。

四、向节约能源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启示

近几年来,国际能源市场风云震荡,油价节节攀升,以至创下最高接近70美元1桶的历史新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也在逐年增加,2004年石油进口量超过了1亿吨,跃居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但煤、电、油、 汽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依然不能缓解,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的稳定发展,能源问题正在成为关系到中国经济安全运行的巨大隐患。

中国经济虽取得了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正是依靠了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乃至过度消耗基础上形成的。从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即GDP与能源消费的比率)上看,中国能源消耗增长,已大于GDP产值的增长, 说明中国经济增长是能源高消耗支撑GDP的增长,这是一种落后的、难以持续、令人担忧的增长方式。 据统计,中国万元产值平均能源消耗为1.445吨标准煤,万元产值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3—4倍。⑤ 降低能源消耗,向节省能源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努力开发替代石油、煤炭的新能源产业,才能大大地缓解能源的供需矛盾,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向节省能源的先进化方向转变。

注释:

① 统计数据出自中国日本经济学会:《当代日本经济问题》(内部出版),河北大学,1982年,第80页。

② 数据资料引自吉林省日本学会:《日本学会文集》,吉林省出版局印字048号文件批准出版,1981年,第147页。

③ 张晶:《日本能源形势和对策》,数据引自《现代日本》2003年第4期。

④ 张晶:《日本能源形势和对策》,数据引自《现代日本》2003年第4期。

⑤ 倪健民主编:《国家能源安全报告》,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371页。

标签:;  ;  ;  ;  ;  ;  ;  ;  

日本能源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模式的启示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