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用于提升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中的效果论文_蔡利芳

蔡利芳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医院;湖北武汉430019)

【摘要】目的 探究在提升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中应用社区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 选取2017.01~2017.12社区中的298例婴儿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观察其护理后脊髓灰质炎、麻疹、百白破、乙肝、卡介苗等疫苗的接种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脊髓灰质炎、麻疹、百白破、乙肝、卡介苗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97.33%、98.00%、98.67%、97.33%、100%,对照组脊髓灰质炎、麻疹、百白破、乙肝、卡介苗疫苗的接种率分别为85.81%、83.11%、84.46%、83.78%、83.46%,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能明显提高婴儿各种疫苗的接种率,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关键词】疫苗;接种率;婴儿;社区护理

Community car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fant’s planned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Cai Li-Fang,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Changjiang Hospital, Hubei Province, 430019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community car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fant’s planned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Methods: 298 infants vaccinated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in our community were select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munity care. The coverage rate of poliomyelitis, measles, diphtheria pertussis tetanus, hepatitis B and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 vaccine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coverage rate of poliomyelitis, measles, diphtheria pertussis tetanus, hepatitis B and bacillus calmette Guerin vaccin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33%, 98.00%, 98.67%, 97.33% and 100%, which was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85.81%, 83.11%, 84.46%, 83.78%, 83.46%) (P<0.05).Conclusion: The community care can remarkably increase the immunization coverage rate. It shall be widely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vaccine; coverage rate; infant; community care

我国政府鼓励人民群众进行计划免疫,能帮助高危人群免受感染性疾病侵袭,从而促进公民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预防接种具体是指将被加工成生物制剂的抗体或免疫原通过口服或者注射的方式输入至人体体内,使人体起到免疫作用并产生识别功能,其主要目的是预防疾病[1]。现阶段,我国较多地区已实施疫苗免费接种方案,其中五苗防七病的接种疫苗程序最具有代表性,疫苗类型主要包括脊髓灰质炎、百白破、麻疹、乙肝以及卡介苗等疫苗,能有效降低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破伤风、麻疹、乙型肝炎以及结核病等众多疾病的发病率[2]。社区是市民生活的集中单位,多数居民由于工作繁忙,常缺乏对接种疫苗的认知以及重视程度,使较多婴儿未能按要求接种疫苗[3]。伴随医疗卫生技术的迅速发展,社区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有研究提出[4],社区护理能有效提高婴儿的计划免疫接种率。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对社区中的婴儿采用社区护理,观察其护理后各种疫苗的接种率情况,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01~2017.12社区中的298例婴儿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48例,观察组89例男,61例女,年龄在0.2~2岁,平均(0.98±0.23)岁,对照组86例男,62例女,年龄在0.3~2岁,平均(0.96±0.2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入选标准:⑴婴儿家属均接受问卷调查;⑵婴儿家属均自愿将婴儿作为我院研究对象并签订同意书;⑶居住在社区或者户口属于社区的居民。

排除标准:⑴年龄在2岁以上者;⑵合并重大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仅在住院时进行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并于出院前叮嘱婴儿家属定期携婴儿期望医院接种疫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具体包括在社区中建立护理代办处,主要由医院、社区街道办事处以及卫生服务中心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进行社区计划免疫的培训以及宣传教育,建立培训小组,并制定出相应培训计划,应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制定出婴儿计划免疫情况的调查方法以及相应方案、培训计划以及孕产妇和育龄妇女的宣传教育方案。加强计划免疫健康宣教,对每位家长进行疫苗接种知识的培训并给其安排任务,如进入孕产妇和育龄妇女的家中开展知识教育活动、调查婴儿家庭的免疫情况等,制定出目标和详细步骤,应于婴儿出生后半年内建立计划免疫卡并完成相应计划免疫任务。通过进入婴儿家中向其家属讲解有关计划免疫的作用、目的、重要性、实施情况以及我国计划免疫的现状和相应政策,五种主要疫苗的接种方法、流程、接种时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小组内成员应与婴儿家长互相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婴儿家长能随时询问有关接种的问题,且有利于接种人员回访。同时,免疫接种小组应于社区公告栏、代办处宣传栏上张贴有关接种疫苗的健康知识,以便社区内居民能够充分了解接种疫苗的有关知识,通过设计板报、画报等方式展示出国家规定的免费项目以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以提高居民对接种疫苗的重视和认知,使其积极携婴儿到医院进行疫苗接种,并采取一对一方式,对未按时接种的人员进行家庭随访,调查婴儿父母未按时带婴儿接种疫苗的原因,积极耐心的回答其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帮助,使其按时进行疫苗接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护理后婴儿脊髓灰质炎、麻疹、百白破、乙肝、卡介苗等疫苗的接种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护理后脊髓灰质炎、麻疹、百白破、乙肝、卡介苗等疫苗的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据有关资料显示[5],社区是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区域,对社区内居民加强健康教育能提高其健康水平并减轻其医疗负担,同时还可以提高婴儿的疫苗接种率,确保婴儿能够健康成长。由于婴儿正处于发育生长的重要阶段,其免疫功能未发育成熟,易获得感染,因此,对其进行预防接种意义重大[6]。

伴随我国计划免疫的逐渐推广,疫苗接种的范围也得以明显扩大,受接种者经济水平、疫苗接种辐射面大、起步晚、流动人口较多、工作人员较少等因素的影响,接种疫苗时常出现间断接种、漏种等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社区中多数居民缺乏对接种疫苗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还有部分居民受日常工作影响,无空闲时间携婴儿前往医院接种。社区护理通过有效全面的护理干预使社区内居民提高对接种疫苗的认识,加强其免疫预防意识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对接种疫苗的重视程度,使其规范接种,促进婴儿健康成长,但社区护理也需要大量物力和人力,实施该护理方法时应注意合理科学地进行。伴随新疫苗种类的出现,社区护理可以起到推广作用,但接种前应对接种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7]。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对社区中的298例婴儿进行社区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各种疫苗的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社区护理能明显提高婴儿的疫苗接种率和免疫计划建卡率。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提升居民对接种疫苗的认识,并充分掌握接种疫苗相关知识的来源以及渠道,提高婴儿疫苗接种率,值得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郜继恩,李进领.老年脑梗死后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8(2):250-250,251.

[2]田桂林.探讨提高儿童计划免疫质量的社区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31):268-268,269.

[3]许晓霞.社区护理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5,16(4):101-102.

[4]赵亚.社区护理对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的影响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4(19):146,155.

[5]程建,彭佳,刘治会等.社区护理干预对麻疹疫苗补充免疫接种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30-30,31.

[6]马国珍,莫蓓蓉,姜鹏君等.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25):3179-3183.

[7]马国珍,姜鹏君,邓军妹等.健康信念模式在社区儿童疫苗及时接种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8):974-977.

论文作者:蔡利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社区护理用于提升婴儿计划免疫接种率中的效果论文_蔡利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