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增长的理论基础_市场经济论文

第三产业增长的理论基础_市场经济论文

第三产业成长的理论根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根基论文,理论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三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内分支逐渐增多,产业的特征日益明显。目前第三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三次产业的构成由1978年的28.1∶48.2∶23.7演变为1997年的18.7 ∶49.2∶32.1;江苏省三次产业的构成由1978年的27.6∶52.6∶19.8 演变为1998年的14.2∶50.5∶35.3。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总量中份额增大,在整个经济构成中已是三分天下占第二。它的快速发展从表象上看可归因于现代工业的快速裂变,但从深层次看,引发第三产业快速成长的因素究竟有哪些?第三产业赖以生存的理论根基何在?本文拟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基础,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载体的生产力组织形式。它从根本上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分孳,进而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笔者认为,第三产业最深厚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其理论依据如下。

一、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三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是从工业中分孳出来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问题在于第三产业为什么能从工业中剥离出来并自成独立的产业?笔者认为,第三产业所以能成为独立的产业是因为它有区别于第一、第二产业的特性。产业就其本质涵义而言是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经济单位的集合。第三产业所以能从第二产业中剥离出来是因为它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利用资源范围、运行方式和活动目的,从而构成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属性的经济单位的集合体,成为区别于其他产业的产业。第一产业是以大自然为主要资源范围、以劳动对自然物质进行获取和简单整理为主要方式,以满足人类被动的物质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一类经济活动,可视为获取型经济;第二产业是以第一产业的产出物为主要资源范围,以劳动改造物质并将劳动凝结在其中而形成价值为主要方式,以满足人类主动的物质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一类经济活动,可视为制造型经济;第三产业则是以人力(体力和智力)为主要资源范围,以效用的直接交付或将效用附着于有形物上而增加其价值为主要方式,以满足人类对有形物之外的需求为主要目的的一类经济活动,可视为服务型经济。可见,三次产业的空间分布是分明的。第三产业是在第二产业的母体中孕育并逐渐成熟,最终脱离母体逐渐发育为具有自己个性特征而与第二产业并列的新型产业。

第三产业的形成是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为基础的。首先是工业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供给和需求的条件。这里的供给是指工业生产物质产品和劳动力的供给。只有工业的快速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社会生产才会提出专业化生产的更高要求;同时由于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许多人有可能从直接生产过程中分离出去,这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由于有供给,就产生了对这些供给品的需求。其次,第三产业的形成是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这是因为,社会专业化和协作化的程度越高,与此相应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越快。如工业分工的细化,使得商业、运输业从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交换和商品运输。过去会计属于企业内部的工作,现在有专门经办会计业务的机构,为不设会计的小型企业和团体办理会计业务。过去企业自行制定规划、设计经营与管理方案,进行经济和市场预测,现在有专门从事咨询的私人公司或机构来代办这方面的业务。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致,为第三产业的发展留下了空间,一方面是空出了第三产业发展的物质领域,另一方面是大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出现,当物和人的要素在新型领域密切结合时,第三产业的形成便有了现实的可能。

