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和处理方法论文_王蕴强,贾皖宁

浅谈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和处理方法论文_王蕴强,贾皖宁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医疗所 辽宁 大连 116018)

【摘 要】目的:分析归纳当前对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常见误区,根据归纳结果对其采取有效处理对策,为以后制定高血压患者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笔者近年来收治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合沟通咨询方法,归纳患者接受治疗中存在的误区。结果:常见误区一般如下:误将“症状”与“血压”视为一体;误将“降压治疗越早越好”理解为“降压药物治疗越早越好”,忽视非药物干预;误将降压目标值绝对化为正常血压值;误将实现降压目标视为短期行为。对其采取以下处理方法:减少单一用药;避免治疗决策依据单一;强调药物治疗的合理应用;重视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控制;重视降压药物引起的代谢紊乱。结论: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多发的趋势,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了解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对保障患者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综合治疗;心血管事件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77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induction and tak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to develop, to provide data support for the futur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treated in recent year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communication consulting method, inductive patients receive treatment in practice. Results: the common mistakes in general are as follows: the error will be "symptoms" and "blood pressure" as a whole; mistakenly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s early as possible" as "antihypertensive drug treat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ignore the non drug intervention; blood pressure target value of absolute error is normal blood pressure value; error will achieve the goal as short term behavior. Take the following approach: reduce the single drug treatment decisions are based on single; avoid; emphasizes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drug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ay attention to metabolic disorders caused by antihypertensive drugs.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in recent years showed multiple trends, to our country people's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has caused a serious impact on the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s a difficult and lengthy process, to understand the problems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taking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patient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it is worthy of attention.

【Key words】hypertens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1 引言

高血压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左心室肥厚、AMI等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达1.6亿,且血压每升高 20/10mmHg(10mmHg=1.33kPa),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即增高1倍。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检出率仅为30%,控制率仅为 6.1%,可见,绝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仍处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之中[2]。让广大临床医生了解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并加强防范,也是改善我国高血压诊治现状的基本方法之一。

2 高血压的定义

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在血压分类中引进了“高血压前期”的概念,即收缩压为120~139 mmHg,或舒张压为80~ 89 mmHg。血压处于此范围的人群将来发展为高血压的危险性是低于此血压范围人群的2倍。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对高血压进行了定义和分类,详见表l [3]。

3 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误区

3.1误将“症状”与“血压”视为一体,忽视无症状高血压或以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

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结果均提示,血压升高本身是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最重要的因素,降低血压即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2]。人体对血压的耐受性各不相同,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无任何临床症状,将症状与病情轻重或症状与血压高低完全视为正比关系,对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不予以临床干预,势必延误患者的病情。同样,已明确诊断的高血压患者以自我感觉来判断其血压的高低也是不可取的,应做到定期、定时主动测量血压,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控制。

3.2误将“降压治疗越早越好”理解为“降压药物治疗越早越好”,忽视非药物干预

诸多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微小的血压降低即有显著的心血管获益,降压治疗应是“越早进行越好”、“血压降得越低越好”、“降压治疗的时间越久越好” [4] 。但是主要条件则是在全方位以及多次地检查血压和其他高危情况以及避免干扰情况(例如白大衣性高血压等)之后,按照高血压危险层度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综合治疗。高血压疾病的非药物治疗指的则是对于高血压病人与危险性个体具有能够进行控制的现象,指导病人与危险性个体采用有关的防治措施以及改良其生活习性等,消灭一些对病人身心产生不利因素的行为与习性,进而实现防治与控制高血压疾病进而降低其他心血管疾病出现率的效果。针对于同种血压情况的病人,因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成分不同,所以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危险度。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时国际卫生组织/世界高血压治疗指南中按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情况,将患有高血压疾病的病人分成低度、中度、高度以及极高度四个危险层度。针对于部分不存在心血管病症的危险情况,高血压疾病等级为l级的低度病人应当首要采用单纯的非药物性医治,并且在6~12个月之后根据血压的情况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针对于存在l个~2个心血管疾病危险成分,高血压疾病等级为1级的中度病人,应当首要采用单纯的非药物性医治,并且在3~6个月之后根据血压的情况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在这里,只是针对于高血压疾病危险程度属于中度或者是重度以上的高血压病人来讲,要在同一时间内进行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两种。高血压疾病的非药物干预是高血压疾病的基础治疗,应终身进行。

