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分析论文_李晓红

李晓红

(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监测与护理,观察组采取全面监测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护理效果。结果: 监测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且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为,且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中应用全面监测与护理能有效提升康复率,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监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286-02

前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内科急症,多以老年患者为主,如果与心律失常并发出现,则会使患者的心功能加快衰退,极其不利于预后改善,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2]。为此,我院采取了及时、正确、有效的监护方式,如全面监测与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14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2.05±2.15)岁。观察组25例,13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45~77岁,平均年龄(62.13±2.1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监测与护理,包括记录心电图情况、分析病理结果、常规体征护理等,观察组采取全面的监测与护理,具体为:⑴心电检测护理。患者入院后实施心电监护,并明确多功能监护仪设备没有损坏以及对ST段、P波、QRS波、T波等清晰辨认。同时在心电监测护理中,随时注意和记录有利于病理诊断的心电波形。⑵血压检测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指标、血流动力学、意识情况、血压等,并且详细记录患者的不适感、具体感受等。如果患者出现心动过速等不良现象,应及时报告医生。此外,如果患者出现心室颤动现象,则应对其进行电击除颤和电击复律,并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格监测,以免复发。⑶AMI部位为后壁与下壁的监测护理。严密掌控患者的起搏心电图、起搏阀值和频率等,以及对患者的起搏器功能、心电波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查看患者有无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症状,以防发生导管脱落、心律失常等不良情况。必要时准备好阿托品及异丙上腺素等物品进行救治处理。⑷AMI部位为右室和下壁的监测护理。在进行输液护理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的容量负荷、血流动力学等进行监护,是否存在急促、咳嗽、憋喘等想象,如果出现左心衰竭等现象,应立即报告医生。⑸AMI部位为前臂的监测护理。针对该类患者,应密切关注患者有无发生心室颤动、心肌缺血、休克等方面的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抢救。

1.3 评价标准

监测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控制,且梗死部位有明显好转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控制,且梗死部位有好转趋势为有效;患者均达不到以上标准,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护理效果

经监测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7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监测护理效果(n/%)

2.2 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

经监测护理后,观察组出现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7例快速型心律失常,分别占8.00%、28.00%;对照组出现8例缓慢型心律失常、14例快速型心律失常,分别占32.00%、56.00%。由此可知,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P<0.05,χ2=4.50、4.02。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治疗,极易引发心律失常、休克等严重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较多的不利影响。因此,给予该类患者全面监测与护理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全面监测与护理是一种具有针对性、计划性、目的性的监护方式,并且通过了解和掌控患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最大限度的控制患者心律失常的各类症状,进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4-5]。

本研究中,对观察组采取了全面的监测与护理,并取得满意的成绩。结果显示,观察组在监测护理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护理效果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见,全面的监测与护理在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律失常中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医学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琳.心电监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时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5):169-170.

[2]云彩霞.63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4):227.

[3]刘福荣.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5):3449.

[4]马红梅,陆岚岚.浅议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监测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07):1067-1068.

[5]冯绿竹.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律失常对预后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04-2205.

论文作者:李晓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分析论文_李晓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