二、市场化发育的程度——第三产业发展的生命脐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但是与工业化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如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而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0%以上。在世界银行统计的133 个国家(地区)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低于我国的只有11个国家。这些国家或是世界上收入最低的国家,或是从前的计划经济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大的国家是世界上高收入国家和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个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发育状况。市场化发育程度越高,第三产业的数量扩张、质量提高越快。反之亦然。市场化发育的程度是第三产业赖以发展的生命脐带。其主要根据是:市场经济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必然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发育程度是以市场载体的建设为标志的,市场载体的健全和完善本身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市场经济在其形成和发展中必然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市场经济是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原来在自然经济形式下处于自然分工中的不能独立的劳动者,通过社会分工变成了具有自身利益的独立劳动者;原来互不依赖的生产区域,通过社会分工而互相依赖。第三产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其次,市场经济是以完善的市场体系为载体的生产力组织形式,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标示着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实践需求对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第三产业的发展。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会不断地创造新的需求,新的生产门类会由此而生。市场的运行就是依据供需不断发生变化而进行调整的过程。市场会依据价值规律的要求不断地淘汰那些成本高、质量差、丧失需求的商品,而将那些成本低、质量优、社会需要的商品推向市场。与此相应,原有的一些行业在丧失生命力后逐步淘汰,而新兴产业、新的生产门类却不断生长出来。随着新门类的不断增多,第三产业的门类也越来越多。可见,第三产业发展的动力源在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市场载体的健全和完善本身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首先,市场发育程度是以市场载体即市场体系的建设为标志的。市场体系越完善,市场功能越全面,市场的联系性越充分,市场发育的程度就越高。市场体系是由各种不同的专业性市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而构成的一个庞大的有机系统。市场体系至少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市场体系的完备性。即各种功能的市场是否齐全,残缺不全的市场构不成体系。其二,市场的联系性。即各类市场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没有完备性,联系性是不充分的;没有联系性,即使再完备也不过是单个市场的简单相加,同样也形成不了市场体系。其次,市场载体的健全和完善过程本身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市场体系的建设,意味着市场门类由不完备逐步向完备发展,由单一的比较基础的市场向多功能的专业市场的发展,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第三产业的领域也逐步拓宽。商品市场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市场,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类市场都不过是商品市场的扩展。这是因为生产者最初进行交易的是自己剩余的消费品,消费品市场因而成为市场发展的起点。物质产品的交换是市场交换的基本内容,因而也是市场体系的基础性层次,但仅有商品市场的发育还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资金、土地、劳动力、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这些生产要素开始有了市场价格,且其比重不断加大,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要素市场普遍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着重发展了生产要素的市场。在资本市场上,目前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已有700多家公司股票上市, 总市值达一万多亿元。在技术和信息市场的发育上,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型技术贸易机构5万多家,从业人员近百万。全国技术市场年签订技术合同20 多万份,成交总额近300亿元。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上,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城镇住房商品化政策的推行,住房交易的方式从原来单一的买卖发展到拍卖、租赁、抵押等多种形式,房地产咨询、评估和经纪代理等中介服务行业也有较大发展。在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上,全国已有各级职业介绍机构近4万所,为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包括信息、职业介绍、 就业指导在内的就业服务。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第三产业的领域不断拓宽的过程。大量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如金融保险业、信息咨询业、新型流通业、科技服务业等的迅速发展与资本市场、信息市场、科技市场等的发展关系密切。再次,市场体系越发育,市场的功能越全面,专业化市场的特征会越明显。这是因为每一种新型市场都是在原有的市场中孳生出来的。比如,原有资金市场主要从事资金的融通,当资金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股份公司的形式,当股份公司在经济总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资金融通的另一种形式——股票的交易市场出现了,同时与股票有同种功用的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既然股票、债券可以通过专业市场融通,那么,经济运行中缺少周转资金又必须进行正常运转的企业,如何解决资金紧缺下的生产正常进行呢?于是期货市场也就出现了。期货市场是进行期货合同交易活动的场所,包括期货购买和期货票据的转变。这样,资金市场有直接的现金融通,有股票、证券等代币券的融通,有非现金非现货的合同的流通。这些融通方式适应了不同的经济运行的需要,使生产者可以在更多的空间范围内选择。每一种市场的出现,都带动一批人就业,带动一些产业的兴起。市场是联结各行业的载体,是发展经济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化发育的程度关系到第三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是第三产业的生命脐带。

三、服务业的发达程度——第三产业发展的辽阔空间

服务业是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主要以活动劳动形式为社会提供劳务的行业。如前所述,第三产业是以人力(体力和智力)为主要资源范围,以效用的直接交付或将效用附着于有形物上增加其价值为主要方式,基本上是一种服务型经济。这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凡是为满足他人需要而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服务;服务又受着经济发展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服务业的生存空间。服务业愈发展,第三产业愈兴旺。服务业越发达,延伸的领域越多, 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就越大。