3.3误将降压目标值绝对化为正常血压值,忽视个体化降压

心血管的危险情况(即一段时期内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和血压之间有着连续性的关系,即虽然血压低于140/90 mmHg,但是如果血压长时间处在正常的高值,那么总体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率也会随之而加大。很多的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进行降压治疗之后,在病人能够承受的条件下,降压降的越好,出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就越低(相对而言)。但前提必须是依据患者的年龄、脏器功能及有否临床不可逆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等,将血压降至适当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值得注意的是,老年患者、脑卒中早期患者的血压不宜降得太低[4]。依据2007年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均应严格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如果患者可耐受,还应降至更低;对于伴有糖尿病以及具有高度危险或极高度危险的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应以控制在150 mmHg以下为其目标值,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3.4误将实现降压目标视为短期行为,过早停药,忽视长期稳定维持治疗

由于知识水平、经济状况、药物不良反应等各方面的原因,许多患者认为血压如果下降低于140/90 mmHg,即为痊愈而自行停药,血压升高后又再次使用药物降压。其最终后果会导致血压大幅度波动,促使心脏、脑部以及肾脏等主要靶器官受到损伤。

4 处理方法

高血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降压治疗的益处主要取决于血压降低的程度。因此,必须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目前公认,药物是治疗高血压最为有效的方法。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要正确服用药物,并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还应避免一些经常所见的禁忌,例如如果药物含量过多则会导致血压骤降,立即停止服用药物将会导致血压反跳,睡觉之前服用药物会引起脑卒中等现象。在临床实践中,对高血压患者用药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4.1减少单一用药

降压药物的合理联合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途径。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既可以降低药物的剂量,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又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及避免其他并发症,还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7、8]。现在推广使用的联合降压药物治疗措施仍旧是以钙拮抗药或者利尿药为基准的药物治疗模式,并且钙拮抗药可分成对血管效果比较显著的二氢吡啶类与对心脏效果比较显著的非二氢吡啶类。经常可见的二联降压药物治疗措施包括:利尿药和ACEI或者和ARB,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和β受体阻断等几方面。3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包含利尿药[9]。

4.2避免治疗决策依据单一

高血压的治疗决策不应仅依据血压水平,还应当考虑是否存在其他高危性因素,例如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脏疾病等方面。所以,在选用降压药物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兼顾降压与靶器官的保护呢?有多项试验证实,不同的降压药物,其降压以外的作用不同。钙拮抗药似乎更适于脑卒中、冠心病患者;ACEI更适于高危(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冠心病、肾脏病、糖尿病肾病患者;ARB更适于肾脏疾病、心房颤动、糖尿病肾病、脑卒中患者[10。11]。

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不同的高血压患者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以便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靶器官的损害。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价和治疗。调查得知我国联合高血压委员会的第5次总结里和我国高血压防治会公布的指南及2010年欧洲所公布的高血压应用指导等不同的文件里,都对患有高血压同时继发不同严重程度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提出了保健措施和治疗依据。下面几点就是根据原则总结出来的治疗手段。

4.2.1经过实验发现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继发糖尿病等症状应该使用ACEI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的降低尿液中的蛋白含量,如果需要同时治疗高血压与糖尿病此类药物应该作为基础药物为患者使用,如果患者的糖尿病的症状较轻,则可以考虑单独使用该类药物进行患者高血压;如果患者的高血压病情较重则可以应用有关钙拮抗药和利尿药。

4.2.2 经过实验发现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患有突发性脑卒,或者突发脑卒中继发大脑缺血或供血不足,导致患者血压快速增加的情况时,应首先控制患者的血压防止血压过高对患者的循环系统造成破坏。所以针对以上情况应该使用利尿药降低患者血压,如ACEI等高效利尿药。

