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冯晓华

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冯晓华

湖北水建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基础灌浆施工是指利用运送压力把灌浆材料注入到地层、岩石或建筑物的缝隙、孔洞当中,从而达到增加建筑基础的承载能力、防止渗漏及提高建筑物整体性能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对基础灌浆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是水利工程发展的必要。

关键词: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水利工程;应用

伴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其中基础工程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使用效果和年限。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是当前水利基础工程中最为常用的施工方法,作为施工人员应该根据工程建设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灌浆施工技术,作为水利工程部门也应该根据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创新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 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分类

水利工程中的基础灌浆施工,按照材料分类可将其分为水泥灌浆、水泥粘土灌浆与化学灌浆这三类。水泥灌浆的特点是可靠、普遍,且施工设备与施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水泥粘土灌浆的特点则是成本较低,然而结石的强度不高;化学灌浆的特点是成本较高、施工复杂、工艺要求严格,但较为适用于解决有特殊地质条件的裂缝。而按照施工目的进行分类,则具体可分为固结灌浆、接触灌浆与帷幕灌浆。

1.1固结灌浆

固结灌浆的范围应根据水利工程中大坝地基的地质条件、坝型、岩石破碎情况和基础岩石应力等条件进行决定。其施工目的主要是提高岩基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能,并达到降低开挖的深度,增强防渗的效果。固结灌浆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孔深通常在5~8米之间,最多可达到15~40米;孔在平面中通常呈现网格型交错布置,并使用群孔冲洗和群孔灌浆的方式进行;灌浆时间多在基础开挖工程和坝基基础部位混凝土浇筑等工序之间。

1.2接触灌浆

接触灌浆的施工部位通常在固结灌浆处,并结合固结灌浆同时进行。接触灌浆的施工目的为加强坝体混凝土与地基之间的结合能力,并改善坝体的抗滑稳定性,增强地基的防渗性能与固结强度。接触灌浆的主要特点有:可通过在接触面上预先埋设灌浆盒或混凝土钻孔压浆进行施工;灌浆的压力需控制在0.1~0.3MPa以内;灌浆时间则应安排在坝体混凝土达到稳定以后,能有效起到防止混凝土拉裂和冷缩现象的发生。

1.3帷幕灌浆

帷幕灌浆普遍布置在坝基迎水面下的基础内,并形成一道连续而垂直或向上游倾斜的幕墙。它的施工目主要是为保证地基的渗透稳定,并减少坝基的渗流量和降低渗透压力。帷幕灌浆的主要特点为孔较深,通常要求孔深入到岩基单位吸水率ω的等值线以下3~5米;多使用单孔进行灌浆,并且灌浆压力较大;其灌浆施工都在基础灌浆廊道中进行,廊道尺寸高度通常在3~4米之间,宽约2~3米;灌浆时间通常在水库蓄水之前完成。

2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应用分析

2.1.1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岩熔地区的应用

对于岩溶地区的基础灌浆施工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在岩溶的地区上面没有任何的填充物这样的基础施工,而第二种是在岩溶地区有填充物的基础施工。面对这两种基础施工,其中最难的是岩溶有填充物,这类的基础施工对技术的要求更高、更严格。而基础施工技术是方法主要是根据岩溶的深度以及岩溶的大小来决定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2高压灌浆技术在岩溶地区的基础施工中应用

在岩溶地区使用高压灌浆技术,主要是为了让岩溶地区的填充物,只有让填充物更加的紧密、结实,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基础更加的稳定,使水利工程具有更强的防渗水性能。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最好的选择是不冲水,直接的选用高压灌浆的方法。这样在高压灌浆的过程中,施工中的水泥浆就会逐渐的往土壤里面渗透,往土壤中渗透的水泥就会慢慢的形成一条一条的形状,最后结合在一起,形成网状的结构,这样就能大大的提高基础施工的抗劈裂的能力。

2.1.3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在岩溶地区的基础施工中应用

现代水利工程对于灰岩地区,由于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存在大量的土洞、软土层、溶洞、节理、裂隙等不良地质现象,这样的现象极大地影响着基础的设计与施工。采用高压旋喷复合地基处理技术,解决了在岩溶地区挖孔桩、灌注桩、钻(冲)孔桩难于成桩且工期无法保证的技术难题,地基处理效果显著,克服了灰岩地区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增加了基础施工的安全性。而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就是一种可以深入地下面的机械钻机,就是在机械钻机的头部安装一个连着高压泵的特殊喷嘴,在高压泵的作用下,可以从机械钻机的喷嘴向外喷射出水泥浆。机械钻机在钻入土壤的时候,就会把所钻过的土壤破坏掉,而同时,喷嘴喷射出的水泥浆就会和破坏的土壤形成混合的搅拌物,随着机械钻机向上提出土壤,水泥混合搅拌物就会慢慢的凝结,以此来增加地基的强度。

2.1.4对于浅深层含岩溶地基要使用基础灌浆技术

对于含有岩溶地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浅层含岩溶的地区,一种是深层含岩溶的地区。而浅层含岩溶的地区主要就是指岩溶的深度比较浅,不深的地区,对于浅层的岩溶地基要进行的基础灌浆就会比较简单,只要用水泥砂浆把原来的岩溶层替换掉就可以了。而深层岩溶地区也就是岩溶的深度比较深的地区。而由于比较深,土壤里面就会含有很多的其他填充物,然而这时候就不利于使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了,所以这时候就只能采用普通的基础灌浆技术,把水泥放入到岩溶层里面去,让水泥和填充物相互挤压。就这样让水泥浆和其他的填充物进行凝结,凝结之后使它们硬化,这样以此来提高深层熔岩水利工程基础的稳定性。

2.2灌浆施工技术在严重漏水情况下的应用策略

2.2.1 模袋灌浆处理方法的应用

通过对模袋广将处理方法的应用,能够更好地确保水利工程灌浆技术的合理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这种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耐磨性,所以施工人员可以在磨难当中装有适量的水泥沙,然后对模袋进行挤压,此时模袋当中的水泥砂浆会将其中的水分渗出,后剩下的水泥和沙土将够更加有住于沙浆的快速凝固,在模袋的限制作用之下,沙土也不会轻易的流失,所以能够更好的起到阻塞的效果,而且阻塞效果更加的良好。

2.2.2 填充及配料处理

在选择填充级配料处理的方法之时,需要特别的注意砾石的大小,如果砾石没有起到较大的作用,那么就需要选择其他的具有较高的填充级别的配料,而一般情况下会采用水泥浆进行冲冠和配料,这种材料能够更好的形成一种较强的反过滤层,能够更好的对杂质进行过滤,而且可以更加充分的对砾石和沙土的成分进行充分的保存。同时也可以促使施工人员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合理的选择所使用的材料和使用的数量,这样能够更好地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浪费情况。

综上所述,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地基沉降,增强承载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掌握相关技术标准,严格遵循工艺流程,加强重点部位及薄弱环节的质量控制,尽量减少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隐患,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程艳丽. 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7)

[2] 罗小英. 水利工程施工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初探[J]. 江西建材. 2017(19)

[3] 刘红梅. 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9)

[4] 王雪. 水利工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5)

论文作者:冯晓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论文_冯晓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