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程序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建立过程论文_李菲,,张连杰通讯作者 王昊

李菲1张连杰2王昊2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长春130031

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32篇发表资料的综合分析指出,约70%的晚期癌症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疼痛,每年至少有350万癌症患者受到疼痛的折磨,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易使患者丧失生活的勇气1 .有效的止痛治疗,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尤其重要2。2011年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使得癌痛得到更多的关注。我科室于2014年建立“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参照美国NCCN疼痛指南,结合我们医院和科室的具体情况,推行WHO的癌痛三阶梯药物治疗原则,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滴定,弱化二阶梯药物,不断优化护理程序,并自行设计癌痛评估表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14 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本科住院的癌症患者400例,男162例,女238例,平均年龄53.3岁。患者有明确的临床病理诊断,存在中、重度癌痛(疼痛数字评分≥ 4 分)290例,知情同意后愿意接受阿片类药物滴定的第3阶梯止痛药物治疗。

2 疼痛护理程序

2.1护理理念的革新及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首先对本科室护士进行大范围的培训,逐步达到全员参与其中。邀请临床专科医师、药师对科室护士进

行统一的疼痛知识讲解及毒麻药物使用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癌痛的定义、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癌痛评估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等。这样,使得护理理念进行革新,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已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nurse-based,anaesthetist-supervised model).同时设立4名疼痛专科护士,参与科室内培训的基础上,参与医生查房了解患者病情的进展及各种治疗、各种检查。阅读国内外大量相关指导及文件,与其他医疗机构进行经验交流。掌握阿片类药物滴定方法、爆发痛记录与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了解毒麻药使用及管理规则等。疼痛护士参与疼痛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修订,以确保合理化和个体化。,同时也能够以点带面,对其他护士进行相应培训及规范化指导。定期组织全员进行头脑风暴,不断优化护理程序,更新改进癌痛评估表格并建立毒麻药发放记录本,对患者进行癌痛动态评估,设立癌痛规范化治疗护理目标,根据个案制定相应护理措施,不断完善适合我科室的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制度,每月对患者及家属系统进行疼痛教育,随访信息登记薄等。使得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建立的意义更为深刻,即规范了药物的使用,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优质的完成了护理工作。

2.2 评估方法

2.2.1疼痛记录表格

我科室对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指南中的《简明疼痛评估量表》不断进行优化改进。整合0~10分疼痛评分为统一表格,简化了繁琐7~10分疼痛记录,并保证及时准确记录爆发痛及止痛效果。该表可记录疼痛分值、疼痛性质、原因, 并直观显示疼痛部位及疼痛波动情况。该表只用在表格相应栏打“√”、“×”,无需过多文字描述;以数字来记录相应止痛药的药名、剂量。此评估量表记录简洁,便于临床应用。附表一

2.2.2优化护理程序

优化的护理程序包括:(1)入院筛查:我科通常优选数字疼痛分级法(Numeral Rating Scale,NRS)",由患者在10分制的标尺上根据疼痛自评,0级为无痛,1~3级为轻度疼痛,4—6级为中度疼痛,7~10级为重度疼痛 [4]。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时进行疼痛筛查,8小时内对NRS≥4分者,报告主管医生及疼痛护士,并完成疼痛全面评估,具体包括评估日期、时间、部位、疼痛分值、睡眠影响情况、处理措施、用药种类及剂量和不良反应。记录于表一。(2)评分记录: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后1小时、肌内注射镇痛药物后30min后,再次给予NRS评分,以评估患者疼痛的缓解情况。责任护士每日两次查房对患者实施动态NRS评估。疼痛评分均绘制于电子体温单上,如附表二。体温单35°以下设计5格,每小格为2分,即0分、2分、4分、6分、8分、10分,疼痛评分以蓝点表示“●”作为符号标识在相应一栏内,以体现疼痛为第五生命体征,各点之间以蓝线相连,疼痛的评分值通过计算机录入后在体温单上自动绘制成疼痛曲线图,更加直观观察疼痛控制情况,为诊疗提供依据。我科室严格实行按时间按剂量“发药到手,看药进口”以督导患者用药,真正做到评估真实,用药准确,不良反应发现及时。(3)出院随访:癌痛患者出院1周内进行随访,疼痛护士每周定时查看疼痛随访本,以后每2周随访1次,以便了解患者出院后癌痛控制情况。

3 效果评价

400例患者中,初始疼痛自评分中度疼痛(4~6 分)130例;重度疼痛(7~10 分)160例。干预2周后,中度疼痛为60例,疼痛控制率为53.8%;重度疼痛为86例,疼痛控制率为46.25%。干预1个月后,中度疼痛为32例,疼痛控制率为75.38%;重度疼痛为42例,疼痛控制率为73.75%。

同时,采用设计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疼痛控制情况、生活质量情况、不良反应预防情况、不良反应反生及处理情况、对疼痛知识掌握情况、护士巡视病房情况,护士工作态度7个维度。调查表设5个等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比较不满意和不满意。该调查问卷的内容效度--,信度--,说明该调查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由科室护士长带领癌痛患者采取不记名式填写。随机发放调查问卷--份,收回有效问卷--份,回收率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与讨论

结果 优化护理程序前后,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的调查。见表1。

由表1可见,优化护理程序后,癌痛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升高,与优化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讨论 优化癌痛护理流程包括疼痛筛查一实施镇痛一观察记录一健康教育一定期随访。通过优化护理程序,使得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对癌痛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消除了癌痛患者的疼痛误区,癌痛基本的到有效控制,充分发挥了癌痛病房建设中护士的作用。加强对护理人员疼痛评估的重视程度有助于改善目前疼痛管理,护士的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同时护士的自我价值也得到更多的体现,切实改变了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工作面模式,患者得到了更加专业化、责任化的管理。优化后的护理程序,有利于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建设。

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癌痛是目前影响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治疗癌痛的目的是最大程度的止痛、最小的副作用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全面进行癌痛治疗将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姑息医学的方法与根治性治疗并不冲突。由于癌痛的复杂性及患者的心里因素,癌痛不是单靠药物和医疗技术就能完全控制的。因此,科学的护理理念及不断优化的护理程序,并对患者实行“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工作标准和规范化的随访模式,实现癌痛管理的精确、细致和深入,确保患者得到持续、合理、有效的癌痛治疗。

[1]Kelly B,Bumett P,Pelusi D,et a1.Terminally ill caFlceFpatients’wish to hasten death.Palliat Med,2002,16(4):339·344.

[2] Quigley CB. 阿片类药物在癌痛治疗中的作用[J].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6,9(1):29-34.

3  Mc-Caffery M,Robinson ES.Your patient is in pain-here’s  how  you respond.Nursing,2002,32(10):36~45.

[4] 胡三莲,许燕玲,许鑫.骨折后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9):24-26.

论文作者:李菲,,张连杰通讯作者 王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年12月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  ;  ;  ;  ;  ;  ;  ;  

优化护理程序在“癌痛规范化示范病房”建立过程论文_李菲,,张连杰通讯作者 王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