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探讨论文_姚安斌

关于中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探讨论文_姚安斌

姚安斌 甘肃省灵台县教育局教研室 744400

摘 要:加强中学信息化教育管理,加速中学信息化教育建设和发展,对于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提高其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 信息化 教育管理

中学信息化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中学信息化教育管理,加速中学信息化教育建设和发展,对于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其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教育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教育信息化在发挥其积极社会意义的同时,也带来了自身发展问题,即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必将导致出现信息贫富差距,引起社会信息贫富分层,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因此,有必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教育信息化,探讨它与社会中诸要素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促使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技术的进步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促使教育进入了信息化教育时代,引起了教育变革。特别是网络教育的兴起,对于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信息化有利于促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基于信息化应用视角的教育管理研究是必要的。

二、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

虽然我国社会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生产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着一些缺失,比如在教育领域的管理层面上,没有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技术,不能良好地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不能够否认的是,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不能忽略我国社会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骄人成绩。在展现成果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问题,针对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管理就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

1.相对的管理规范不明确,不能有效地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来制约各方面的信息管理操作。

我国社会出现众多教育机构以自我意识为中心,单方面只会考虑自身的操作方便性,而忽略了管理本身的意义,进行了教育能源的反复浪费;还有就是忽略人才培养,让专业型人才资源外流。在教育机构进行讯息交流的时候,没有健全的交流互换模式,让讯息的流通成为很困难的环节,也不能达到影响彼此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2.教育机构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传统守旧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没有及时地实现和社会发展同步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教育机构的管理总是处在单项功能进行的阶段,不能进行人力资源和信息化技术的统一。在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时候,应该保证人员的信息确认和沟通,完成信息及时收集、整理和更新,让人们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减轻工作强度,同时又使收集的信息准确有效。还有就是,在教育管理事业中,单一地依靠信息的支持,而没有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不能全面地掌控结合实际的操作要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仅仅是看到信息化的强大讯息收集和整理的功能,没有进行数据和理论之外的视情结合。这些都源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体系不完善,没有充分地进行深入指导。没有全面的操作体系,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是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这样的基础决定了教育信息化管理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3.对于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监管力度不完整,流水线程度的教育管理事业不能有效地激发教育者的工作热情,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

监管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的监控,不能发现教育体系中出现的问题,等到出现问题才想到要补救,没有预测问题的能力,就在发展的阶段落后于世界的脚步。不健全的监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教育体系规模、内容的进步,让教育的质量也远远落后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1.转变观念,营造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

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其为教育管理工作服务,因此,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全体管理和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由于大部分的教育管理信息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需要教师们转变观念,认识到传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应当树立起信息化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营造一个乐于运用和会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学习的大环境。

2.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信息化管理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教育管理活动提供先进和完善的实战平台,促进教育管理工作的智能化和规范化发展。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3.转变教育思想与观念,提高认识水平,树立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

学校各级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管理工作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加强信息化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氛围,使得教育管理工作者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例如,学校图书管理部门可以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时刻强调信息化管理,每个月组织部门人员学习信息化技术,开展信息化技能比赛,定期总结自己的工作内容中有哪些方面可以进行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需要哪些配套设施和软件,之后学校管理部门再开会讨论,确定可行性方案。

4.加大经费投入,更新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配套设施。

可采用多渠道筹备资金,比如地方政府拨款、学校自身努力和社会资助。相比国外学校的发展模式,我国中学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可以借鉴国外的资金筹备方式——联系本校杰出校友,制作杰出校友录,组织相关人员和他们保持联系,希望他们为母校做贡献。

总之,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产物。我们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向国内外优秀的教育管理者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信息化水平,与时代同步。

参考文献

[1]汪基德 从教育信息化到信息化教育——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之体会[J].电化教育研究,2011,09:5-10+15。

[2]教育管理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双轮驱动教育信息化开启新征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9:3-5。

[3]赵海涛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探讨[I].中国电化教育,2007,(9):25-28。

论文作者:姚安斌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10月总第18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关于中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探讨论文_姚安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