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PACU麻醉复苏室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全麻下鼾症手术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鼾症患者术后躁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前瞻性的研究方式,随机选取156例全麻下行鼾症手术的成年患者,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依据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患者躁动进行评定。按Logistic回归分析的要求进行量化和赋值,先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各因素再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中,性别、ASA分级、术前焦虑、麻醉方式、利多卡因使用情况、术中低体温、术后疼痛、是否留置导尿管以及苏醒方式对患者术后躁动有显著影响;进一步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术前焦虑、留置导尿管为术后发生躁动的危险因素;使用利多卡因和自然苏醒为术后躁动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成人全麻下鼾症手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与很多因素相关,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患者躁动的发生,保证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
关键词:全身麻醉;鼾症手术;躁动;影响因素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from postoperative agitation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stoperative agi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noring.Method:A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elect 156 adult patients who underwent general anesthesia for snoring surgery. The clinically relevant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for agitation by sedation-agitation score(SAS).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quantification and assignment,first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screening ou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actors and then multi-factor non-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In univariate analysis,gender,ASA classification,preoperative anxiety,anesthesia,lidocaine use,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postoperative pain,catheterization and wakefulnes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postoperative agitation;Further multi-factor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reoperative anxiety,catheter indwelling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agitation;the use of lidocaine and spontaneous wake up after the onset of postoperative agitation.Conclusions:Resting phase restlessnes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general anesthesia for postoperative snoring is related to many factors. Health care workers should take active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onset of restlessness and ensure that the patients can smoothly wake up.
[Key words]General anesthesia;snoring surgery;agitation;influencing factors
鼾症是一种严重的具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据研究报道,此疾病在成人中的发病率约为 1% ~3%[1],很多心血管疾病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治疗鼾症的首选方法之一是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是将悬雍垂、软腭、扁桃腺切除或部分切除,并加以腭咽成型,以改善睡眠状态下气道梗阻的现象,但手术刺激性大,患者在术后苏醒期易出现躁动,主要表现为肢体无意识的动作、哭喊呻吟、语无伦次等,虽然持续的时间短,但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躁动及呛咳易导致患者出现意外伤害,心血管应激则可导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高[2]。因此积极探讨全麻下鼾症手术患者躁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减轻患者术后躁动对患者安全和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取前瞻性的研究方式,随机选取156例全麻下行鼾症手术的成年患者,对其临床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对影响其躁动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和控制鼾症患者术后躁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行全麻下鼾症手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86例,女性70例,年龄(56.72±11.3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ASA分级Ⅰ~Ⅲ级;③患者神志清楚,知情同意,愿意配合且无精神神经疾病;④患者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损害;⑤手术方式均为双侧扁桃体切除和腭咽成形术。
1.2 方法
1.2.1 研究内容
通过临床实践研究以及查阅大量文献,选取了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ASA分级、脑血管病史、高血压病史、术前焦虑情况、麻醉方式、血氧饱和度、利多卡因使用情况、术中低体温、术后疼痛、术后是否镇痛、是否留置导尿管、苏醒方式等15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1.2.2 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常规病历资料,并在术前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指数,术前焦虑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此量表共计20个条目,超过50分说明存在焦虑症状,且分数越高说明焦虑越严重。术后疼痛情况待患者意识清醒采取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评估,得分范围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说明疼痛越严重。
1.2.3 躁动评估标准
以Ricker 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术后患者进行躁动评估,分值范围为1~7分,1分表示不能唤醒,2分表示非常镇静,3分表示镇静,4分表示安静合作,5分表示躁动,6分表示非常躁动,7分表示危险躁动,得分﹥4分即可判定为躁动。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应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各因素与成人全麻下鼾症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关系,并对单因素分析中显示有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逐步引入剔除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将躁动发生与否确定为因变量(躁动=1,无躁动=0),各自变量的赋值情况见表1。
表1 苏醒期躁动可能的影响因素及赋值情况
2 结果
2.1 躁动影响因素的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中有45例患者出现术后躁动,躁动的发生率为28.7%,其中男性29例,女性16例。按照α=0.10的检验水准,经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ASA分级、术前焦虑、麻醉方式、利多卡因使用情况、术中低体温、术后疼痛、是否留置导尿管以及苏醒方式对成人全麻下鼾症手术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有影响(P<0.05)。具体见表2。
表2 苏醒期躁动影响因素的Logistic单因回归素分析
3 讨论
大量文献报道与临床实践经验均表明,全麻患者术后躁动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麻醉并发症,并对患者的预后构成威胁。影响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因素多且复杂,而目前国内研究全麻后躁动的影响因素较少具体细化到某一手术部位,也很少区分成人和未成年人,针对性较差。因此,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式,选择成年鼾症手术的全麻患者,分析其术后躁动的影响因素。
3.1 术前焦虑对全麻鼾症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术前焦虑对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术前对手术的恐惧和手术生理的干扰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情绪,这种不良的情感体验可能导致患者生理出现紊乱,痛阈降低,对刺激更加敏感,从而更易引起躁动。这一结果与曹菁[3]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医护人员术前要向患者详细解释麻醉过程、配合方法以及客观感受,帮助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心理阈值。术后麻醉恢复期间要关心体贴患者,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减轻焦虑情绪,从而减少躁动。
3.2 留置导尿管对全麻鼾症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
研究表明,留置导尿管对患者术后躁动有影响,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插导尿管属于有创治疗手段,易对患者身体产生刺激,由于对尿管的不适应,患者在麻醉复苏期常出现躁动。这一结果与刘展[4]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关措施提高患者对刺激的承受能力,降低尿管刺激所引起的不适。
3.3 使用利多卡因对全麻鼾症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
研究表明,术后使用利多卡因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躁动的发生,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利多卡因,作为一种表面麻醉剂,能够作用于气管内部表面,减轻患者气管插管时气管内膜的摩擦阻力,从而达到缓解患者痛苦,减轻术后躁动发生的目的。这一研究结果与王琦[5]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医护人员可为术后躁动患者酌情使用利多卡因缓解其症状。
3.4 苏醒方式对全麻鼾症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的影响
研究表明,药物催醒易导致患者出现术后躁动,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强行使用药物催醒患者会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打乱患者机体对麻醉药物的代谢过程,从而出现躁动。这一研究结果与宁海涛等[6]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医护人员在患者术后应待患者自然苏醒为宜。
4 结论
综上所述,引起成人全麻下鼾症手术术后躁动的影响因素颇多,其中术前焦虑、留置导尿管为术后发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利多卡因和自然苏醒为术后躁动发生的保护因素。提示PACU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影响患者躁动的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术后躁动的发生,保证患者平稳度过苏醒期。
参考文献:
[1]胡同慧.鼾症手术(UPPP)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护理预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100-101.
[2]Philip BK,Simpson TH,Hauch MA,et al.Flumazenil reversessedation after midazolam-induced general anesthesia in ambulatory surgery patients.Anesth Analg,2010,71:371.
[3]曹菁.全麻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相关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6):40-42.
[4]刘展.成人全身麻醉下鼻道手术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21):1881-1885.
[5]王琦,丁登峰,尚跃等.利多卡因乳膏用于缓解扁桃体切除患儿苏醒期躁动[J].护理学杂志,2017,32(10):48-49.
[6]宁海涛,辛险锋.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相关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1):126-127.
论文作者:王怡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全麻论文; 因素论文; 利多论文; 手术论文; 导尿管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