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致因及其应对策略探赜
——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
高翩1,寇杰2
(1.安徽工业大学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2.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摘要: 网络暴力已严重影响了虚拟空间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以人格理论、心理防御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为基础,从精神分析的视角对网络暴力行为主体进行探究,能为网络暴力治理工作提供新思路。本我的快乐追求和超我的制约失效、心理防御机制的不合理动用、集体无意识的错误导引等原因,导致了网络暴力失范行为的频现。为应对这种状况,多重主体应合作发力,共同塑造网民健康人格;建设网民话语平台,促使其合理动用防御机制;继承传统伦理道德,良性引导集体无意识。
关键词: 网络暴力;人格;心理防御机制;集体无意识;精神分析
互联网及虚拟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网络暴力”作为突出的社会问题逐渐出现在公众视野并愈演愈烈,对虚拟空间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网络暴力”是社会暴力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属于公共暴力的范畴,它是指互联网空间主体及虚拟人群出于特定目的而在网络上发表带有煽动、攻击、审判、侮辱等性质的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从而对其他网络主体造成危害的行为现象。
不少专家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网络暴力”进行了深入探究。从法学视角来看,郭俊在分析网络暴力危害的基础上,指出法律缺位和道德缺失是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应当选择以法律控制为主的多元管理办法,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缓解网络暴力[1]。齐鹏等人以人肉搜索的法律属性界定和危害等方面为切入点,提出了保护我国网民信息权的法律治理路径[2]。从传播学视角来看,刘绩宏从网络谣言的传播过程和传播机制出发,针对网络谣言问题提出了应急处理和长期预防的具体处理机制[3]。张健挺则提出了传播速度假设,进而得出了“网络暴力无法人为防治、只能靠社会自身进步”的结论[4]。从社会学视角来看,霍晓丹分析了参与网络暴力的青年人群的去个体化心理、逆反心理和成就动机心理,进而提出要加强法律约束和思想道德建设来减少网络暴力的危害[5]。Lyndall Schumann以社会生态学为研究视角,讨论了个人和社会环境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阐述了社会生态模型中的网络暴力概念化[6]。
对相关文献进行研读分析后发现,目前很少有人以精神分析为视角去分析网络暴力。然而,精神分析作为一个特殊的心理学流派,在现今仍可以作为一种解释性的理论框架,有巨大的潜力去解释人类行为。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视角,对网络暴力行为主体展开讨论,可以为解决网络暴力问题提供新思路,从而有效推进互联网空间管理和虚拟社会治理工作。
一、问题提出:网络暴力现状及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一)网络暴力及其行为主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8年1月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7年12月,我国网民总规模达到7.72亿,其中农村网民数量为2.09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7.0%。但是截止到2018年12月,这一数据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网民主体的数量分布来看,我国网民总规模已达到了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 653万,其中农村网民数量增加了1 291万,总规模已达2.22亿,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村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从网民的受教育情况来看,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依然是网络空间的主力军,他们在网民总数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8.7%和24.5%,网络主体呈现出低受教程度、低文化水平的趋势。从网民年龄分布来看,10至19岁、20至29岁的网民已经分别占网民总数的17.5%、26.87%,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存在较大的不成熟性、不稳定性,个性偏于冲动。此外,手机及平板等移动终端的产生,“流量资费下降、网速加速、取消漫游、携号转网”等政策的落地,使得入网门槛大幅降低,而相对应的治理措施和法理保障还未跟上。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网络暴力失范行为常有发生[7]。
