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菌医疗器械,你了解多少?论文_李小花

手术器械主要是指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应用的各种操作器械,为保证手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要求严格消毒、清洗、干燥、灭菌已被污染的器械,使其达到无菌的标准。如果手术器械消毒灭菌处理不当,一方面将会严重缩短医疗器械的使用寿命,另外再次使用时造成医源性感染,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或导致医疗安全纠纷事故。本文将向大家科普手术室无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处理过程。

1手术器械分类

根据手术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感染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中度危险性器械、低度危险性器械。

(1)低度危险性器械:主要是指只与皮肤有接触,与人体粘膜无接触的相关手术器械,例如:血压计;手术床、手术器械台、被褥;手术室地面等。此类器械主要以维持日常清洁为主,只有在确定已经污染或可疑污染的情况下才需予以消毒处理。而且一般选择含氯清洗消毒剂的中、低水平消毒剂。

(2)中度危险性器械:主要是指直接或间接与粘膜有接触的医疗器械,如口腔体温表、肛门体温表、喉镜、支气管镜、腹膜透析器、麻醉机管道、呼吸机管道等。此类器械必须严格消毒,根据现代消毒学的观点,可采用高效化学消毒剂、热力消毒方法等。

(3)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主要是指需置入到正常无菌机体组织、血管或者是有无菌血液、体液流过,而且一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即会导致高风险感染的相关手术器械。例如:输血输液器具、穿刺针、腹腔镜、关节镜、活检钳、静脉导管、心导管、无菌巾单、体内植入物等。此类器械在使用前必须要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处理。

2手术器械消毒、清洗、包装、灭菌、发放过程

第一步:彻底清洗

(1)遵循先清洗后消毒的处理程序;

(2)提倡手工清洗,具体操作流程:预处理→流动水下冲洗→多酶洗液浸泡刷洗→超声清洗→充分漂洗并检查→终末漂洗→润滑保养→干燥;

(3)蛋白残留测定——监测清洗效果

(4)注意事项:①预处理是指在第一时间对使用后器械进行及时的处理,是清洗成败的关键,可以在手术间内进行。主要环节为:冲洗管腔、针头等;因此在清洗时应打开器械,并尽量将手术器械拆分到最小的单位;浸泡在纯水中进行转运。②精细器械(如细齿镊等)采用纯手工清洗。③管腔类器械使用毛刷和高压水枪冲洗。④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如生物膜清洗剂。⑤手术器械在运送过程中应用专用的储物筐放置转运。⑥选择器械制造商建议的液体冲洗,每次使用10ml,并反复冲洗。⑦进行超声清洗时将锋利、精密器械装入清洗盒内,防止超声振荡导致器械撞击超声器的槽壁。⑧采用95%酒精、高压气枪干燥管腔。

第二步:适宜的包装

(1)根据器械的长短、多少、灭菌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如:棉布、无纺布、纸塑袋,包装要适度:棉布4层,无纺布2层;

(2)每日测试封口机性能(色带变色测试);

(3)包装前再次检查锋利的器械尖端没有折断或带钩并加装保护套;

(4)包装严密不松散,包装袋上注明灭菌时间和包装人员名字,便于追溯;

(5)包装内放置相应化学灭菌指示卡,包装外有灭菌指示标识;

(6)码放时防止器械重压、变形。

第三步:适度灭菌

(1)灭菌方法的选择:耐高温的器械首选高压蒸汽灭菌,但不耐高温高压器械选择低温灭菌法。

(2)全过程监测:①灭菌前:选取恰当的包装材料和灭菌形式,包装严密,包装外有灭菌指示标识、灭菌时间、打包人,灭菌设备处于正常状态。②灭菌中:观察灭菌程序是否完整,观察灭菌器有无异常报警,观察灭菌记录参数。如遇故障,记录故障代码便于维修。③灭菌后:检查包装有无破损、有无漏气,检查包外卡确认物品已灭菌,(纸塑袋包装)确认包内化学灭菌指示卡变色完全(化学监测)。

(3)对于体积较大或重量较重的手术器械应适当延长灭菌循环参数。

第四步:发放

(1)发放已消毒的手术器械之前应先确认无菌包是否灭菌合格,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潮湿、污染等。

(2)体内植入物需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并需记录其相应的信息。而对于急诊手术需紧急用到的器械可应用含有5类化学指示物的生物PCD进行监测,若指示物监测合格的方可提前发放器械,并需将此次监测结果告知使用手术器械的科室。

3手术器械清洗消毒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术后手术器械处理不当:蘸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手术器械在使用后并未立即用水清洗,致使污染物干燥粘固在手术器械上,使后续清洗、消毒难度增加。因此,受污染的器械在术后应立即用水冲洗,若不能立即冲洗的也需在2h内处理。

(2)先消毒后清洗带来影响:若蘸有血液的手术器械先用醛类消毒剂或90℃热力消毒就会导致蛋白质凝固,使污染物黏附更牢固,增加清洗难度。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只出现于手工清洗中,自动清洗机清洗和消毒连续,可避免此问题。

(3)消毒剂选择使用不当:消毒剂选择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消毒效果。若消毒剂用量不足、浓度过低或消毒时间不足时,可致使消毒能力降低,影响消毒效果。常用的手术器械消毒剂分类如下表:

(4)清洗消毒方法不规范: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不仅要考虑其污染状况,还需考虑器械的结构、性能、材质等多种因素。有的工作人员把有关节的手术器械处于闭合状态就放在机器中清洗消毒,或者将带有管腔的器械与其他手术器械混在一起放进自动清洗机清洗消毒,这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4影响手术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1)器械结构复杂性:某些带有缝隙、齿、关节、细孔、长管的手术器械,较难清洗和消毒,必须尽量拆卸器械仔细清洗消毒。

(2)物品性质:不同器械对对清洗剂的耐受性不尽相同,有的器械耐清洗,有的不耐酸碱,有的怕腐蚀等,故应依据器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洗涤剂与清洗方法。

(3)污染物性质:手术器械上蘸有血液、脓液、体液、分泌物等,其污染物数量较多,故在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选择清洗消毒方法及洗涤剂、消毒剂。

(4)有生物膜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细菌可以黏附于器械表面形成生物膜,这或妨碍消毒因子与微生物的接触,影响消毒效果。生物膜不易被清除,需选择有效的酶洗涤剂再加上机械力进行清洗,以清除生物膜的性质。

(5)污染物的寄居部位:与表面光滑的器械相比,结构复杂的手术器械更难消毒。在一般器械的接缝、拼接处之间,较为容易有微生物滋生,因此需拆卸器械再清洗消毒。

(6)消毒剂浓度:通常而言,消毒剂浓度愈高,消毒作用就愈强。然而,应注意乙醛消毒剂的浓度应用注意事项,当其浓度升高至90%以上时,消毒效果不升反而会降低,甚至是失去消毒作用。

论文作者:李小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关于无菌医疗器械,你了解多少?论文_李小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