在社会分工不发达的情况下,工业生产部门往往是自成体系的,即自我生产,自我服务,一个生产部门从产、供、销到维修等全部囊括在工业生产体系内。因此传统的服务业仅指为生活服务的行业。为生活服务的行业是把以活劳动形式存在的劳务产品提供给直接消费者,满足其消费需要,包括理发业、饮食业、旅馆业、沐浴业、洗染业、照相业、修理业、旅游业等。服务业作为独立的行业出现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深化的要求。当生产力发展,生产的专业化使得工业体系内为生产服务的许多环节独立出来,形成了新型的服务行业。为生产服务的行业是把以活劳动形式存在的劳务产品提供给生产部门和企业,满足生产的需要。这些劳务产品包括生产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生产设备维修安装服务、计算机中心、通信服务、设计勘探、技术鉴定服务等,这是服务业发展的第二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人们对物质以外的追求,特别是对自身发展的需求提到议事日程上。因此为人类自身发展,为提高人的价值的各种服务业应运而生。为发展服务的行业是把以活劳动形式存在的劳务产品提供给需求发展的个人和社会团体,以满足其在某一方面发展的需要。它包括形象设计服务,发展的预测和咨询服务,各类教育服务,艺术技艺和文学欣赏的服务,体育技能的指导和培训服务,特殊技能的指导和培训服务,职业选择的咨询和信息服务等。随着物质财富的丰富,对物质以外的发展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因此,服务业是一个不断发展膨胀的行业。从纵向发展看,它由最初的仅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发展到为生产服务再发展到为人们的发展服务;从横向发展看,每一类服务行业的内容不断充实,比如为生活服务的行业除传统服务业外,如今家政服务蓬勃发展。如净菜配送、上门送厨、上门就诊、病员护理、月子保姆等发展较快。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发展迅速,绝大多数厂家已将商品的售后服务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围绕生产发展而迅速兴起的广告业、咨询业、信息业以及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为发展服务的行业是个全新的行业。生产在不断地发展,新的需求会不断出现,新的服务行业因新的需求的产生而产生。因此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服务总量的增大和服务分支的增多,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辽阔的空间,可见务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这里的城镇化水平有两重涵义,一是一定范围内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二是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一般说来,城镇数量越多,城镇规模越大,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城镇化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对第三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实质上是各类服务业的发展,而服务业的发展基于生产的发展、收入的增长、购买力的提高以及各类服务需求的增长。从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欠发达地区,城市第三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农村。其主要原因是:在第三产业的三类服务业中,为生活服务的行业的发展,必须具有相对集中的密集人口,因为只有在人口集中的地区,直接为消费者服务的各类行业才有发展的基础;为生产服务的各类行业的发展,根植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即各类制造业、加工业的发展。只有在企业林立、工业发展的环境下才能滋生出各类为现代工业发展服务的行业。在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往往和城镇化建设是同步的。为发展服务的各种行业是在前两类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享受此类服务的个人或社团一般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较高的支付能力。可见,一定范围内相对密集的人口,相对集中的企业群,相对收入较丰的有旺盛购买力的人群,这些条件是发展第三产业的基本条件。而这些基本条件在我国现阶段的农村都不具备。就全国范围来说,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进程必须设法快速提升全国的城镇化水平,通过大力建设和发展小城镇,使人口居住向小城镇汇集。城镇化的建设必然带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的建设,带来工业、商业、建筑业的发展,这样在解决大批人口就业的同时也带来人们收入的提高,这是扩大第三产业的物质基础。小城镇的建设对建筑业,对第二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牵引力,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筑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建设新的城镇,通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已有的小城镇,通过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

第三产业在近代得到快速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较快,从理论的角度分析是有其深邃的成长根基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尤其是社会分工深化的直接结果。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得到配置,使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市场体系的完善、市场化发育的程度为第三产业的发展铺设汲取养料的生命通道,因为没有市场的发育、市场载体的建设,很难使各类新兴服务业得以发展。同时,服务业随着生产发展,需求变化在空间领域不断拓宽,向纵、横两个方面的无限延伸,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辽阔空间。小城镇发展特别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构筑了农业劳动力转移、第二产业发展、城镇人口生活质量提高的复合基地,从而也从根本上推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从我国来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第三产业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必须做到:

(1)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不断提高我国的市场化程度, 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市场体系。

(2)在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积极发展我国第二产业, 这是第三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依据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变化, 不断拓展我国的服务业领域,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以发展新兴服务业为主。

(4)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加快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以上四点做到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就在其中了。

标签:;  ;  ;  ;  ;  ;  ;  

第三产业增长的理论基础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