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启蒙教育研究论文_刘新芹

基于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启蒙教育研究论文_刘新芹

摘要: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启蒙教育为小学生提供极其有效的教育途径。当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疑问之时,便可以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概念来破解生活中的疑难,数学便随之而出现。因此,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于生活中去发现、去感受、去运用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启蒙教育;回归生活

数学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是为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存在,“回归生活”的数学启蒙教育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有效的教育途径。它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是其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主因。尽管现代数学日新月异,但是它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被广泛运用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联系。

一、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兴趣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都可以提供诸多的数学信息,例如;放学回家的途中发现的各种数学信息,如;几辆车、几个行人、几条斑马线、几个红绿灯、几个小朋友等。学校教室里的各种数学信息,如;几扇窗户、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本书等。

这些数学信息或分散或隐蔽,但都切切实实的存在于身边,只是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去关注、去体验。

在生活的体验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每天很多的数学故事都出现在生活中。例如1.利用“秋游”这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春游经验展开讨论,“春游期间需要学生在春游之前就必须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如;要确定多少人去、怎么去、去哪里、时间怎么安排、需要多少费用,更有的需要带多少雨具、药品之类,这时教师也要及时鼓励学生考虑问题比较周全而且分清主次,在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后,给学生准备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分析并解决以上所提出的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如此有趣,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数学是如此富有魅力。例如2.学习数据统计这一板块,教师让学生制定家庭早餐食物种类的一种表,让学生每周填写三次,然后在月底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统计数据,看哪种食物的出现率最高,哪种食物出现率最低,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最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将学生统计好的数据用条形图或者是扇形图表示出来,拿回家与家人分享。这些体验是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的过程也是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出发点,唤起学生们在生活中的经验和生活情感的过程。学生在潜移默化发展的同时,也找到自己身边的各种各样的数学。这本身就是建立在科学概念的最佳途径。在此过程中学生将会对数学产生最初的兴趣,同时也将体会到学习数学原来是一件充满兴趣的事情。

二、生活中感受数学——主动学习

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实际是让学生从一个新的的角度看待和描述周围世界的过程。数学是抽象的。例如;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是一颗树、一朵花。数学本身不具有实际意义,但当它与客观事物结合起来,便有了全新的含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生的眼中,以往学生平时看到的树、房子、汽车等具体事物,一旦建立了数学的概念,就可能变成2棵树、3栋房子、4辆汽车,习以为常的事物就突然具有新的含义。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后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用灵活的双手和今天所学的知识把教室装扮得更加漂亮些,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个,几个,一组,几组,似乎每一个人都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学生用智慧的大脑,灵巧的双手以及所学的数学知识剪出美丽的窗花,古香古色的花瓶,扎着小辫可爱的小姑娘,生动活泼的数字……这一系列美丽的轴对称图案,教师完全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美的欣赏、大胆的创造力惊呆了。通过这些现象学生也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去认识和描述周围的世界。数学融入了学生的大脑,便成为了学生观察和思维的基本方式。学生以这种观察——发现的方式函授着教学,这一现象就是主动学习的过程。

三、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实践

学生一旦学会和习惯于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的实物结合起来进行观察,许多新的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这时,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解决简单的问题。例如1.在教学“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百、整千数的速算”时,充分地利用生活中已有的购物付款时“付整找零”的经验,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题;六一节带上136元去新华书店买了99元一套的课外书,可以怎样付钱,还剩下多少元,讨论这题时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马上想到;先付100元,先找1元,加上留下的36元,还剩余37元。这恰恰就是“凑整简算”的思路。同时,数学抽象概念的确立,也使得学生完全有能力去解决生活中遇到这些问题。例2.教了画条形统计后让学生调查一周内小组成员零用钱的数目并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再有小组组长汇总,绘制四个小组的条形统计图。通过观看图形统计知道不知不觉中自己浪费了很多钱,这些钱可以更有其他的用意,并纷纷讨论表示以后要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这一数学实践作业让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使课内的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还得到锻炼,思想得到教育,一举多得。在应用数学概念及其简单运算解决学生面临的小难题时,对学生而言,真正的数学便产生了。而此时数学的产生总是总是伴随着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成果、喜悦。这是学习过程中意见非常美妙的事情。数学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但每一个人发现规律的方式是主观的,是一种新的体验。建立在这种个性化体验之上的数学概念,一个科学的概念和思维方法总是以这种友善的方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数学以及包括教学内的一切科学,必将会展现出最具有亲和力的一面,引导学生走上一条理性与情感协调发展的道路。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包含丰富的数字知识,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经验,充分的把生活引进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观察到的数学问题生活现象,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拉近数学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其实就在身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把更多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练习得更加紧密,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积极地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应用价值。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中心小学 527300)

论文作者:刘新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4

标签:;  ;  ;  ;  ;  ;  ;  ;  

基于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启蒙教育研究论文_刘新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