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研究论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研究论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研究

刘麟霄,侯明希,王恩通

摘 要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的民族之魂,其精神引领、价值引导作用日益凸显。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三维建模、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充分实现传统文化的“可视化”,更能身临其境的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文章在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背景下,从传播自身和受众的角度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化”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化”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数字媒体交互技术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实践的精神产物,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涵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上,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已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环节和重要任务。

然而文化作为抽象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以及传统的信息呈现和传播方式,不能很好的将传统文化中抽象的人文内涵和精神价值以一种直观的方式传达给受众,为其自身的传播与传承带来困难。因此急需推陈出新,采用符合现代人获取知识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呈现与传播。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可视化传播方式逐渐被时代所推崇。

1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必要性

“可视化是将数据、信息、知识等原始数据转换为图形表现形式, 并通过视觉信息传递给用户,是将虚拟形象具体化的过程,也是使信息、知识增值的重组过程。”[2]在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将文字转化为图像、网页、虚拟环境等交互性较强的传播载体,不仅可以使受众切身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在精神层面和行为引导层面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同时,不失文化本身的独特,并能为大众提供更高的审美享受。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可视化设计的服务空间。

1.1 从文化传播本身来说

文化本身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从未中断,世代相传,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从内容层面来说,传统文化包括诗词歌赋、文学建筑、节日服饰等;从时空层面来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持续五千年,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包容性;从地域层面来看,我国地大物博,各地区不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特色的文化内涵。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思想和价值体系闯入我国的文化体系,深刻地影响着国民的精神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传统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慢慢减弱,这与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不相符合。基于传统文化本身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传统文化迫切需要创新传播方式,借助新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具象化,扩大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对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作用。

1.2 从受众来说

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家之一,名胜古迹众多。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虚拟现实、3D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们不但可以利用计算机去处理图形、图象、视频、声音、动画等,而且能将三维实体、三维环境等以虚拟现实的形式表现出来,产生交互式的三维动画、动态仿真[7]

并且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受众越来越注重自身的文化修养,渴望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他们不再满足说教式的灌输和表面的潜在内容,反而更加追求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像历史古迹、建筑服饰等文化产品,受众不仅想身处现场,更希望挖掘这些文化载体背后的故事和知识。

我国在幽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文物,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将文物通过3dsmax等三维建模手段建立三维实物或模型数据库,从而更加科学地、高精度地、永久性地保存文物。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整合文物资源,并在大范围内利用虚拟技术,更加全面、生动、逼真地展示文物,从而使文物脱离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拥有”的文化遗产[6]

(2)集料。首先要确定骨料的最大粒径。粗集料的粒径决定了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强度和抗车辙能力。由于沥青显酸性,为使集料与沥青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在选料时应该考虑碱性的集料。

1)施肥。①萌芽期。以追施氮肥为主,一般盛果期树亩施尿素约20 kg,施肥后灌水。②新梢生长、幼果膨大期。以氮、磷肥为主,可适量配合钾肥,亩施磷酸二铵40 kg、硫酸钾20 kg,施肥后灌水。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铁、锌、镁肥,浓度0.3%~0.5%)。③果实采收后。以秋施有机肥为主,配合施入氮、磷、钾速效化肥。亩施3~4 m3优质农家肥的基础上,再施氮肥20 kg、磷肥20 kg、钾肥30 kg。10月秋梢停止生长后,叶面喷施1%~2%磷钾肥、1%氮肥、1%硼肥,利用叶片内营养向枝芽和树干回流,补充树体营养。

2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意义

2.1 降低文化体验成本

2003年,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推出第一部VR作品《紫禁城·天子的宫殿》,通过手机,观众可以全方位观赏太和殿[3]。这种传播方式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360度全景的展示使受众在家里就可以很直观的感受紫禁城的恢弘气势。为想要了解紫禁城的受众节省了文化体验的成本。

佛家是讲究轮回与宿命的。预知过去世,今生受者是。预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最早带给我们震撼与感动的是那个叫那顺的男子与叫莲花夜的妓女纠缠了三十三世的不灭情缘。每一世他们都在苦苦等待着对方的出现,每一世他们却又无可奈何的错过。他们在这红尘浊世里一次又一次的踏入轮回,一次又一次的被这无常的命运捉弄。到如今,他们是否又可以逃离命运的窠臼,解了这三世因果呢?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场景都可以通过配套的设备给受众以身临其境之感,越来越多的文化场所也开始借助这些新技术吸引受众。这在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助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2.2 增强文化传播的交互性

传统文化传播方式较为单一枯燥,属于灌输式、单向性传播。受众与文化之间的“互动”较少。而传统文化“可视化”的传播观念,则利用数字技术等,充分发挥受众的意识能动性,调动受众的思维能力。如针对古诗词文化,可将这些古诗词所描绘出的场景或者故事,通过软件进行搭建和模拟,将其中孕育的意境通过音乐和画面的结合烘托出来,并可以设计受众互动的操作一起参与为诗词歌赋作画的环节。受众作为一个虚拟体验者,可以在此场景中穿梭观看,一步一景中感受这首诗或者词所包含的感情,加深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同时还可以真正参与到视觉的转化创作中。这种方式不仅使抽象的文化转化为可看、可听、可感、可做的内容。并且更加强调了人对文化的主观理解和感受。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增强了与文化之间的“互动”性。