4.2.3 如果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同时其左心室肥大变厚 应该选择ARB等中效利尿药,经过实验发现使用β受体阻断药剂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以上方法。

4.2.4如果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有心肌梗死的可能性应该混合使用β受体阻断药和ACEI进行治疗,在 病情严重时可使用少量的醛固酮。

4.2.5 如果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同时患有急性或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该使用ACEI、ARB和利尿药,禁止在中途应用钙拮抗药。

4.2.6 如果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同时患有稳定型心绞痛 应该使用β受体阻断药患者缓解心脏功能,随后应用钙拮抗药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缓解,实际调查发现使用对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同时患有急性或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同时使用β受体阻断药效果高于单独使用以上两种药。

4.3重视对老年人高血压的控制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各项机能都衰退,所以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和压力差都相对比较难治疗,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越高,其患者高血压的程度越严重,所以对其的治疗就相对较困难,同时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龄较高,其身体潜在的危险因素较多如:血脂异常、血糖升异常,长期吸烟等,是血管的内皮出现纤维化或者硬化[12]。因此根据我国联合高血压委员会的第5次总结里和我国高血压防治会公布的指南及2010年欧洲所公布的高血压应用指导等不同的文件里的原则使用ARB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

4.4重视降压药物引起的代谢紊乱

在1970年对高血压的研究里发现患者如果长时间应用大剂量的噻嗪类利尿药同时混合使用β受体阻断药对患者的高血压伴有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患有糖尿病的风险。因此根据我国联合高血压委员会的第5次总结里和我国高血压防治会公布的指南及2010年欧洲所公布的高血压应用指导等不同的文件里的原则使用单独使用β受体阻断药和噻嗪类利尿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严禁同时对患者应用这两种药物进行治疗。在接下来的研究发现长效钙拮抗药可以有效的缓解以上情况 [2]。

5 小结

在临床中认为,高血压疾病属于一类身心疾病,此种疾病的诊治形式也在逐渐改变,由简单的生物治疗医学方式转换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方式[13]。在2007年的时候,西方的高血压治疗指南中表明,高血压的医治应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活动,医护人员应当成为病人的健康生活引导者。现在,世界上很多地区对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仍旧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医生与病人互相协作:医护人员客观、正确地使用适当的药物治疗方式,叮嘱病人长时间有规律的进行服药,定期检测血压,适当调节药物含量;病人按照医生的叮嘱,积极做到少盐、戒酒、禁烟、减脂、适当运动,保证情绪无大波动来辅助降低高血压,并降低病人心、脑以及肾等并发症状的出现率,降低病死的目的有望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党爱民、陈改玲、刘国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4):263.

[2]严晓伟,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新观点[J] ,中国处方药,2006,52(7):6-8.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

[4]卢新政,李新立. 降压药的作用是来自降压本身还是降压之外的靶器官保护?[J]中国高血压杂志,2006,14(10):771.

[5]徐浩峰,许燕君,马文军,高血压的综合防治[J]. 华南预防医学,2006,32(4):74-75.

[6]杨爱琴,社区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与经济学评价[J]. 社区医学杂志,2006,20(12):1-2.

[7]王振刚,探讨中国、美国、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药物治疗的问题[J]. 中国药理学报,2006,22(1):16.

[8]华平,武艳琳,拌合并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合理用药[J]. 新医学,2005,36(7):419-420.

[9]廉美善,浅谈高血压病的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药事,2006,20(12):768.

[10]ZHANG H,THIJS L,STAESSEN JA,Blood pressure lowering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stroke[J]. Hypertension, 2006,48(2):187-195.

[11]WANG J G, STAESSEN J A, LI Y ,et al. Carotid in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and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Stroke,2006,37(7):1933-1940.

[12]张维忠,老年高血压治疗展望:新观点和新途径[J],使用老年医学,2003,17(4):176.

[13]陈务贤,郑梅,李宏,等心里行为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理与心里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1035.

论文作者:王蕴强,贾皖宁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浅谈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误区和处理方法论文_王蕴强,贾皖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