第二天一大早甲洛洛冲进厕所,厕所的隔墙上什么也没有。甲洛洛心里空落落的,莫非自己猜错了?也许,也许说的是放石子的夜晚才行动?也没关系,再等等放石头的夜晚吧。
从国家层面来看,首先要加强网络立法,通过法律法规及其文本对个体的超我形成制约。法家思想主张“法与时移”,提倡以法治国、以法制防范人性之恶欲、使人性向善有序,这一理念在当前同样适用。当前我国网络矛盾和网络暴力问题突出,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社会需求。要根据我国的网络立法现状、特殊国情和社会利益主体关系,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要通过严格执法来规范言论自由,促使网民学习和内化相关法律规定,将法律约束逐渐内化为个人意识的一部分,控制本能冲动以减少不理性行为。
心理防御机制是我们缓解内心焦虑的一种心理倾向,合理地运用它能有效应对外在威胁、缓和心理压力。但是在网络空间中,大多数人都将互联网视作调节自我心理的手段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面对焦虑时都会不自觉地动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其中,最为常见的是攻击性防御机制和负向转移防御机制。
(二)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人格理论。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格结构主要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本我通常被看成本能,是最原始的力量[9]。通俗来讲,本我即是处于潜意识之中的“本能的我”,本我的无意识要求立即得到满足遵循的是快乐规则[10]。但是,有规则的社会会对本我进行制约,在这种情况下,自我随之产生。成熟的自我能够在遵循社会法则、原则、规则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中潜在的“理性”要求积极做好对人格的控制,在必要时对自我的快乐冲动进行约束,实现对个人价值、善恶、道德的平衡。总体来看,本我的完全无意识能够控制自我,但自我这个“骑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服务本我这匹“马”[11],自我既要满足本我,又要制止超越规则和道德的行为。本我和自我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衡,此时就需要超我的作用。超我即是“道德化了的我”,包括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等,它是社会秩序、社会规则在人格中完全内化的结果,它会遵循理想原则、按照社会价值和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及行为进行感化,实现道德化的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既能够使人在社会规则约束下进行各种活动,实现个人追求和理想,也能够使人的基本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但是,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自由性常常使得个体失去外在规则的制约,本我和自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本我人格特征能在网络中释放出来。
精神分析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结构,它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中的有些部分是共通的,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受我国传统文化熏陶的网民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出网民们潜意识里面的各种关系,而潜意识正是人类行为的内驱力,人类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将精神分析理论运用到具体案例中分析网络暴力,能更深入地了解和分析网民心理特征,寻找应对策略。精神分析理论包含多个子系统,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格理论、心理防御机制、集体无意识三大内容。