算法中采用基于信号功率估计的方法确定自适应门限值以检测目标信号是否存在。具体方法是将信号值取平方,然后累加到一起,取平均值,最后乘以一个系数得到门限值,表达式为:

2.3 有利于民众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自信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4]。可见坚持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必要举措。

“文化可视化”的传播方法将传统文化中的场景通过数字技术再现。运用这些新技术、新手段可以很好的包装和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更加科技化的方式传递出去。受众在全面了解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可以体验到新技术所带来的乐趣。这无疑与传统的文化体验方式不同,会大大增加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亲切度和积极探索传统文化的好奇心理。从而促使人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4 展现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对其更有效地保护

在我国近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们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载体和具象形式。随着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的特点,给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传播增添了更多可能[5]。2017年5月,《“看见”圆明园》数字体验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该展览借助圆明园数字复原成果,并通过实体搭建与AR、VR等多种虚拟体验相结合,使观众在展厅中便可以看到“过去”的历史场景,获得身临其境之感。

3 传统文化“可视化”传播的几种实现途径

3.1 通过三维数字可视化技术实现文物“可视化”

李叔,刚才峤汝也介绍了,我是她请的律师,是来给你们帮忙的。苏楠切入正题,我这次来,是想了解——苏楠犹豫了一下,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称呼,杨阿姨——了解一下杨阿姨的情况。到了人家家里,直接叫人家杨小水太不礼貌,犯罪嫌疑人又太伤人,杨阿姨最好,既不远也不近。

因此,从受众需求角度来看,传统文化需要尽快的与新兴的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结合,采用当代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娱乐性和趣味性。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文化优势,提升传统文化的公信力和受众的关注度。

3.2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名胜古迹“可视化”

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变得更加碎片化,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综合声、影、画等技术的信息产品。而传统文化在过去的传统传播过程中,大都以文字为主,通过书籍、报纸等为载体,然而这类文字的知识性和专业性都比较强,容易使受众产生疲惫感,久之容易使受众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兴趣。另外还有一些传统文化比较抽象,如古代的诗词歌赋,这一类的传统文化,对受众文化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能通过具象的场景展示,一部分受众便无法准确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上述所说的几种方式,交互性强,是数字媒体新技术的代表。但在目前,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依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问题。从资金层面来看,这些体验方式需要开发者投入较多的资金,成本很高。从受众的角度来说,虽然当代年轻人对创新性的技术感兴趣,但是由于专业性较强,这些高新技术暂时还没有完全深入到群众中去。因此,前期市场的开发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从开发和管理人员的层面来说,新技术的出现和使用需要人才的支持。如AR、MR等方面,当前我国存在着很大的人才缺口。另外在应用这些技术的过程中,普通的管理人员也难以胜任,需要更多专业知识强的新型管理人才。

3.3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实现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的“可视化”

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再到唐诗宋词,中国的诗词歌赋几乎涵盖了各方各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9],可以使受众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通过AR技术,可以使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场景得以再现。受众通过头盔或者手机等移动设备便可以深入到作者所构想的场景中,感悟作者创作时的心情和想法,充分发挥受众作为学习者的主体作用。

4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构建虚拟的文化旅游馆。通过超现或模拟实景,构建一个虚拟的三维立体旅游环境,用户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领略美丽风景[8],形象生动,细腻流畅。虚拟旅游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将不可移动的名胜古迹在网络上呈现,实现移动化。

尽管存在着问题,但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规律说明了它的广阔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会上作的报告中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我国七大战略之一。在经济形态快速更新的环境下,未来的文化产业势必会更加注重创新,同时融合多种新兴技术,实现科学化发展。而利用数字媒体交互技术,将抽象的文化理念和内涵具象表达出来,也会逐步的普及和推广。

阿奇霉素可用于男女性传播疾病中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阿奇霉素亦可用于由非多重耐药淋球菌所致的单纯性生殖器感染及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需排除梅毒螺旋体的合并感染)。

5 结束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精神价值的凝聚,是治国理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内涵标志。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的时代已经到来,数字媒体交互技术的应用也日趋成熟。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运用数字媒体交互技术实现传统文化的“可视化”,是传统文化传播发展的创新途径。也必将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从而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

本次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弦.文化自信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培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1-65.

[2]张青荣,张琦.徐福文化的可视化保护与传播探析——徐福东渡传说研究(一)[J].大众文艺,2017(21):249-250.

[3]连晓芳.从看不见、摸不着到可视化、情景化[N].中国文化报,201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35.

[5]王艺.实时交互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应用技术研究[J].电脑迷,2018(10):222.

[6]苏东出.从可视虚拟书店到虚拟图书馆——谈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9(7):98-101.

[7]王真慧,张佳.导游技能培训课程“仿真+现场”整合型教学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5):38-40.

[8]李俊楼,马卫.我国旅游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J].电子商务,2013(9):28-30.

[9]赵宇.《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AR出版实践[J].编辑学报,2019(1):74-77.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3-0032-03

基金项目: 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智库项目“辽西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19年阜新市社科联项目“振兴东北战略背景下阜新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项目号:2019Fsllx014);2017年辽宁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文)“‘部校共建’新闻学院背景下辽宁舆情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批准号:LJ2017ZW001);2018年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资助课题“振兴东北战略背景下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8BJR01016)。

作者简介:

刘麟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文化传播、影视创作与理论研究。

侯明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广播电视。

王恩通,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可视化技术。

标签:;  ;  ;  ;  ;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可视化”传播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