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俊夫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俊夫

王俊夫

身份证号码:220503198605XXXX17

摘要:随着我国对民用级基础设施建筑的需求增多,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对建筑工程实施管理是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把控,管理得当可使建筑工程项目实现既快又好的进行工程建设。本文就对施工管理以及创新技术等方面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每天都要居住接触的生活环境无疑是实时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关键。简而言之,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是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如果施工方能够全力确保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效保障人们可以幸福生活是社会所希望的。但是,在现阶段中国大体的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不够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大大的影响到了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这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长久性来说都有着十分消极的影响。除此以外,在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也不难发现有很多质量上的问题都是由于存在缺点施工技术所致。基于上述原因,全力加强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手段,全力发挥作用,确保民用建筑的使用寿命,对于当代经济发展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1控制建筑工程成本

建筑工程管理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把控,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使施工过程中各环节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使管理及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同时有效的建筑工程管理方式也会实现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详细把控。我国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成本管理意识、措施落后的现象,这使得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浪费尤为严重,依托良好的施工管理方式对项目施工进行全面管理,这样会这很大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经济成本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1.2降低施工风险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通过有效的施工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尤其是民用工程,对于建筑施工工期要求非常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存在着重工期轻风险的现象,这也正是我国建筑施工安全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借助有效的施工管理手段,可以做到施工分工明确、责任细化合理,对施工现场的危险源进行及时识别处理,并对工程人员进行适当的安全意识培训,降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施工成本、人员安全等风险。

1.3提高施工效率

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对于建筑施工的有效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供了一整套沟通方式管理、人力资源配置、工程细分管理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借助有效的建筑施工可以使施工过程中工作的安排合理,人员配置到位,提升人员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程度,并提升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士气,从而提高施工过程中员工的战斗力和施工效率。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缺乏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

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中,仍旧存在很多问题,这就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合理管理统筹以及施工时间人员等。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缺乏默契,没有办法合理统一的完成所有任务,而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也不高,这就很难有办法从根本上全力确保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准。

2.2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

如果缺乏优秀的管理人才的话,也就无法合理的进行管理监督,进而管理工作就无法得以顺利进行。在大部分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很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务农人员,他们整体的职业素质不高,而且有很多人也不是很了解建筑行业,比较缺乏相关知识,而且对于中国相关方面的法律政策也不熟悉,这就很难正常进行施工管理的相关工作。优秀管理人才的重度缺乏使得建筑工程无法顺利展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安全控制不到位

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所在,但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管理理念和施工安全意识较低,很多都只向施工工期负责,导致多地时常出现建筑施工安全事件,这同时也是因为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工程中的安全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另外,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员,对于施工安全防范的相关政策、管理监督做等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这也是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

3改善该种施工管理现状的措施

3.1健全民用建筑施工管理系统

设立合理科学的施工管理部门,分文别类的按条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的管理职责,要设立有针对性的施工管理小组,平均分配管理任务,以有效提高施工管理的工作效率。确保合理的管理人员的数量,要删选管理人员,剔除玩忽职守的人,选择优秀的管理人才,使每一位都能够了解自己的管理任务,设立合理的施工管理方案,严格控制民用建筑工程每一天的施工进度以及整体施工质量。设立较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制度,要严格的按照技术要求以及施工标准合理选择建筑材料,在现场就要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测筛查,使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部施工步骤都符合施工要求,实施技术人员责任制,平均分配每一位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强度,从根本上优化完善施工质量。

3.3设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

要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比较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政策,在施工过程中,贯彻实施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分级管理办法。把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部分责任都平均分配到每一位管理人员的身上,明确每一位的职责任务,确保施工工程的每一环节都有工人负责,从根本上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安全管理的相关问题,全面提升施工质量。

4在民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应用的创新技术

4.1运用后浇带技术,全力完善传统混凝土中存在的裂缝问题

在传统类型的混凝土浇筑工艺手段中,在水泥水化的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温度应力,而因为普遍的混凝土结构都具有比较优秀的抗压能力,但是抗拉能力却相对来说比较弱,这就使得混凝土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之下就会出现裂缝,另外一直发生变化的外界环境条件,使得裂缝加大变为深度裂缝,这就会严重的影响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从而降低建筑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而通过浇带技术的应用之后,就会比较良好的释放温度应力,从而有效预防民用建筑工程的内部再发生裂缝问题,导致建筑物使用性能下降等。

4.2应用新式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技术缓解结构被破坏等问题

在建设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毫无疑问混凝土的浇筑工艺深深地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而在传统类型的施工手段当中,为有效缓解由于大面积浇筑混凝土构件而导致的裂缝问题,无法连续进行浇筑工艺,开始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完整性,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各个部分沉降量都出现问题,使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能下降,与此同时浇灌过程中出现的收缩应力也会出现无法根治的问题。如果开始应用新式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技术的话,就能够从根本上确保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不受到影响,从而有效解决沉降差以及收缩应力导致结构被破坏等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使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去全力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准,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创新革新技术,在创新过程中尽力完善原有问题,才能够有效提升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使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更加适合人们居住,除此以外,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也能够全面促进社会的长足经济发展,使人们能够在更优秀的居住环境下更加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臧永青.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

[2]王志广.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外资,2013(13).

[3]潘那龙.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控制的分析[J].科技信息,2010(05).

论文作者:王俊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3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创新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俊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