本我的无意识对快乐的肆意追求。无意识处于心理结构的深层位置,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其内容是积极活动着。人最本能的冲动就是追求快乐,被压抑的本我通过各种方式得以释放后,个体才会得到快乐的感受。在虚拟自由的网络空间我们无所顾忌就会习惯由快乐原则支配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尽情以口诛笔伐发泄情绪,导致网络舆论变成暴力的狂欢。网民在网络中肆意发泄情绪,从而缓解焦虑,焦虑是因为被压抑的本我一直渴望得到满足,于是自我对本我的控制消耗了大部分心理能量,心理能量不断积累必须要找到途径进行宣泄。本我的充分释放才可以为自我储备更多能量,因此,缓解焦虑的重要途径就是实现本我的欲望和要求,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被允许的。部分人的现实利益得不到保障、社会竞争加剧、升学就业等压力使得焦虑情绪不断积累,但又无法找到合理平台进行宣泄。虚拟空间和互联网空间所具有的隐私性、自主性使其找到了新的发泄平台,各类虚拟终端、网络APP的飞速发展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宣泄载体。于是,他们就会在网络中遵循快乐原则,肆无忌惮地、盲目地发表各种在现实中被压抑的言论,充分释放本我焦虑。但需要强调的是,快乐原则不可能一直主导人们的思想和事态的走向,只要通过媒体宣传、报道等方式进行及时的正确引导,促使网民理性的回归,就能让网民对热门事件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更理智的表达,减少网络暴力失范行为的发生。
集体无意识理论。集体无意识由荣格正式提出,它的内容不在意识当中,而是基于个人的个性遗传和对文化的传承而形成的,因此它普遍存在于每个社会个体的心理中。正是这些内容先天地存在于每个人的集体无意识中,我们才可以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知觉到某些内容并对之做出反应,我们知觉和行为的选择由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所决定。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原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意象。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自由性特征、网民群体的多样化特征,都容易触发集体无意识中相应的原型,阴影原型释放使得个人身上最原始的本性显露出来并控制行为。原型的主要来源是生活中的典型环境,个体在生活中不断重复性地体验这些典型环境而到达一定程度后,就会使其进入无意识领域。当与某种特定原型对应的情境出现时,那个原型就产生发自本能的、甚至不惜抗衡理性的强制性并开始作用[14]。在原型中处于人格表层的是人格面具原型,它是一个人为了得到社会认可而特意对外界展示的人格特征[15]。与人格面具原型相反的是阴影原型,它处在人格中最深层,能接受人类更多的动物性,网络世界的高度互动性、自由性和匿名性使得网民的阴影原型在其中变得肆无忌惮,从刚入网络时的循规蹈矩逐渐到口无遮拦的言语攻击就是它的典型表现,网民和监管者之间旷日持久的矛盾,更是阴影原型和人格面具模型冲突的外显形态。
二、致因探究:网络暴力行为主体的精神分析
(一)本我的快乐追求和超我的制约失效
心理防御理论。由弗洛伊德最初提及的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功能,自我借助于它可以摆脱由内心冲突导致的不快和焦虑,控制自己的冲动、不良情绪和本能欲望,维持个人的精神稳定,防止个人产生心理恐惧、悲伤等一些不良情绪,以维持个体内在平衡[12]。心理防御机制的形成是基于自我压制本我的欲望,解决自我和本我之间存在的冲突。合理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可以暂时缓解内心情绪、抵御一些负面情绪的伤害[13]。而防御机制的不合理运用则会导致心理受伤和情绪崩溃,使人们无法清晰了解自己真实的内心思想,逃避社会现实,令矛盾进一步复杂化。心理防御机制主要分为攻击性、逃避性、代偿性、自骗性、建设性防御机制等几种,主要形式有压抑、否认、抵消转化、合理化等。攻击性防御机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当自我受到控制的时候,焦虑就会产生并引发防御性行为。具体来讲,当个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其他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人进行攻击性地发泄,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是将自己的错误转嫁于他人身上并以此来并判断他人是非,减轻自身焦虑。
响水县是江苏省盐城市所辖县之一,曾被授予“粮棉生产先进县”“全国夏粮生产先进县”“全国棉花百强县”以及“中国浅水藕之乡”。全县耕地总面积4.85万hm2,总人口59万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11 hm2[6]。2012年,响水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共计63.50亿元,全年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共7.8万hm2,总产量高达53.17万t。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共0.1万hm2,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53%,高效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2012年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2.5万kW,同比增长了11.2%。
时年62岁的郑筱萸,在被执行死刑前留下的《悔恨的遗书》中感叹道:“明天我就要‘上路’了,我现在最害怕的是,我将如何面对那些被我害死的冤魂?我祈求他们能够原谅我、饶恕我,我这不已经遭报应了嘛?”
