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进而使国内在路桥工程方面的建设进一步扩张。而在路桥施工过程中,过渡段施工这个施工技术非常的关键。施工企业只有进一步强化过渡段施工,才能使施工目标整体实现,并且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以此为基础保证我国的经济能够更加可持续化的开展。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
引言
公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十分重要,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的行驶舒适度和安全性。因此在进行高速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中,必须要科学设计,做好路基和施工控制工作,确保提升道路与桥梁过渡段的施工质量。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在建成通车之后事故频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经过现场调查发现,高速公路桥梁工程过渡段发生了严重的路基沉降,进而导致桥头跳车,且过渡段还存在着显著的断裂现象,严重危及到车辆的行驶舒适度和安全性。
2高速公路桥梁工程过渡段存在的质量问题
2.1桥头跳车
高速公路桥梁过渡段最为常见的质量病害之一就是桥头跳车现象,原因主要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致使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此时如果车辆行驶速度太快,将直接危及到车辆的行驶安全。桥头跳车现象主要表现为高速公路桥梁过渡段沉降系数和路面沉降系数间存在差异现象,具体可细分为下面三种:(1)路基处理问题。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路基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路基的承载力务必要满足工程的要求,不满足时可以采取夯实或者换填等多种方法来予以处置。若地基土壤中的含水量较高,势必影响到地基的承载能力,加之车辆行驶带来的荷载力,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地基出现沉降现象。(2)刚度差异。桥梁和路基的性质不同,路基属于柔性结构,在车辆的长期荷载作用下,可能会出现变形进而引起沉降现象,虽桥梁在自重和外部荷载作用下,变形现象也难以避免,但是和桥梁桩基相比较而言,该沉降微乎其微,此时就会和路基的沉降间产生差异,进而构成刚度差异。(3)施工控制不到位。在进行高速公路桥梁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因采用的施工工艺不合理,未能严格遵循规范标准施工,压实度偏低等,都可能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最终施工质量。此外,不合理的地基设计深度亦或不恰当的路基填料,也是诱使桥头跳车的重要因素。
2.2道路桥梁过渡段断裂
在该工程项目中,经过实地勘察,发现过渡段存在显著的断裂现象。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1)过渡段的设计。路基和桥梁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此时如果整体设计不够合理,道路刚度变化就会十分明显,沉降现象也十分容易发生。具体表现为高速公路桥梁连接点的设计不够合理,因此需要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在高速公路桥梁间,以便于降低路基和桥梁间的沉降差,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2)外部因素。目前混凝土材料在道路过渡段施工中经常用到。混凝土施工有着严格的流程和标准,例如在混凝土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热量,待热量散完后才可以进行拆模工作,以避免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大而引起的裂缝。然现实施工中,因为赶工期等多种因素,在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就拆模,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同时,不合理的桥梁预应力设计,也是桥梁裂缝产生的重要因素。例如,未能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管道的圆润度,导致施工结束后的桥梁局部发生弯曲现象,最终引起桥梁裂缝。
3路桥工程过渡段施工技术的探索
3.1搭板的设置
当前在我国搭板设置时,不同等级公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都有应用,通过设置搭板,可以将桥头跳车的概率进一步降低,因此,在目前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大中桥都会在适当的位置设置相应的搭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施工部门应当结合桥梁建设的有关需要,在相对较小的桥涵处也设置搭板。搭板长度的设定是整个搭板作业最为核心的部分,搭板的长度应当与路基填高相适应,同时要全面的分析路面的基础状况。结合当前的施工情况来看,对于中桥和一类小桥涵施工过程中,可以设计长度为五到八米左右的搭板。而在大桥需要搭板时,其高度一般设计在8~12m。为了进一步的降低桥头跳车出现的可能,搭板实际长度的设定可以结合路面实际的沉降差来进行,以确保搭板与桥台的连接实现一致的高度。另外,在路面连接处还要考虑反向坡的预留,反向坡度的大小应当结合路桥的实际沉降差来予以确定。这一项施工技术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反向坡预留和沉降差的确定,应当对路线的纵截面进行充分的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搭板的变形力和抗压力,应当对搭板的实际厚度予以调整。在不设置桥梁搭板的情况下,应当严格桥台的施工,确保在桥台施工过程中,压实度和填料情况与施工的规范相符,同时要注重结构施工措施的进一步完善,以对后台和地基建筑强度进一步提升。
3.2后台的填筑
在桥梁竣工之后,要长期的经受车辆的碾压和行驶,这就使得桥梁的两端极易出现路面的压缩变形和地基的变形沉降等问题。要想实现不发生沉降现象,就应当确保桥面结构实际厚度与搭板的尺寸相吻合。结合相关的分析可知,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填料性能与施工要求不相符时,工作人员要第一时间对台背开展相关的处理,以确保桥背不会发生跳车现象。作为台背回填的关键性工序,台背的回填压实作业极为重要。一般来说,分层压实是台背压时作业的重要手段,在此过程中,应当对压时的实际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其实际厚度的控制范围大约在10~15cm。与此同时,应当在材料选取过程中加强控制,以确保材料的压实度。结合以往的施工数据得知,在同样的条件下。台背回填粘性土在压实功方面要比碎石出色。
3.3地基环节的处理
不断强化对于地基的处理,进而使桥头跳车的情况得到足够的控制,进而更进一步的保证路桥过渡段的质量。目前,国内有很多处理软地基的方法,其中最为主要的有两种,分别是超载预压法、换土法,这一类的方法既能充分的优化地基的具体性能,同时还能保证路桥的具体承载力大大提升。例如将建筑物建在的路堤是软土层较厚的情况,由于所使用的回填材料本身的质量就比较软,而在经过挤压后,就会给基础桩体造成较大的压力,最终出现了水平位移的状况。当这类情况发生后,就会破坏到支座以及伸缩缝,进而损害到了桥面与桥台。因此,只有将填料的具体投入情况减少,才能进一步控制好位移的现象,进而使地基路线充分加固。
3.4排水施工部分的处理
目前,对于排水方式的选择,通常会考虑到后背填料的基本类型,进而排除掉填料中所掺杂的水分。另外,为了不损害到结构,需要降低其水分的渗透率,一定要将有关桥体背面对防水层实施涂抹。而为了控制好地下渗透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在回填区排水的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排水设施。当对路面实施排水的过程中,如果想要保证路基排水设置更加的稳定,那么就一定要充分的考虑施工现场中的建筑物。
结束语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作为路桥施工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道路桥梁施工工程过渡段施工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路桥工程的质量和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以此路桥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应当高度重视路桥工程过渡段的施工工作开展,以确保路桥工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交通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钟小明,吴超.高速公路工程路桥过渡段质量控制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41(11):202-203.
[2]尼博桢.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8):138-139.
[3]牛少庚.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技术处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10):226.
[4]张晓飞.高速公路路桥过渡段的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6):209-210.
论文作者:姜可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桥梁论文; 路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基论文; 高速公路论文; 现象论文; 桥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