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论文_林洪群

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论文_林洪群

(福建省仙游县榜头中学,福建 仙游 351256)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物科技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近年来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让人看到了生物科技的重要性,社会对生物科技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社会和学校应该注重高中生物的教学情况,高中生物教师应该积极推进高中生物课堂的改变,通过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完善教学方式方,运用微课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目前生物课程的教学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努力完善。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微课;应用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早已被“碎片化”的信息给淹没,随着碎片化的生活方式的到来,“微”时代也随着而来,无论是微视频、微娱乐等方面,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微课”是由微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教学模式,它因其短小精悍的特点而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微课短小精悍,能够以短片的形式解释复杂多样的生物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技术优化生物知识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步提高生物课程的教学效果。许多学校都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并且积极探索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应用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意义和现状

微课的使用源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它一经推出,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并在一瞬间被各行各业的教育者广泛采用。微课教学的实践引起了广泛重视,许多微课教学网站已经开通,微课教学的数量急剧增加,微课教学论文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微课教学研讨会和培训活动越来越受欢迎,微课教学的应用也逐渐规范化。可以看出,微课已成为教育信息化新热点和最有发展前景的教育技术。

微课是指一种结构化的数字资源,它使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呈现零散的学习内容,并且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其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设计、微课课件、学习指导列表和实践测试,微课可用于考试前、考试中和考试后,微课还可以帮助教师得到学生反馈和辅助教学等。

微课的优势包括:教学时间短,一般3-8分钟,容量小,只解决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微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微课还能有效解决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相对独立,微课特别方便学生使用,可以随时随地用移动设备进行自主学习。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策略

(一)提升学生自主预习效果

在上生物课之前,预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步,学生的预习效果对最终的教学效果影响很大。然而,在传统模式下,学生预习的资源是教材,单一的预习形式大大降低了学生预习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学生自主预习课程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丰富学生的预习方法。

例如,在讲授“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课之前,老师要分析教材中该课的知识,将“糖的类型和功能”、“碳链作为生物大分子的骨架”等知识点整合到一个20分钟的微视频中,来解释下节课的主要框架和基本内容。在上课之前,老师布置了预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的作业,之后,老师指导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老师的个人空间中找到老师制作的“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整体框架的微课视频,并观看,使学生在观看视频时对“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课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为学习“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课做好课程预习。不难看出,在生物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优化预习路径,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将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在微课视频中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生物课程都会有本节课堂教学的重点,这也是学生必须把握的基础生物知识。在进行高中生物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重点知识的解读方式进行优化,进而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解“生长素的生理功能”这节课中,教师可以优化微课形式来实现重点与难点知识的教学。从本节课内容的安排,“顶端优势”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老师把关键性的知识浓缩成一段大约15分钟的视频,这适合当前高中生对注意力的控制时间,之后,老师将准备好的微课视频放入相关微课教学的网络空间中,以供学生们在线观看或下载观看。在正式的“生长素的生理功能”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教师以搜索关键词的形式制作的微课视频,并自己认真观看,并且还能够在正式上课之前,就了解到“生长素生理功能”课中的“顶端优势”的基本知识,以便在正式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快速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来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可见,在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进行优化,从而逐步提高生物知识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微课进行多元化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知识相结合,优化知识的解释形式,成为教师思考的一个关键问题。多媒体课件、PPT、思维导图等软件的开发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运用微课技术进行生物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PPT和思维导图以多种形式呈现生物知识,从而使学生在微课视频中保持注意力,提高学习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微课视频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提前制作微课视频。在微课视频中,老师首先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影视剧中医生采集脱氧核糖核酸的过程,让学生在微课视频开始时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之后,老师以框架图的形式展示了“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遗传物质”这门课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对“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遗传物质”这门课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在微课视频教学中,教师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学生简要讲解“肺炎球菌转化实验”和“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整体把握“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遗传物质”这一课的内容。最后,在微课视频中,老师以文字的形式总结了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在短期视频观看中加深对“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遗传物质”知识的理解。显然,在生物课程微课视频的制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多媒体软件来丰富微课视频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知识呈现形式中始终保持注意力,认真观看微课视频,从而提高微课视频的应用效果。

总结:

总而言之,目前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教学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高中生物教师们积极完善。良好的微课教学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们对生物课程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师一定要对生物微课教学的重要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增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最终提高学生的是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1]钱科亮.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7(24):136-137.

[2]陈汪洋.微课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17(12):167-169.

[3]朱正威,赵占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04):100-101.

[4]曹小峰.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创新[J].情感读本,2018(09):122-124.

[5]顾晓涵.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24):133-136.

[6]张燕.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创新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8(02):135-136.

论文作者:林洪群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9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应用论文_林洪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