(二)心理防御机制的不合理动用带来负面影响
乌云其木格:关于水费收补问题的矛盾前面已经涉及了,我想回答的时候侧重于重点时间表。另外,用哪些手段如期实现。
据了解,中国农村网民和低收入群体网民越来越多,在社会转型期处于弱势地位的他们产生各种仇视社会的心理在所难免,但是目前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导致部分利益群体产生相对剥夺感或不公平感,心理结构失衡,负面情绪得不到排遣,就会不自觉的动用防御机制以缓解焦虑。对攻击性防御机制的不合理使用有害无益,例如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涉及到的出轨、财产、离婚等等社会敏感话题挑动了网民的情绪,网络主体的怨气都通过对新闻主体的辱骂或者嘲笑来宣泄自身情绪,通过这种言语攻击来转移、缓解自身焦虑。但是有时候这种机制启动时个体自身是意识不到的,在其驱动下我们被动发起攻击行为。
第三,创造运用汉语的机会。在泰国学习汉语,缺乏使用汉语的机会。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汉语活动,如举行汉语演讲比赛、汉语表演晚会,学校开辟出一块专门的汉语专栏,供学生发表自己的汉语文章或是读书心得等,让学生在校园内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使用汉语。
还有部分网民会不自觉地利用负向转移效应来进行防御。当他们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产生一些情感、欲望和态度时,因自身无法接受这些情感、态度,就会将它们转移到可以接受的对象身上来,减轻自身的心理压力,对情绪过度宣泄就使得网络暴力现象发生。极端的负向转移效应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当年王宝强离婚事件关注度超过里约奥运会的网络关注度,这一次网络声讨已经从网络的道义审判延伸到现实的行为侵犯,网民线上口诛笔伐线下围追堵截,从评论转发谩骂到人肉搜索泄露隐私信息,从各种恶搞到人身攻击,对当事人造成了极大伤害。为了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需要合理运用防御机制,及时通过合理渠道释放负面情绪,保障身心健康,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
(三)集体无意识的错误性导引
网络空间是网络空间主体相互交流的虚拟平台,属于媒介的范畴。作为传递大规模信息的载体,媒介延伸并扩展了大众的意识区与无意识领域,与受众共享集体无意识的领域[17]。集体无意识相对于个体而言,它是一个整体。它自身存在而不依赖于个体经历,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时刻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关联性思维、集体主义及其重视关系等特点都有很大关系。长期沉淀于网民意识中的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被反复强化,最终汇入集体无意识的洪流。
“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在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尤其对人的精神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个人进入了群体之后,在“集体无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失去自我意识。聚集成群的个体,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会转到同一个方向,自本身自觉的个性就会趋于消失,从而形成一种群体心理。当集体无意识在这个群体内积聚起来,结果便是网民的疯狂,这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精神瘟疫。个人的集体无意识被激活,人们的思维、判断、选择、行为等在非理性支配下成为不自觉的无意识活动。电影《搜索》中,不让座女士叶蓝秋是一位打扮精致白领,因为被查出患癌而情绪崩溃,在公交车上拒绝让座而被拍摄视频曝光在网络上,引发了网络对她的恶意攻击,在网络暴力和绝症的双重压力下她最终选择自杀。人们关注的已经不是老人的座位问题,而是这样一个各方面条件优渥的人应该且必须展现社会公德,这其实是人们仇富的集体无意识在释放。
集体无意识对网络暴力的产生有巨大的影响,从众多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可以看到,被集体无意识支配大脑的这些网民利用传统的道德伦理作为宣泄情绪的借口,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同样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在王宝强离婚声明发布后之所以能引起网民强烈的愤慨,是因为网民的群体无意识中有着传统的道德规范,尤其是对背叛、不忠、不仁不义行为有着极强的批判心理,这些集体无意识使得网民将支持王宝强等同于伸张正义。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带有极强攻击性、盲目性的“道德审判”会给相关事件人员造成了不道德的伤害。我国网民中低素质、低文化水平、低判断能力的构成比例,也使得这一现象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同时,阴影原型也会对人格面具原型产生挑战。互联网时代的网民更快更多地获得各种信息,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内容在这种条件下受到激发,释放并作用到意识和行为当中去,阴影原型就会蠢蠢欲动。在集体无意识层面,网民在网络中与在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可以视为阴影原型对人格面具原型的反抗。在人格面具缺失的背后,每个人都可成为道德的捍卫者,都可对他人提出批评,甚至人身攻击。在面对舆论热点事件时,事件的某些方面会关联到个体内心中动物性的一面,就会触发阴影原型的运作,随意辱骂、讽刺甚至人身攻击其他人使得网络舆论的暴力性不断加深。网民对互联网的基本态度就是使用与满足,主要表现为宣泄情绪和心理补偿。这与在现实生活中在他人面前和公众面前所表现的截然不同,当网民群体中的无意识不断积聚起来,便带来舆论的狂欢。
