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工作探研论文_邢亮

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工作探研论文_邢亮

身份证号码:45010319800831xxxx 广西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土地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对土地的使用进行合理规划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同时也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国土资源实现合理规划的前提是对土地进行精确统计与分析,以保证国土资源管理进行科学决策。土地是可再生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土地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土资源部门要树立土地资源管理的责任意识,加强土地统计,以为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国土资源管理;土地统计;工作探研

引言

国土资源的土地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区域划分和农村土地调控。国土资源局的土地统计工作是利用数据对土地资源进行调查、整理和统计分析,是土地资源管理重要的内容,对土地控制有重要影响。对土地资源进行准确测量和预测,全面掌握区域土地资源面积及利用情况是保证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开展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土地统计工作的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作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土资源土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1 土地统计内容

土地统计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是国土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土地统计主要是对管辖的土地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为土地资源管理的顺利进行提供资料支持。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可以通过数据反映管辖区域的土地面积、土地分类和土地权属,包括对已利用土地信息的核查和未利用土地信息的统计。土地统计内容包括整体性、工具性和信息性。整体性主要是指对管辖土地资源的控制,对土地资源进行整体规划,以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实施;数据性主要是通过数据对土地资源的面积、方位进行记录,通过数字反映土地使用情况,并对土地控制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工具性主要是从统计工作的作用角度,土地统计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土地统计涉及到所有数据,包括土地面积、土地权属情况以及土地使用情况都可以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国土资源管理中土地统计工作现状

2.1 重视度不够

多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存在重视土地资源规划、使用及受益情况,而忽视国土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即土地统计工作。部门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土地管理统计的内涵和重要性,使得土地统计工作投入不足,导致土地统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时面临设备或经费的紧张问题。还有一些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机构改革时,将土地统计岗位与其他岗位进行合并,加大了土地统计工作的难度。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开展土地统计工作时会用统计水平不专业的临时工作人员进行,难以保证土地统计工作的质量。

2.2 土地统计工作制度不完善

部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存在土地统计工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导致土地统计工作在实施时混乱,工作人员在进行统计工作时没有指标和制度作为依据,导致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不高。为了按时提供数据出现了拼凑、瞒报和篡改数据的现象,给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带来了麻烦。工作人员在进行土地统计工作,时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进行指导,使得统计数据不真实、不准确。

2.3 土地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强

随着国家对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土地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提升,统计工作队伍成员向年轻化和高素质发展。土地统计工作涉及很多专业知识,比如统计学专业知识等,这需要统计学专业人才进行实际操作。但是实际统计工作中,很多统计工作人员是兼职或转行到统计部门,加上缺少工作的主动意识,自主工作能力弱,使得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工作水平提高措施

3.1 规范部门统计数据

土地管理部门普遍存在着土地统计数据信息报送效率不高、渠道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建立统计数据报告制度,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科室土地统计资料内容渠道、方式时间等问题进行明确规范和约束,提高数据报送的及时性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也要进一步加快土地统计队伍建设,增强统计人员责任意识,人员选拔工作中,要求统计人员要具有较高的学历,专业对口,选择优秀的统计学以及土地管理专业人才参与到土地统计工作中,并进一步加强人员业务培训,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激励与引导措施更好的调动土地统计工作人员参与土地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土地统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为了进一步精简土地资源管理单位的机构,可以不设置土地统计专门部门,但是需要设置土地统计专岗,专职负责土地统计各项工作,从而保证土地统计工作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完善单位统计工作制度,对统计指标搜集和整理工作标准以及对实际业务的衔接机制给出明确的要求,从而有效规范各个科室的统计工作,考虑到土地统计工作涉及到的诸多基础性统计信息如土地储备和耕地保护等相关信息分散在多个业务科室,为了提高土地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科室工作职责和统计职责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多科室的土地统计工作都能遵循统一标准规范落实。

3.2 优化统计指标体系

新时期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沙漠化、土壤污染等因素都导致国家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式和新问题,土地统计指标体系也要不断调整和完善,才能够适应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形式。国土资源管理指标体系设置要规范统一,统一名称、单位、口径、取数来源,指标体系尽量全面细化,同时要求代表性,便于统计工作的开展,将耕地保护、农民权益保护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等重要信息纳入新的指标体系中,并保持适当超前,根据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形势和发展趋势不断调整,适应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形势。在统计整理阶段,工作人员要把土地调查阶段获得的各种统计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和梳理,从而便于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对土地统计和管理整体性的理解与掌握,更好的发挥土地统计整理数据结果的信息价值。

3.3 加强土地统计工作队伍建设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提高土地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通过培训等渠道使土地统计工作人员认识到土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政策激励和引导,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责任心。在选拔土地统计工作人员时,尽量选聘统计学和土地管理学方面的人才,以充实土地统计工作队伍。

3.4 建立完善土地统计管理体制

一是要建立专业的土地统计机构,全面负责各项统计指标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报送等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综合考虑和处理土地管理中所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如果是出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考虑,可不设专门的统计机构,但应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由专业人员专职负责,以保持土地统计岗位的独立性和专一性。二是建立完善本单位的统计工作制度,明确统计指标收集、整理的标准和实际业务的衔接要求,以此来规范和指导各科室的统计工作。由于土地统计的很多基础性统计信息,如土地储备信息、耕地保护信息等都是由各业务科室掌握的,所以为了确保土地统计资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还应进一步明确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和统计责任,使其按统一要求来提供完整的土地基础信息。

4 结语

土地是国家重要资源,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工作是做好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重视土地统计工作,通过制度、指标体系及人才队伍的构建为土地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冬梅.做好国土资源统计工作促进地方国民经济发展[J].财经界(学术版),2012,(01).

[2]汪冀华.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2,(03).

论文作者:邢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  ;  ;  ;  ;  ;  ;  ;  

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土地统计工作探研论文_邢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