三、对策思考:应对网络暴力的基本路向
(一)多重主体合作发力,共同塑造健康人格
网络暴力的行为主体是被称为“网络暴民”的网民,目前学界对“网络暴民”还没有清晰定义,但是根据不同学者的解释,可以发现其存在一些基本特征:非组织性,往往因某一事件刺激后自发形成的,没有明确的目的;伤害性,在网络事件中使用暴力对他人进行恶意攻击,比如谩骂、侮辱,对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身心健康等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群体性,其在某种情感影响下形成一致心理,众多心理一致的网民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处于共同情感需求完成心理集群[8],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使得他们更热衷于批判事件现象,并恶语攻击事件当事人;短暂性,由于起因的偶然性、信息更新的快速性,这些人的暴力行为是极为短暂的,当此事件被新的话题替代时,这个群体就会自然解散。
家庭和学校要进行人格教育。首先,面对我国网民低龄化的趋势,要重视早期教育的作用,尤其是要做好学龄前儿童的人格教育工作,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帮助网民从小形成健康人格。其次,网民在生活、工作过程中都面临着各种压力,要对“本我”心理能量的释放进行正面教育引导,避免将过多的心理能量分配在“自我”中,促进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稳定平衡及和睦相处,避免教育边缘化现象,帮助网民正确减压,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寻找自身价值。
超我的弱化使人的本能不再被压抑。超我在人格结构中扮演着监察者的角色,主要是管制和约束不被外在社会规则所接纳的来自本我的原始冲动,制约和控制自我的行为。超我的形成主要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第一个是外部他律,超我是外界权威的继承者,弗洛伊德认为道德人格起源于外界他律[16]。外在制约是超我形成的重要原因,当代法制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等显性约束,能最大限度地限制住人的本能冲动,促使社会成员在相关规则允许的空间内活动。但是正如前文所分析的,当前入网门槛的降低使得网民素质参差不齐,不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目标追求的肆意妄为者在网络空间“各抒己见”,导致网络空间秩序较为混乱。加上当前网络监督管理体系的相对不完善、相关硬性法规和法理保障的相对缺失、虚拟空间治理工作存在短板,都使得网络主体责任追究难度较大,网民可以不顾及外在制约而肆意言行,充分释放本能,加剧了网络暴力行为。第二个是内部自律。外在权威被超我内化,即他律的内化,继而成为自觉之后,才会出现真正的良心,才能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冲动。这种内化在实质上仍然是他律,当自由宽松、缺失规则的网络空间缺乏足够的外在权威去促使内在权威良心的形成时,网民个体的内部自律和自觉就会缺失,容易在网络空间忽视软性道德要求,以侥幸心理肆意妄为。
网民个人首先要提升自身辨别能力,加强对虚拟信息的辨别能力。互联网上信息冗余繁杂,为吸引眼球的夸张体新闻和信息充斥其中,网民要增强明辨和甄别失实信息的能力,保证自己在一边倒的舆论面前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不失去自身主见和理性判断能力。
(二)建设网民话语平台,合理动用防御机制
网民话语的合理表达对于疏通民意、了解大众需求、监督社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18],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运用官方微博、政府门户网站、官方机构等手段及时发布民意信息,将政府声音递送出去,还要以当下流行的网软件、便民APP为载体,给网民和公众创造更多合理的民意表达平台,站在公众立场、以平等态度倾听大众话语,及时回收大众反馈并作出回应。这样,可以安抚和缓解网民因无法实现正当诉求而产生的焦虑心情,进而减少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在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方面,我们坚持以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为导向,稳步开发水电资源,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和工业节能降耗,加大清洁能源应用、余热余压发电等清洁生产技术推广,引进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应用太阳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生产方式。全市电力总装机922.4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40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16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200万吨,清洁能源产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税收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25%,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
同时,当前网民素质层次不齐,要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引导、模范榜样的带头作用,促使网民适当节制自身情感和欲望,以更为宽容的态度对待不合理的状况,学习如何坦然面对各种应激事件,缓解自身焦虑,减少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使用。其次,培养个人成熟的防御机制是获得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19]。每个网民身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而社会支持是促使个人心理防御机制成熟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稳定的家庭或社会组织[20]。其中,家庭具有上承宗庙、下启子孙的重要作用,美满的家庭可以培养网民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要运用各种方法为网民提供和谐的家庭和父母的关爱,进而促进社会进化,减少长期的不良慢性刺激,使网民享受来自社会的适度的精神支持和疏通引导,促使其能够妥善处理压力矛盾和内心焦虑,防止不成熟防御机制在人格中固定下来。最后,要通过自我认知与完善来矫正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有意识地反复运用成熟的防御机制,在认知遵守社会规范的基础上合理发泄本我冲动,使合理的防御机制固定在人格中。
(三)继承传统伦理道德,良性引导集体无意识
当下,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带来社会道德观的多元化[21],许多网民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不够成熟,理性认知能力相对不足,导致网络空间中公众意志的觉醒与公共理性的缺失形成矛盾。被激活、唤醒的集体无意识逐渐控制了一些网络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使网络暴力及网络伦理失范行为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借鉴和吸收我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有益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如儒家的“仁德”“中庸之道”“适度守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吾日三省吾身”、道家的“道法自然”“不违背大道规则”“按原则行事”等伦理思想,都能对网民的集体无意识起到约束作用。可以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讲座、知识竞赛、网络宣讲等渠道,引导和激励网民从中吸收、学习优秀的伦理道德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将其不自觉地落实到行动当中,影响更多网民的思维意识,促使他们在正确道德良知的引导下开启自我意识,达到完善人格、心灵成长的目的。
同时,集体无意识现象之所以出现并愈演愈烈,其原因与网络空间的某些“民间舆论领袖、网络推手”有关。这些以自媒体、个人网络账号为主要武器的领袖和推手在网络空间的影响力极大,容易引导甚至左右网民群体对于网络事件的态度。在当前的网络空间中,一些目的单纯、话语内容健康的民间舆论往往代表着大众心声,对网民的网络行为起到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但同时也有一些为了吸引大众眼球、夺得关注量、获取点击量、增加经济收益而不惜误导大众意识、扰乱社会秩序的“网络大V”,他们往往对网络事件的真实性不加严格考证就大肆传播,其潜在的话语影响力会引导错误的集体无意识,使网民群体受到不良影响。所以,我们要加大对舆论领袖的把控力度,使他们与政府舆论一道积极解释被歪曲的新闻动态,正确引导热点事件的舆论导向,利用自身影响力引导网民形成健康的集体无意识。
现阶段,网络暴力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不仅对互联网空间和虚拟空间秩序造成不良影响,还将这种负面影响延伸至现实领域,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厘清网络暴力的发展现状,基于精神分析理论对其成因稍加思考,我们就可以发现,网络暴力之所以不断频现并愈演愈烈,一是因为网民个人的本我无意识会潜在地地会追求“感性传播信息、肆意攻击他人”的快乐,加之网民人格中的超我因各种原因被弱化后,会使人的本能摆脱束缚,加剧网络暴力;二是因为网民迫于各种压力,会不自觉地动用了攻击性防御机制、负向转移效应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在转移自身焦虑的过程中形成网络暴力;三是因为网民在面对网络事件时,自身的个体无意识易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加之阴影原型挑战了人格面具原型,从而造成了带有暴力性的网络舆论危机。面对网络暴力,国家可以通过加强立法和道德培育以形成软硬约束、家庭和学校深入推进人格教育、网民个人努力提升自身的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状况。此外,有针对性地辅以“建设民间舆论话语平台,合理动用防御机制;继承优秀传统伦理道德观念,良性引导集体无意识”等措施,有助于遏制网络暴力恶性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郭俊.网络暴力侵权规制探究[J].学术交流,2014(5):75-78.
[2] 齐鹏,崔淑洁,邬彧.以“人肉搜索”为视角对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反思[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4):161-170.
[3] 刘绩宏.网络谣言到网络暴力的演化机制研究[J].当代传播,2016(3):83-85.
[4] 张健挺.网络暴力、信息自由与控制——传播速度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4-109.
[5] 霍晓丹.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2):17-19.
[6] SCHUMANN L,CRAIG W,ROSU A.Power differentials in bullying:individuals in a community context[J].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2014,29(5):846-865.
[7]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9-02-28)[2019-04-0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2/t20190228_70645.htm
[8] 周知.网络暴民成因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0.
[9]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1992:326-335.
[10] 百度百科.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EB/OL].(2018-12-18)[2019-04-01].https:∥baike.baidu.com/item/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12744303.
[11] 百度百科.压抑、抵制与和解[EB/OL].(2013-03-18)[2019-04-01].https:∥wenku.baidu.com/view/07c8ee10ff00bed5b9f31d18.html.
[12] 李长庚,李泉,周小露.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122-125.
[13] 刘运合,杨伊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汉文版),2008,37(1):88-92.
[14] 段友国.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与原型理论解读[J].名作欣赏,2012(30):119-120.
[15] C.S.霍尔,V.J.诺德贝.荣格心理学入门[M].三联书店,1987:40-56.
[16] 杜阳.弗洛伊德道德人格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17] 朱梓烨.新闻传播中的“集体无意识”与神话再现[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Z1):84-90+210+217-218.
[18] 郑永晓,汤俏.“网络暴力”喧嚣背后的政治与文化——兼论近年来网络文化的监管与疏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7-11.
[19] 崔新佳,吴文源,颜文伟.心理防御机制初步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1992(2):108-111.
[20] VAILLANT G E.怎样适应生活[J].颜文伟,程文红,新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10-318.
[21] 孟凡长.“人肉搜索”现象的伦理反思及解决路径[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02):23-25.
A Probe into the Causes of Behavioral Subjects of Cyber Violence and its Countermeasures: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analytic Theory
GAO Pian1, KOU Jie2
(1.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Anhui, 24300, P.R.China;2.School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Anhui,24300, P.R.China)
Abstract: Cyber violence ha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virtual space order and social public security.Based on personality theory,psychological defense theory and collective unconscious theory,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subject of cyber viol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analysis,and this can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governance of cyber violence.The unconscious pursuit of happiness in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netizens,the unreasonable use of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and the wrong guidance of collective unconscious lead to the abnormal behavior of network violence.In order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multiple subjects should cooperate to shape the healthy personality of netizens,build a platform for netizens’ discourse,guide the netizens to use the defense mechanism reasonably,critically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ethics and morality,and guide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in an appropriate way.
Key words: cyber violence; personality; defense mechanism;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psychoanalysis
收稿日期: 2019-04-16
基金项目: 安徽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基金项目“影视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初探”(2017098)
作者简介: 高翩,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寇杰,男,陕西安康人,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奴婢不吵你了便是。云梦善解人意地说,我和妈看电视时,尽量不出声,让你早成大师……真是的,在自己家,竟还不允许放开笑了。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98(2019)04-0052-08
(责任编辑 蔡银春)
标签:网络暴力论文; 人格论文; 心理防御机制论文; 集体无意识论文; 精神分析论文;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论文; 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